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大学 > 第13章医院里的千姿百态

第13章医院里的千姿百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似乎还不太了解自己的身体,常常让她不适,常常刺激她,她也开始报复我了。说真的,心理和身体像是来自一体但出自两极,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护她们双方周全,可是我连学习和生活都平衡不好,这不是为难我吗。

    医院里有年轻的女人带着孩子,眼里有担心,更有不满,谩骂孩子的不配合,她似乎比我还着急,小孩子则是用行动表达着不愿意,即使拉住凳子,身体死死地往下坠,也是改变不了什么的,但还是被强拉着向前,即使距离抽血的终点只有几步之遥,看起来让孩子配合还挺费劲。有父母亲带着的小女儿,父亲因为医生的话语偏急,偏过去的眼神里是对医院的不满,也更是更操心自己的小女儿。父亲对小女儿的鼓励和恐吓其实有点吸引我,我从未感受到过。我必须习惯一个人。

    到我了。

    我提前告诉医生我晕血,我对采血的女人说:“能不能给我加急”,至于为什么加急,急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性格习惯就是这样吧。她调侃我吗。“这还能加急”我说:“以前办身份证可以,这个我想差不多吧。看来我对医院的流程还不是很熟悉。”她是在转移我的注意力还是好奇我:“你这是咋了”,我说:“上两天攀岩,可能伤着了。”她有点惊讶的样子,但我也没有多说什么,结束了就离开了。那个女人动作还挺娴熟,没让我对这里产生更大的偏见。

    这里的哭闹声很大,基本都是小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咳嗽让我想起了鲁迅文章中对烟馆的描述,“吐出来的臭气被别人吸进去呼出来”这是我一个洁癖患者不能接受的,为了方便,我在抽血前摘了耳机,拉下了口罩,当我想起鲁迅的话时,我的胳膊还正在流血,我腾不出手去把我的口罩拉上去,这时我多么希望来个人帮我,否则我都要懒得呼吸了。

    面对生死,畏惧与排斥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生存本能。“人终有一死”,终归要化为尘埃。大家平时似乎都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及时行乐是大部分人的特点,生病了才想起问候身体,担心的问问医生“这没事吧?”“这不严重吧?”这算是恐惧死亡了吗?我也不清楚。没想到,就连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担心,死也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否则为什么要一直苟活着。

    “回去把作业要写了”,在医院这种地方听到这,有点不解,我没忍住偷偷笑。来医院的路上,我像往常一样看手机消磨时间,我似乎担心,似乎也一点都看不出来我担心什么。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这太脆弱了。

    我听到了一则故事,故事的讲述者提到:“他的外公患肺心病三年,病痛折磨,生命结束前几个小时,他强行出院,坐在家里的椅子上平静的交代着后事,他并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他问他的外孙,这个病具体的症状,与这个病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多器官衰竭”他的外孙酸着鼻子回答,他没有恐惧,他看着门框上的对联,让老伴拿来纸笔,他弓着背,颤抖着手,带上眼镜,一笔一划写了一幅对联“阴阳两隔哀思能抵,人间疾苦天府可消”,他为他自己即将逝世的生命写了一副对联,他想了想,这副对联的“消”是三点水的好还是金字旁的好,他查了查字典,翻了大概十分钟,吐出一口血痰,他扶了扶眼镜,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查到结果之后,他用笔把这个字写在了纸上…”

    我感受到的是生死无惧,是他的生命的真正的韧性,是他这一生的生活定然不一般,他定然从未后悔过自己的一生,他真的做到了诠释生命的意义,真的做到了无论什么处境都悠然自在,对知识充满求知,这一瞬间,我这二十年来一直追寻的东西渺茫中似乎出现了那么一丝丝影子,是真实。从前在书中得知类似学习这种事情的方法,需进,更需要反馈输出,而并非强行灌输,我也一直接受不了强行灌输的东西,我想此后答案也便出来了,重点不是反馈,更不是坚持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坚持的事物,重在自己愿意去学习什么。被迫是毫无意义的,即使在众多人看来需要的这些知识,得到了,在我生命即将逝世的那一刻,我会后悔我曾做出的选择,我会同情我这珍贵的生命存在的这一段时光。

    我们生来本就是高山,就是美玉。生命是我们特有的色彩,我想把她染成我喜欢的颜色,不允许加入别人的色彩。为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这个世界。短短几十年,转眼一瞬间罢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