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天幕直播历史,古人都震惊了 > 第96章 六镇起义,河阴之变

第96章 六镇起义,河阴之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追求更舒适、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的天性。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身份地位越高,汉化程度越深,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就算不喜欢汉文化,为了控御下属、制定政策,也需要学习知识。哪怕自己不学,也要与汉人谋士接触,对这些耳濡目染。】

    【匈奴首领、光文皇帝刘渊,熟读经义,仪表堂堂。后赵统治者石虎恐虐残暴,也能引用汉家典故。】

    【有的导演编剧认为,生活在西凉的汉人,应该像蛮夷一样披头散发。实际上他们可是军官,学汉人束发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学胡人披发左衽?】

    【说的就是扭三,马超可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怎么可能像蛮夷一样披发?】

    天幕放出了片段,领军的男人披头散发,身后的西凉军像猴子一样“哇啦哇啦”叫唤。

    旁边还贴心标注了“马超”二字,马超简直要怀疑人生了。他若是这般打扮,肯定会被骂辱没先祖门风了!

    【还有剧里董卓的西凉兵,大夏天的穿毛皮真的合适吗?要不是蛮荒之地缺少种植纺织,购买中原的布匹溢价高,谁愿意一年四季穿兽皮啊!】

    【很多人对元朝皇帝的印象,就是画像里那样髡发、带圆帽。其实在正式场合,他们同样戴十二旒冕、穿衮服,与汉人天子差异不大。】

    【总而言之,虽然有鲜卑人不适应,但对于北魏贵族来说,汉化是很自然的事。姓氏一改,再与汉人门阀互相通婚,焉能辨我是汉胡?】

    【境遇与之相反的,就是六镇边境的底层士兵。他们是孝文帝迁都后、被边缘化的人。他们曾经靠着征战获得财物和地位,现在政治中心南迁,待遇也就一日不如一日。】

    【镇民的组成很复杂,有鲜卑、汉人、匈奴、乌丸、柔然、敕勒、高丽及西域杂胡等,他们经过一百年的杂居相处,生活习惯近似于鲜卑,统称为“六镇鲜卑”或“北人”。】

    【他们没从孝文帝改革中获得好处,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心理:排斥汉化,因循守旧。】

    【阶级和文化的分裂下,北魏中央与六镇的隔阂越来越厚,就差一个引爆的契机了。】

    元宏的目光惊疑不定,天幕点出了他心中隐秘的担忧。

    六镇士民曾是北魏的核心力量,作战勇猛而受到尊重。但自从迁都洛阳后,曾经的镇民沦为戍边的苦役,官员又疏于管理,长此以往,恐怕

    【平心而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并不算错,只是形成文化认同需要时间,过渡阶段的矛盾也需要得到安抚和处理。】

    【孝文帝积劳成疾,三十三岁就驾崩了,太子元恪继位。此时北魏国力已然达到巅峰,洛阳繁华无比,遍地都是佛寺。】

    【胡氏拼死为元恪生下继承人,元恪为了她废除子贵母死制度,而后英年驾崩。六岁的元诩继位,尊嫡母高氏为太后,生母胡氏为太妃。】

    【胡太妃不愿居于人下,通过政治斗争逼走了高太后。胡太后临朝称制,成为北魏第一个活着做太后的皇帝生母,不过也是最后一个。】

    【胡太后的治理能力并不算差,但是她与宗室的争权,使北魏朝堂无暇顾及其他。酝酿许久的雷终于炸了,镇民不堪压迫,斩将起义,六镇起义爆发。】

    【新的群体要登上历史舞台了,乱世结束的先声。】

    【新时代,要来力(喜)。】

    李世民明白天幕的意思,对于这段历史他很熟悉,毕竟他的先祖李虎、宇文泰、独孤信等人都是在这场动乱中崛起的。

    【持续了一年多的六镇起义,被北魏和柔然的联手平定,然而北魏的根基已然松动。在起义与平叛的过程中,无数将领军头崛起,其中声势最旺的就是尔朱荣。】

    【尔朱荣承袭先祖的部落酋长之位,在秀荣放牧,他家的牛羊驼马漫山遍野,用颜色来分群。】

    刘邦“啧”了一声,他想找几匹毛色相同的马都难。

    【六镇起义爆发后,尔朱荣卖掉牲畜,招募士兵,在镇压叛乱时屡立战功,兵威日盛,北魏朝廷也只能拉拢他。】

    【皇帝元诩年龄渐长,与胡太后的矛盾斗争日益尖锐。于是元诩密诏尔朱荣,进兵洛阳帮自己夺权。尔朱荣大喜过望,瞌睡了有人送枕头,这是大好的借口啊!】

    刘备不解:“难道他们没听过董卓的事吗?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等尔朱荣带兵到了上党郡,元诩又密令尔朱荣停止,可能是后悔了吧。此时北魏朝堂斗争相当激烈,胡太后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立孙女元姑娘为帝。】

    【等到人心安定后,胡太后才宣布元姑娘是女孩,改立年仅三岁的宗室元钊为帝。】

    【这皇帝换来换去的,太不把大臣当回事了。尔朱荣原本就有元诩的密诏,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用为孝明帝报仇的借口,杀进洛阳。】

    【进入洛阳后,高欢劝尔朱荣称帝。贺拔岳制止了尔朱荣,表示现在称帝会成为众矢之的。】

    【尔朱荣让人铸造元氏诸王的金像,只有长乐王元子攸的金像铸成了。于是尔朱荣决定立元子攸。】

    【封建迷信不可取啊!别被拓跋家的小金人给骗了。】

    曹操也不理解这个操作,都到这一步了,大不了就是一死,总不能放弃军权、束手就擒吧?

    想到那些胡人,他们确实发自内心地敬畏习俗,这就不奇怪了

    【眼看尔朱荣的大军渡过黄河,胡太后无力抵抗,带着宫女落发出家为尼。】

    【尔朱荣不想轻易放过他们,于是将朝臣叫到河阴,大开杀戒,屠杀百官公卿两千余人,胡太后和幼帝元钊被丢进黄河淹死。】

    【河阴之变!】

    【致敬传奇黄河游泳大师胡太后!】

    众人一阵胆寒。刘彻看不懂这个操作了冤有头债有主,屠杀两千多名官员,只是泄愤,并没有多少好处,损害的是自己的形象和信誉。

    曹髦紧紧地盯着天幕,元子攸这个名字,他记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