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惊喜
但这封信的收件人姓名写的又确实是她。
“谢谢,给我吧。”
管它怎么回事,等会儿拆开就知道了。瞿清遥把信签收之后先收到了一边。
眼见她没有拆开看的打算,边上默默好奇的人心里跟蚂蚁爬似的,恨不得替她把信给拆了。
瞿清雅也好奇,凑到她耳边小声问:“遥遥,京市农科院给你寄信干什么?”
得知瞿清遥自己都不清楚信的内容,她眼睛微微睁大。
“肯定是好事,等会看看就知道了。”
“遥遥你先别走,在边上等我一会儿,刚才急着叫你,我自己的信都还没拿呢,正好一起去食堂,今天有张师傅做的红烧肉。”
瞿清遥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好,你去吧。”
食堂每个月红烧肉的供应只有固定的两次,师傅手艺不错,做出来的红烧肉油润而不腻,因为瞿清雅喜欢,还爱找她当饭搭子,瞿清遥今天本来就不打算回去自己做。
将信收好后瞿清遥就准备退到一边,她身后抻长了脖子想看信的尤勇急得嘴角差点燎泡。
这些人怎么回事,光好奇,不起哄,这样怎么能知道京市农科院到底给瞿清遥写信干什么。
只要有一个人开了要瞿清遥现在就拆信的头,他再接着一跟上,赶鸭子上架,瞿清遥八成也就顺势把信拆了。
结果一个个的,全是不长嘴的王八。
当然了,直到最后,他自己也没开这个口。
他又不傻,枪打出头鸟,起起哄还行,第一个开口的可最容易遭人记恨。
有个人的视线格外灼热,瞿清遥当然感受到了,那人她还认识,隔壁办公室的尤勇。
这个人长得像根竹竿,最出名的却是他那张嘴。
一个大男人,嘴比女人还碎,背地里谁的闲话都说,最近被王科长找了个理由罚去扫厕所了。
怪不得刚才好像隐隐闻到了一股臭味。
人都有好奇心,但要是好奇心过了给别人造成困扰,那就是他的不对了。
虽然没说话,视线骚扰那也是骚扰,瞿清遥当然受不得一点。
“哎哟,谁踩我脚了!”
尤勇只觉得脚下一痛,什么东西跟碾路石一样从自己脚掌上碾了过去,痛得他差点站不稳。
提起右脚站成单脚鸡,见没人回应,尤勇两眼喷火,大声又喊了一遍。
“谁那么不长眼睛踩我脚了,敢做不敢认是吧,别让我抓住。”
脚这么痛,谁知道是不是脚趾被踩断了,他今天非抓到这个脚后跟不长眼睛的人不可!
力气很大,尤勇首先就排除了女人,范围一下就缩小了不少。
他直接对准了前面的几个大男人一个一个问过去。
起先的几个男同志脾气都挺好,好声好气地跟尤勇解释。
“不是我,你看我的鞋,要是踩到人肯定会有感觉。”
对于这种好脾气的人,尤勇得理不饶人。
“你说不是就不是,你怎么证明,我都亲眼看到了你还不承认”
而直到还剩最后一个足有两百斤的大块头,尤勇抬起头看了看,这回连上去问的勇气都没有,瘸着一条腿就走开了。
他才不是害怕,就是他们俩离得还挺远的,应该不是那个两百斤。
尤勇的这副窝囊样瞿清遥没看到,等瞿清雅领完信出来,两人就回办公室拿上铝制饭盒去了食堂。
托瞿清雅这个社交小能手的福,对着食堂刘婶一口一个刘姐的,乐得刘婶不仅没手抖,甚至红烧肉都给她们多装了一勺。
中午休息瞿清遥就拆开了京市农科院的信。
上面写着经过研究和审核,现已将她针对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文章交至《农业报》,预计报纸将在不久后发行,届时将有研究奖励金和稿费一同汇出,请她注意查收。
这让瞿清遥有些意外,毕竟她从没向京市农科院投过稿。
想来想去,既关注到了她的研究,又有她的地址和信息,也只能是张老做的了。
这份情她领,得找个时间去跟张老好好道谢才行。
把信收好之后,瞿清遥只在瞿清雅问起的时候跟她提了一嘴这个事,其他时候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异常都没显露。
但很快,这件事就被局里的人知道了。
因为报纸出来了,比报纸后一天到的是汇款单。
“瞿清遥同志,真快,又见面了。”
“汇款单看一下,确认没有问题后回执我就带走了。”
邮递员小廖看到瞿清遥,朝她笑了笑,又不着痕迹地比了个大拇指。
两张汇款单,总共六百三十元,汇款人就更厉害了,都是京市那边的单位。
要不是另一只手还要扶车,他恨不得比两个大拇指!
“谢谢,没什么问题。”
瞿清遥把汇款单接过来看了一下,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接受得很轻易。
有点凡尔赛地说,她看到这张上百的汇款单甚至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毕竟最近四面八方都在来钱,她都已经习惯了。
邮递员小廖撕下汇款单的回执部分,朝她身后看了一眼。
瞿清雅背对着两人,张开双手当人墙,把那些想偷瞄的人全挡住了。
其中有一个瘸了只脚的瘦竹竿想搞小动作偷溜过来,瞿清雅直接气势汹汹地就开瞪,跟护犊子的母鸡一样。
小廖感叹了一句,“你们是两姐妹吧,感情真好。”
瞿清遥也注意到了身后瞿清雅的情况,笑着答了一句是。
瞿清雅的耳朵不经意地动了动,耳朵尖不知道怎么就红了。
“雅雅,我好了,咱们走吧。”瞿清遥把汇款单收好,朝瞿清雅喊了一句。
谁知瞿清雅却让她等一下,她有信要寄。
距离她寄上一封信还没几天,这封信就又寄出去了,看来跟那个笔友真挺合得来。
等两人一走,身后的人就议论起来了。
话题当然离不开瞿清遥。
那可是《农业报》啊,全国印量最大,最权威的农业报纸。
他们农业局从来没人在上面刊登过文章,瞿清遥才来了多久,就创造了历史!
往大了说,是光宗耀祖。
往小了说,也收到了汇款。
对于这种人,他们羡慕,却没法嫉妒。
毕竟差距是客观事实,人比人,气死人这个道理多数人还是知道的。
现在他们更关心一件事,那就是瞿清遥的职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