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京市农科院来信
这边,渡城武装部。
刘杭青将瞿清遥三枪打出了十环的事告诉了方部长和勾政委。
听他说完,两位领导明显也有些惊讶。
这种成绩,哪怕瞿清遥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初学者,那也很厉害了。
见两位领导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刘杭青连说带比划地还原现场。
最后往陆巡的方向一指,“你们问问老陆,老陆亲自教的。”
怎么还不信他呢还!
几双眼睛同时看了过来,陆巡点了点头,表示刘杭青说的的确是事实。
“这么说,这个姓瞿的女同志连射击都有天赋。”
不当兵确实可惜了。
方部长背着手在办公桌前走了两圈,心下一动,跟老搭档商量道:
“老勾,要不你去挑挑看,咱们武装部适龄男青年也很多嘛。”
“我看杭青就不错,对对对,杭青不错杭青不错,杭青跟瞿同志还有交情,有了这层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用非去那个什么汇报表演。”
什么跟什么,怎么扯到自己头上来了。
刘杭青心里一个咯噔,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他连看都不敢往陆巡的方向看,只敢在内心呐喊。
领导,您可别害我啊!
勾政委心里跟明镜似的,情况看得那叫一个清清楚楚,哪里用得上别人,你的曾经的得意下属已经起心思了。
不过感情的事比较私人,既然人家没说,那他也不好就这么戳穿。
就在勾政委正准备转移个话题的时候,只见陆巡站起来朝方部长敬了个礼。
方部长看到他这动作,正准备喝茶的手一顿。
“陆巡,你有事?”
有事说呗,一惊一乍的,差点给他吓着。
陆巡:
“报告首长,是关于我个人问题的事。“
“经过慎重确认,现报告,我陆巡,对瞿清遥同志有超出普通革命同志的情谊!”
方部长听到他这话,神色一僵。
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方建军转头去看老搭档,就看到他肯定的一点头。
【你知道?!】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他们俩一块搭档几十年了,就是没出声,勾政委也能从他眼里看出这些怒吼询问。
同样眼神示意。
【反正比你知道得早,早跟你说了眼睛要是不好得去治,你还瞎点鸳鸯谱。】
方建军稳了稳心神,把茶缸放上桌,神色不变。
“啊,行,挺好,那陆巡你,你加油。”
“个人感情我们就不参与了,来聊聊正事,杭青,抓住的盗匪都审出什么来了?还有多少漏网之鱼?”
刘杭青颇为惊讶地看了陆巡好几眼。
竟然直接就承认了,还以为要等挺长时间呢,你行啊兄弟。
“报告部长,截至昨日,已协助渡城公安抓获盗匪共计二十五名,据交代,该盗匪团伙成立于63年,八年中,他们总共犯了”
陆巡并不隶属于渡城武装部,此时已经从办公室退了出去,转头去了渡城市委办。
十八年前,瞿清遥出生在渡城曙光医院。
当天大火,由于烧毁严重,曙光医院并没有原址重建,十几年前的资料基本已经在火灾中损毁,伤亡也极其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瞿家和周家的孩子被互换这件事居然能正好找到人证。
他不得不多想。
瞿清遥睡了饱满的一觉,第二天上班时精神抖擞。
果然没在单位看到蒋副主任。
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往后会怎么发展。
瞿清遥承认自己有些恶趣味,但是没办法, 谁不想看不喜欢的人的热闹。
虽然从入职以来蒋副主任确实没给她下过绊子,但谁让他养出了蒋明虎这么个儿子。
就算不是亲生的,那也是他养的,跟他脱不了关系。
她还好奇的是,蒋明虎到底是谁的孩子。
能让蒋原钟在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帮着养十几年,中间必有内情。
八卦是一方面,工作也不能因此懈怠。
上午瞿清遥处理了一下日常的翻译,半中午瞿清遥就再次去了试验地。
种子已经在王科长的安排下到位了,但瞿清遥暂时还用不上。
由于季节的局限性,很多事情都只能等来年春天才能开始动作。
瞿清遥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塑料大棚。
要是能申请到这个,做事就要方便多了。
就在瞿清遥准备把地给翻出来的时候,听到了瞿清雅叫她的声音。
“遥遥,遥遥~”
“邮递员到了,好像有你的东西~”
“我的?”
听说有她的东西,瞿清遥有点疑惑。
除了省农科院,她没跟别的地方有什么联系啊,而且省农科院的翻译资料一般也都是亲自送取的,会是谁呢?
瞿清雅肯定地点头,“小廖叫的就是你的名字,我不会听错,你赶紧跟我去吧。”
小廖是负责给农林局这一片送东西的邮递员,最近瞿清雅跟一个笔友聊上了,往来信件很多,顺便跟小廖也熟了起来。
瞿清遥跟着一起到门口的时候,邮递员的四周还围着好几个人。
叫一个名字,邮递员找到对应的人,就找出对应的东西给他。
有的是信,有的是包裹。
瞿清遥本来想等人都散了最后再拿东西的,结果邮递员小廖看到了瞿清雅,就知道她身边的那个应该就是瞿清遥了。
“瞿清遥同志,有你的信件和包裹,过来取一下。”
瞿清遥只好依言走了过去。
可能因为中间翻乱了,小廖埋头找了好一通,才重新将寄给瞿清遥的东西找出来。
“对,就是这个,京市农科院寄过来的,瞿清遥收,没错吧。”
京市农科院寄给瞿清遥的?
闻言,周围的人好奇心一下被吊起来了。
由于每年都有不少下乡考察任务,一般渡城农林局收到最多的就是下辖区域的信件。
大多是要求派人过去指导工作如何提产增收的,有时候还好,遇到那些轴得要死的公社或者大队简直头疼。
客观的地理条件就摆在那里,他们又不是大罗神仙,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都吃饱饭?
因此瞿清遥的这封信可不就显得格外特殊嘛。
哪止他们好奇,就连瞿清遥自己也好奇。
她从没向京市农科院投过东西,为什么会收到他们的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