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续三张续集下
详解,上善似水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处众之所恶,所以几于道。就是非常地接近道了。我们说水是不是流到最脏、最浑浊的地方?所以大家都不会去排斥他。我们想要招人喜欢,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你去帮朋友搬家,你去拿那个重的、沉的,去做点脏活和累活,是不是别人就会变得更喜欢你?
但是注意,我们并不是为了让人喜欢而这样去做,只是我们学习了道的特点。有没有人去帮朋友搬家专门去找那个轻快的活儿干的?有没有发现干完还挨骂?只是不当你面,等你走了,你看他来帮忙,哪个轻快干哪个,其实到这穿的溜光水滑的,哪像干活的样子?有这样的吧?,最后你就抱怨了,我给他帮忙,结果呢?他还骂我。他过后还说我的不是。就是因为没学习道嘛。我们就知道了水的两个特点:第一个,利益了万物,然后不倚仗、不居功,又回到了自己清净的状态。第二,我们可以处众人之所恶,只有这样才是接近道的。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我们的身体住在什么地方,称之为居住,我们的身体要居善地,这句话是讲行为的。也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行为,是要做符合善的事情的。
心善渊。这句又讲思维了,我们的心要居在善渊上。渊是什么?很深的东西,深渊。所以我们的心,要不停地向善去扎根,直达深渊,很深厚的样子。
予善天。这里的天,我们知道他代表的是什么?是无限的大、广博、 包容。予是什么呀?给予,就是给嘛。我们要给予的时候向谁学习? 向天。要那么的广博,那么的大,那么的包容。所以从身体的行为,要居善地。我们的心,我们的思维要居在那个善渊上,不停地去加深。然后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在给的时候,是要像天那么广博,那么大,那么包容。
言善信。我们所讲出去的语言要兑现的。
政善治。这个讲的就是处上位的人了,我们处上位的人呢,我们的政令,我们的政事,都是要符合善的。只有用这种善政,才能更好地去治理百姓。但是你发现我们处上位的人,对处下位的人很难善。为什么呀?因为你手里有权力,当你手里有权力的时候,你就总想用你的威严,总想用你的压迫感,有没有?
我们对孩子通常就讲什么?你懂什么,我是你爹,你听我的就可以了。是不是因为你有权力?因为你觉得你是他的父亲,或者你觉得是他的母亲,你也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话,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对员工是不是最容易发脾气?你要是对你的客户,你会容易发脾气吗?你对你的上司会发脾气吗?不会。因为你没有权力,所以当有权力在手的时候,人很容易变得坚硬,人很容易变得强势。
所以这里老子说了政善治,当我们处上位的时候,更要懂得用这个善去治理,对待他好一点。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治理,否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所以有了员工离职,有了孩子的叛逆,有了孩子跟你的对抗。甚至有的孩子离开家门,都是因为你不懂得用善对待他。
事善能。用善去做事情,这个才叫能为,或者叫能做成一件事情,如果不用善去做事情,这件事情是很难做成的。
动善时。前面这些东西都需要动,无论你是给予他人,还是你的心要像善渊一样,还是你的政,要去善治。这些所有的动,都需要一个时,什么叫时?时机。所以动善时,这句话的最后一句,就是你所有的动,都要掌握一个时机,否则就不叫善。
举例: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找到那个时机去了,叫动善时。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朋友需要搬家,你去帮忙叫动善时,他不需要,你给他搬了,还是动善时吗?我们是不是经常做这样的事情?你想一想我们孩子在不缺少的时候,我给予他,这不是学了嘛,与善天。我天天给天天给,给完了之后因为他不需要,他会感恩你吗?不会,他只会觉得这是累赘。就好像是你吃饱了,别人非要给你吃的,还得看着你吃下去,就是你没掌握好时机。前面是告诉我们的行为,你的言语,要善信;你的给予,要善天;你的心,要善渊;你的政,要善治;你的事,要善能;但是最后动,要善时。
你只有摸索到了道的规律,你才能把握好那个时机,否则就不是善了,不是帮助他人,反而给别人带去了很多烦恼,就是在伤害他人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做了个总结,我们做了这一切,最后一个是关键——不争,所以才无尤,做完了以后不需要去争。不争功,不争信,不争天, 不争时。没有一个东西是争的,什么都不争。这个时候,才不会有忧愁,就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争,所以才会有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