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261章 天下大势,孙曹实力对比

第261章 天下大势,孙曹实力对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曹操收拾北方山河,于铜雀台大宴群臣。

    北方罢兵休战半年,州郡逐渐恢复繁荣昌盛。

    反观江东,虽然更快的结束巴蜀、南中的战争。

    却陷入和扶南的征讨中不可自拔。

    异域番邦,哪有这么容易征服。

    即使得胜,也很难对中原的争霸,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曹操自然乐意看到当下的局面,心情格外地舒畅。

    等北方休养一两年,便能再次凝聚力量西征了。

    说不定到时江东还僵持在扶南,进退两难。

    当然,如今的江东孙氏,已不容小觑。

    孙权和扶南争霸,只发动交州一州的力量。

    扬州、荆州、益州还能集结三十万人马。

    这也是曹操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之一,没必要这么卖命。

    汉中地区的争霸,不是兵力的数量能决定胜负。

    曹操麾下兵马数量,已达到恐怖的六十万。

    但六十万大军,不可能都派遣到汉中,险峻的地势根本施展不开。

    下一次大战,很可能是江淮、襄樊、汉中三线作战。

    饶是以曹操在北方的底蕴,都得三思而后行。

    没有两三年时间休养生息,府库很难变得充盈。

    没有府库的支撑,六十万大军齐齐出战,能拖垮中原。

    目前曹操占据徐州、兖州、豫州、司隶、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共计八州。

    孙权占据南土四州,张鲁占据东川汉中。

    凉州是诸侯并立,以韩遂实力最强,其次马超等军阀。

    辽东还有一个公孙康,但并不能影响中原的格局。

    等到曹操腾出手,即可一举攻灭辽东。

    而西凉诸侯,名义上已经臣属朝廷。

    也就是说,曹操的敌人只剩下张鲁、孙权、公孙康三人。

    目前他治下在籍人口一千六百万众,甲士六十余万。

    只要曹操愿意,那么随时都可以增兵。

    即使是百万雄师,也不在话下。

    曹操不愿意这么做,是考虑到后勤的压力。

    六十万大军出战,他都得征召一百五十万徭役甚至更多。

    一旦碰到农时,整个中原的秩序都会出现紊乱。

    所以曹操留有一定余地,且推崇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他麾下的甲士数量,远远超过江东。

    北方士卒披甲三四成,而江东只有两成多一点。

    而且,曹操麾下正式编制的骑兵,就有五万左右。

    只要曹操愿意,能拉扯起一支五万大军的铁骑部队。

    当然,骑兵编制大都分散在各部,提升整体的战斗力。

    正式的决战中,一支万人的虎豹骑,便能影响到胜负。

    汇聚大规模骑兵,粮草、物资的补给,能吃垮郡县。

    光是甲士和骑兵的数量,曹军便接近二十万,养起来是相当费劲。

    这可不是拿着长矛,就直接冲锋的黄巾军。

    培养一名合格的骑兵和甲士,不可能只吃干粮。

    每天消耗的肉食,根本不是一般的诸侯能承担得起。

    曹操占据中原又大兴屯田,才能勉强维持。

    饿,肯定是饿不死了。

    但这和维持精兵的战斗力,完全是两码事。

    曹操置酒铜雀台,正是为了进一步收拢士大夫之心。

    荆州投降的士族,也能参与到其中。

    大才子王粲奉觞,衷心贺道:

    “方今袁绍起渤海,仗大众,兼河北,志吞天下。”

    “然其好贤能,而不善用,故天下奇士去之。”

    荀彧起初投奔的便是河北袁绍,只可惜袁绍没有重用。

    郭嘉一开始也是奔河北,后来荀彧南下投靠曹操后,又举荐郭嘉给曹操。

    曹操北伐乌桓时,郭嘉大病一场,勉强保住性命。

    如今郭嘉还在邺城养伤,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荀彧和郭嘉辅佐,曹操很难举办这一场宴席。

    王璨见曹操投来视线,更起劲了:

    “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那些避难到荆州来的贤士,皆海内之俊杰也。”

    “可刘表目光短浅,看不出他们的才学,结果当荆州危难之际却无人辅佐他。”

    王璨列举袁绍和刘表事迹,引出曹操功绩道: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厉兵秣马。”

    “收河北豪杰而重用之,因此能称雄天下。”

    “及江、汉豪杰相投,明公又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

    “今天下望风而原治,明公文武并用,麾下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所谓三王之举,也就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国君才能做到的大事。

    这一通马屁下来,曹操轻飘飘在天上。

    他心情前所未有地舒泰,笑意酣畅道:“赏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