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考科举,你搞科技强国 > 第70章 太湖里的海船

第70章 太湖里的海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现在大乾可谓是处处漏风,四面皆敌,

    但是在权贵们的眼里,事情是有轻重缓急的!

    倭寇在朝中那些权贵眼里,只不过是上岸抢一些百姓的钱财,顺带杀几个人罢了,损失实在是不值一提。

    而且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威胁不到我呀!

    属实是小问题,哪里比得上北方的边患重要呢?

    柔然人可是差点冲进京城呀,直接威胁着这些权贵的身家性命。

    当然是重点防御北边,最好把全国的兵力都堆过去,保住京城的歌舞升平才最重要啊!

    所以倭寇已经闹了十年了,靖海军才只有8000人的编制,牺牲后只剩5000人朝廷也不给补充,只是让吴文靖自己想办法。

    就连这次的援军,那一万江夏守军,也是玉亲王翻空老底才凑出来的。

    一直以来的姑息纵容,把倭寇的胃口养的越来越大了,从一开始的抢渔民、截商船,一步步的变成了上岸劫掠、屠村。

    现在居然要派一万人前来攻打,显然是不想走了呀!

    平江县地处姑苏西南部,离范进他们的目的地松江府其实没有多远,直线距离几百公里。

    如果在前世,开车几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大乾没有汽车和高速公路,只能老老实实的慢慢走。

    若在平时,可能要好几天,但是现在情况紧急,他们选择先走陆路再转水路。

    扬子江并不流经姑苏府,所以范进一行人要先骑马驾车赶到太湖边,从太湖转乘大船,再进入扬子江,

    这样顺流而下,估摸着一天也就到了。

    很快,他们来到了太湖边一处码头,

    这是范进第一次看到大乾这个的时代的码头,不由得眼前一亮。

    只见岸边约莫有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广场,全都密密的铺上了青石板,光洁无比。

    广场的旁边,是一条类似步行街的地方,两排规整的二层小楼,鳞次栉比的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和幌子。

    但是很奇怪,所有的商铺都是大门紧闭,街上也是一个人都没有。

    岸边是一片深入水面的木质码头,延绵了数百米之宽。

    其上规规整整的停靠着百余艘大船,这些船甲板宽阔,立有三根桅杆,但是现在船帆全都降了下来,

    船的后部有高于甲板的舱室,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平房,有的两层,有的三层。

    船身上还涂满了各种彩绘,有的是海兽图案、有的是祈求平安的符箓,无一不是色彩绚丽、栩栩如生。

    更多的是在船头两侧画上了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整艘船是一个活着的生灵般,殊为有趣。

    每艘船的船底都是上宽下窄,越往下越是极速往里收,看得出来这种船底应该是尖尖的。

    这种尖尖船底的船,很适合航行在海洋中,它们吃水深,龙骨粗大,能够很好的抵御风浪。

    但是这种船怎么会出现在太湖边呢?还停着这么多?

    在前世,范进对航海这一块一直非常感兴趣,但是前世一说到航海,就是西方那一套大航海的说法,华夏古代航海的资料少之又少,

    就好像华夏古代的人没出过海一样。

    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范进发现其实不然,华夏古代的航海文化是极为发达的。

    就像面前的这些船只一样,前世的华夏古代,至少有三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的适合航海的船只。

    分别是鸟船、福船和广船。

    鸟船,是江浙一带渔民和海商发明的船舶,因其船头做的像一只鸟嘴而得名,也会在船头两侧描绘上鸟的眼睛,就像面前这种大乾船只一样。

    广船,就是广东人民发明的一种海船,跟鸟船差不多,主要用于对东南亚的贸易活动。

    福船,是福建省的商人们使用的一种船只,也是最接近现代船舶的一种,非常适合远洋航行。

    郑和七下西洋,采用的船只就是福建的福船,足见其强大的远洋能力。

    17世纪英国有文献记载过一个英国商人乘着福建的福船从泉州一路驶回英格兰的经历,记载上描述的船只速度,竟然可以达到惊人的21节,这是后世很多机械化游艇都难以企及的夸张速度。

    在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福船的制作工艺还没有失传。

    有一帮法国人跑到泉州定做了一艘传统的福船,然后乘着它完成了从泉州到法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之旅。

    这些都强有力的说明,华夏古代的海洋文化曾经无比的光辉绚烂。

    后世华夏遍布海外的华人华侨,基本都是从浙江、福建、广东出来的,更验证了这种海洋文化的存在。

    可是眼前这些海船为什么会停在太湖里呢?

    他转头问向身边的黑虎:

    “黑虎兄弟,这码头如此开阔规整,按说应该热热闹闹的,怎么此刻一个人也没有呢?”

    “而且我没猜错的话,这些船都是海船吧,怎么会停在这湖中的码头呢?”

    黑虎看着面前寂寥的码头广场,叹了口气道:

    “先生有所不知,这些船只确实是海船,停在这内湖中却是无奈之举。”

    “这些原本都是沿海的商船,自从倭寇肆虐,断绝了海运以后,出海变得非常的危险。”

    “倭寇凶残无比,在海上截获商船之后,不仅会抢夺货物,勒索钱财,还会将商人和船员掳掠回东瀛为奴。”

    “稍有不满,动辄杀人,沿海的这些富商巨贾没有一个没被劫过的,长此以往,出海不再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这里原是一处海运卸货的码头,海商们的船回来后,直接开到这里卸货,再由此处分销往江南各地,

    江南的丝绸、瓷器也由这里装船,卖往遥远的海外,那个时候这里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但是近年来,倭寇越来越猖獗,现在都是上岸劫掠,船只停在海岸也不安全了。”

    “这些海商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不得已只能将船停到内陆来。”

    “海运没有了,码头收不到货物,江南的物产也出不去了,这码头自然也就闲置下来了。”

    原来是这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