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一个小兵,你让我拯救苍生? > 第六十五章 招他为婿?

第六十五章 招他为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南阳城总督府。

    两江总督李载明眉头紧锁,背着手在屋内踱步,这几日丢城失地,二十三天之内所丢州县已达三十八个之多,接连失败的消息让李载明夜不能寐!

    朝廷的十万平叛大军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赶到,怎么才能止住败势,在朝廷大军赶来之前稳住局面?

    李载明自己在心中默默估算,自己手中可用之兵,江南江北两省不过六万有余,加上地方募集的乡勇,撑死也就八万左右。

    和亲王镇守巴都,手下将士不过三四万人,现在号称十万大军,显然是言过其实,就算加上乡勇,和投靠和亲王的各路暴民山贼土匪等杂牌军,也就是六万左右。

    但和亲王有自己的优势,他浸淫巴都多年,很会收买人心,百姓赋税也是一减再减,所以在巴都威望甚高。

    与之相反的是,暗中投靠和亲王的江南官员,在和亲王的授意下,对江南江北的百姓商家大肆盘剥克扣,所得钱财悉数运往巴都,以致百姓水深火热,商家怨声载道。

    如此生存环境之下,听说巴都人民生活甚是幸福指数甚高,众人皆赞和亲王贤明,于是乎,有钱有势有门路之人纷纷迁往巴都,几年时间,巴都人口及财富已明显强于两江。

    和亲王又用这些钱财在与巴都相邻的江南江北两省,收买大小官员为其所用,又在灾荒之年打着自己的旗号赈济百姓。

    朝廷的赈济点稀汤寡水,而和亲王的赈济点则是粥能立筷,高下立判,百姓骂朝廷而赞和亲王,仁人志士纷纷前往巴都,更是有多支小股的农民起义军直接去投靠。

    巡按司的人见势头不对,将情况报告给朝廷,奈何朝廷内忧外患,自顾不暇,皇帝武良治又病重在床,最后只是下旨让和亲王谨言慎行,要以朝局为重,警告了事。

    自那之后,武德轩更是肆无忌惮,不但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更是从西域重金聘请名将进行严格训练,将大武与西域优势兵种进行结合,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筛选出一万铁骑。

    这一万铁骑又分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轻装铁骑负责闪电突袭,通过快速冲杀击溃敌军,重装铁骑负责打击敌方精兵,善打硬仗,用于决战。

    步兵也是如此,分轻装和重装,重装士兵不但身穿铠甲,而且武器皆为三尖两刃大刀,重约四五十斤,对体力臂力要求极高,故重装士兵单兵可当将用。

    除此之外,武德轩还听从大和尚普度的建议,成立了一支监军部队,专门用来督战,对于那些试图从战场逃跑或装死的士兵,不但当场斩杀,而且还要连累全家发配为奴。

    有了上述精心准备,和亲王还觉得不放心,暗中联络西夷助自己一臂之力,不过暗中杀出个赵明阳,因安州灭门案将此事搅了局。

    但和亲王不认为此事是个坏事,既然战事如此顺利,也就用不着西夷出兵了,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西夷到时候赖着不走,给自己狮子大开口,到时候也是个麻烦事。

    李载明转累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又把李玉堂送回来的书信看了一遍,越分析自己越没有胜算,自己手下无大将可用,军队战力又比不过叛军,数量也没有优势,如之奈何?

    李载明也曾招手下幕僚商议良策,面对这棘手的局面,众人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出一些无关痛痒的主意。

    有建议李载明固守待援的,坚持到朝廷大军一到,问题就迎刃而解;

    还有建议李载明上书朝廷,对和亲王进行招抚的,可对其增加封地,以安其心;

    甚至还有人建议应该将和亲王派来劝降的特使在牢里放出来,加以优待,以后也多条路走;

    李载明心烦意乱,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关键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用的上,没有一个人能替自己分忧啊,唉!

    正在头疼之际,夫人进来了,见李载明愁眉苦脸的样子,给李载明倒了杯茶,然后问道:“老爷,还在为叛军之事苦恼呢?”

    李载明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夫人那,老话说的好,乱世莫为官,为官也不要做大官,做个小官能够保全家人就行了

    现在我是进退两难那,若是将这两江丢了,我性命难保,若是归顺那和亲王,福祸未知,谁能给我指条明路呦?”

    夫人也是身出名门,大家闺秀,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看丈夫苦闷至此,开口劝道:“老爷莫要烦恼,不是还有句老话嘛,乱世出英雄。

    虽然现在遇到了难处,但未必就不能逢凶化吉,归顺和亲王之事莫要再提起,以老爷之前的功绩,以及玉堂与太子之交,最坏的结果是老爷丢官罢职,断无性命之忧。

    而如今问题的关键在于,老爷手下无人可堪大用,所以老爷要诚心招贤纳士才行,以前你总说不着急,现在知道了吧,人到用时方恨少呀!”

    李载明听了此话,也是有点后悔当初没听夫人的,当时现在哪里还来得及去招人,就算招来了也不一定能顶用啊。

    “夫人啊,现在去哪里招人啊,临时抱佛脚,恐怕佛会踢我一脚,到现在才来瞎抓,无异于临渴掘井,现在可怎么办呢?”

    夫人笑了笑:“老爷,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有一个人知道。”

    李载明着急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人是谁?夫人快说。”

    “就是上次你留而不得的赵明阳啊!他年纪轻轻,不但破了安州灭门巨案,中间还独闯贤文山庄救出了雪儿,夜探能仁寺觅得赃银下落,更是给老爷出了整治倭患的法子,除了他还有谁能给老爷解忧?”

    李载明一拍大腿:“哎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兴奋过后,李载明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又说道:“哎呀,夫人那,上次咱俩苦口婆心都没把他留下,他对高官厚禄没兴趣,这次会答应吗?”

    李夫人又是一笑:“老爷,大才之人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他们找的是志同道合之人,能帮他们实现自己抱负之人。

    咱们要以诚相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备尚且三顾茅庐,何况咱们呢?

    我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又文武双全,现在还是孤身一人,雪儿又对他如此上心,不如”

    “夫人的意思,是将雪儿许配与他,招他为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