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一个小兵,你让我拯救苍生? > 第六十四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六十四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巴都沂州和亲王府。

    和亲王武德轩五十大寿,王府内热闹非凡,歌舞升平,名流雅士,商贾贵胄云集,众人纷纷献上珍贵的贺礼,来给和亲王祝寿。

    其中一名叫李源的书画大家给和亲王献上了一幅画卷,称这是自己用时三年泣血力作,就为了和亲王的五十大寿而作,并跪求王爷亲自鉴赏。

    这画宽约一步,长约二十余步,由于屋内摆不开,众人都移步到院内,将桌子拼在一起,将画在桌子上展开。

    随着画卷徐徐展开,一幅百鸟朝凤图慢慢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只见这画卷上有几百只形态各异的禽鸟,按其生活习性将其置于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然后配以四季的花草树木,形状各异的山石,欢快流淌的溪水,奔放盛开的花朵,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百鸟朝凤图。

    尤为醒目的是,画卷的中央,是一对展翅飞翔的凤凰,一只正面的,一只侧面回首,姿态雄健,气宇轩昂,活灵活现。

    众人皆赞叹不已,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乃是巴都的文坛领袖,名曰苏翰,捋着自己白花花的胡子,不住点头。

    和亲王也是看的高兴,但他笑而不语,享受着众人的阿谀奉承。

    世子武明远见父王看的高兴,也想恭维几句,奈何自己从小对读书不感兴趣,只喜欢耍枪弄棒,除了喊出几个好字之外,再也没有词语可用。

    他急中生智,见自己的老师苏翰一直在认真看画,没有抢着去恭维武德轩,便对自己的老师苏翰问道:“苏先生,这幅画你怎么看?”

    苏翰此时也在等待一个时机,他自诩一代学者,怎可与一众俗人和声恭维,他要把这些恭维的话语留在最后压轴说出,这才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所以他看似在认真赏画,实则在思考应该怎么说才能最大程度的讨和亲王欢心,同时也在等人请自己开口。

    此时他已想好恭维的话语,又见世子请教自己,和亲王和一众下属也都在看着自己,这让他的虚荣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他又围着画走了一圈,这才慢慢开口道:“妙!妙!妙!妙呀!”

    这就完了?就这!?众人差点没摔倒!

    苏翰喊完妙之后,双眼放光,带着一脸谄媚的笑容,对和亲王说道:“王爷,此画美轮美奂,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是人力所不能为也!

    王爷请看,这百鸟虽形态各异,但无一不显露着富贵逸气。

    先看这仙鹤,它屹立在松树上,寓意乃是王爷德高望众,众望所归,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再看这喜鹊,它立在梅枝之上,寓意乃是王爷喜事来临,吉星高照,万事如意;

    还有这鸳鸯,相互依偎在水中,寓意乃是王爷王妃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和谐吉祥;

    这威武的雄鹰,护卫在凤凰周围,寓意乃是王爷的麾下皆是威武之师,战无不胜呀;

    最后看这神鸟凤凰,身披五彩的羽毛,头上的花纹呈德字,翅膀上的花纹呈顺字,背上的花纹呈义字,胸脯上的花纹呈仁字,肚腹上的花纹呈信字。

    它龙章凤姿,气质非凡,从容不迫,悠然自得,被百鸟围绕,王者之气显露无疑。

    这寓意着王爷圣明,河晏海清,天下皆来归附,臣民百姓期盼着国泰民安。

    如今我军势如破竹,一日千里,仅仅半月有余,巴都及半个江南都已为我方所控,如此辉煌战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我军之所以如此顺利,上托王爷洪福,下赖将士用命,更是验证了王爷起兵,实属顺应天意,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呀!”

    一通马屁下来,众人皆服,附和着恭喜和亲王,武德轩是哈哈大笑。

    “苏先生不愧是大家,所说之话甚合本王之意,来呀,赏金百两!”

    众人这个羡慕嫉妒恨呀,只有苏翰偷着乐:古人诚不欺我,书中真有黄金屋呀!

    随后和亲王吩咐,大摆筵宴,吃菜喝酒,给我接着奏乐接着舞!

    顿时宴厅又热闹起来,欢快的乐器声和众人的欢笑声搅在一起,笑意盎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觥筹交错之间,众人又是一番敬酒祝福之词,然后就三三两两的散去了。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和亲王这边喜气洋洋,两江总督李载明却是愁容满面,不到一月时间,半个江南已归了和亲王,照这个速度下去,再有一个半月,自己就成了光杆司令了,两江悉数归了和亲王了!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手下无大将,之前的得力干将都已独当一面,成为一方守将了,自己已无权调遣。

    自己上任这江南总督,只带了家人和随从,各州守将虽然面上对自己恭敬的很,但对自己的命令却是阳奉阴违。

    升任两江总督之后,这种情况更甚,江北大营的人竟然怀疑李载明派去传令的人是骗子,给抓起来毒打了一顿,这明显是给李载明下马威呢!

    李载明大怒,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呢!李载明既然能当上总督,肯定不是靠当好人上位的,他有自己的手段。

    李载明当即借用儿子李玉堂的人,暗中调查那些飞扬跋扈、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都守将,不管是邻里纠纷也好,贪污受贿也好,杀人放火也好,只要是他们干过,不管大案小案,一律予以查证!

    有了证据之后,再上演一场百姓拦轿喊冤的好戏,然后就是总督大人为民做主,将那犯罪之人,该抓的抓,该杀的请了王命旗牌杀掉。

    对于那些摇摆不定之人,李载明则是恩威并施,让人把证据摆在他们面前,然后表示,虽然你工作中犯了错误,但只要将功赎罪,总督大人或考虑既往不咎。

    被人揪住了小尾巴,没办法,只好跪地表忠心:“总督大人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以后唯总督大人马首是瞻。”

    一番手段下来,也算是整了个七七八八,工作刚步入正轨,就去派兵去剿灭倭贼了,开始自己不放心,还亲自去督战了。

    现在正按照赵明阳的法子在海边建哨卫所呢,谁知又赶上了和亲王造反。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