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平行人生之棋牌大王 > 第24章 我也是走运罢了

第24章 我也是走运罢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和老大聊完后,何聪慧很快想着一些心事,计划着下一步的事情,很快陷入了沉沉梦乡。

    与此同时,在罗其正和谢小玉家,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不过疑问者换成了双方家里的老人,解惑者成了罗其正和谢小玉。

    两人的分析与何聪慧的分析相差不大,不过令他们困惑的是,何聪慧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扑克市场占有率达到那么高。

    起初,老人们都不信何聪慧这个外乡人这么厉害,待罗其正与谢小玉说何聪慧就是那个专利人时,就都不说话了。

    尤其是听说就在今天下午,这个何聪慧就又眼也不眨的从惠西文具厂赚走四万块时,心里已经认可了自己孩子的选择。

    当然,这些何聪慧都是事后听当事人说起才知道的。

    因为招标结果要一周后才出,第二天,何聪慧便向两人告别,他要回去处理一些事情。

    一是那个新型围棋专利转让的事,要去兰花省一趟。

    二是关于好用红包,他又有了一些新想法,或说是发现了一些漏洞,极有可能被人钻空子。

    三是他还想上国家邮电部一趟,如果能转让好用信封专利最好,不能转让他愿意无偿让邮电部使用,这也是老二要求他这样做的。

    老二说像这样的发明不能唯利是图,也要讲点贡献,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格局要大。

    回到鹏城,何聪慧马上找来曹忠昌,商量申请好用红包的生日款、迁居款、满月款、周岁款、拜年款、高升款、升学款、结婚款的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其中拜年款又有恭喜发财、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心想事成等好几款。总共算下来差不多有十一二款。

    除了好用红包,他还准备申请鹅城美食、鹅城美景扑克专利,不过这要等招标结果出来后再说,如果没有中标就另当别论,自然没有必要去申请了。

    曹忠昌看到何聪慧一下又申请这么多专利,有点吃惊,不由问道“何总,你确定要申请这些专利?全部拿下来差不多要一万块钱呢!”

    何聪慧暂时还不想告诉他自己在鹅城参加招标的事,“我知道,你帮我办理就行了,事成之后肯定重谢!另外你帮我搜集一下关于鹅城风光和鹅城美食的图片,注意不要侵犯别人的版权,必要的话,你可以亲自去鹅城拍照,费用我另付,但版权归我。”

    “你不是刚从那回来吗?怎么不自己去拍呢?”曹忠昌奇怪的问道。

    至于何聪慧要照片的用途,曹忠昌没有问,但猜十有八九又是申请扑克专利。

    他对这些专利丝毫没有兴趣,因为外观设计专利太容易被侵权或是绕过去,说白了,外观设计专利除了自我使用和自我保护外,在限制他人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卵用。

    何聪慧说到“我没时间,我这几天要去兰花一趟。再说,我对拍照没有兴趣,技术又滥,只好麻烦你能者多劳了,你难道嫌钱多吗?。”

    “不是不是,既然老板没时间,那我只好代劳了。”

    这段时间,这家伙从何聪慧这里赚了很多代理费了,俨然何聪慧当成自己的老板了。

    何聪慧没有再说什么,两人忙着准备专利申请资料和样品,足足忙了两天才准备完毕。

    然后何聪慧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兰花清乐文化用品厂去了,他要在鹅城招标结果出来之前把专利转让的事办好。

    清乐文化用品厂坐落在清乐县,是清乐最大的民办企业之一,也是全国排得上号的文化用品厂。

    主要生产各种棋类、球类、笔类、还有订书机、笔筒之类的产品,其生产经营范围和惠西文具厂差不多,规模也不相上下,但因为背靠稠州,产品走外销的多,因此效益明显比惠西文具厂要好。

    何聪慧抵达清乐时,已是离开鹏城一天以后的事了,这个何聪慧也没办法,两地没有高铁,就连高速也没有。

    不过就是有高速也白搭,何聪慧一没驾照二没小车,只能坐火车。

    何聪慧略作休息,便赶往清乐文化用品厂,接待他的正是之前打过交道的王克用。

    因为之前已经打过招呼,王克用告诉何聪慧,王厂长去义乌参加一个招商活动去了,专利谈判的事已全权委托给负责生产的廖小兰副厂长。他让何聪慧稍等,廖厂长马上就到。

    何聪慧是既来之则安之,也不着急,问王克用“你们厂子这么大,效益又这么好,还用得着招商引资吗?”

    “你是不知道,我们的竞争是多么激烈。”

    “哦。”何聪慧确实不是很明白,更没经历过,含糊的应了一声。

    “你看上次,木棉惠西文具厂的谢胖子就是,本来大家默认井水不犯河水的,他偏要玩过界,这就是竞争激烈啊。”

    上次谢胖子玩过界的事何聪慧当然知道。说起来这件事情最后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何聪慧。

    没有谢胖子玩过界刺激王厂长,王厂长的行为又反过来刺激谢胖子,何聪慧的专利不可能转让得这么顺利,卖出那么高的价格。

    就连这次新型围棋专利的转让,何聪慧还是间接受益者,正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何聪慧虽不至于像那渔人,但得利是肯定的。

    “竞争这么激烈,你们是怎么实现赢利的呢,效益还保持得那么好?”何聪慧虚心求教,自己既然准备吃鱼吃完整,多学点经验总没错。

    “你知道的,我们的产品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质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或者说是人们对这些产品的质量不是很在乎。只要愿意,有钱人随时都可以办一个这样的厂子。”

    何聪慧本能的觉得王克用说得不对,但仔细想了想,好像又是那么回事,起码他的二合一象棋和三合一棋盘对质量的要求是不怎么高的,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材上,塑料、木材、金属、玉石等价格各不相同且相差极大。

    “既然技术、质量都差不多,相同档次的产品,大家就只能拼成本了。拼成本除了科学管理之外,最有效的就是扩大规模了,生产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当然前提是你要卖得出去,还要尽快。”

    面对何聪慧的虚心求教,王克用讲得很是尽兴,当然说得也确实有道理。

    对何聪慧来说,虽然还称不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确实受益匪浅。

    “还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发新产品。

    “就像我的新型围棋……”

    两人正闲聊着,廖小兰厂长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何聪慧和王克用连忙站起身来迎接。

    廖小兰也顾不上客套,问何聪慧“你的新型围棋呢?”

    何聪慧掏出新型围棋样品和专利证,廖小玉端详着样品,感慨万千“小何就是厉害,我们生产围棋那么久,下围棋的那么多,就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个。”

    何聪慧说到“其实也没什么,我也是走运罢了。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搞发明就像写文章,全凭那灵光一闪灵感突发,否则你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

    “好个灵光一闪灵感突发,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灵光一闪灵感突发了?为什么走运的不是我们呢?”廖小兰像在问何聪慧,又像在自言自语。

    对这个问题,何聪慧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转换话题,把惠西文具厂出了四万块外加那个5的事说了出来。

    廖小兰见何聪慧如此坦诚,又知道了那个谢胖子的出价,当下也不再啰嗦,爽快的参照惠西文具厂的标准签订了合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