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直播从写给始皇的歌开始 > 第48章 高峡出平湖(4)

第48章 高峡出平湖(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48

    【韩国疲秦保韩的计划,显而易见是没有任何效果。

    郑国渠从秦王政元年开始,历时十年,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再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秦遂亡韩。

    而在这十七年里,秦国也并非无视韩国,而是采取切香肠的模式,今日夺五城明日得十城地逐步蚕食。即便是在修郑国渠期间的秦王政三年,也有蒙骜攻韩,取韩十三城。深知时机重要性的秦国,从未因为此事放下攻伐的脚步。

    正如同我们都知道的那个道理——战场上得不到的,其他地方也别想得到。】

    “这话也并非全然准确罢。”有人提出了质疑,“先秦苏秦张仪那些纵横家,哪个不是凭这三寸之舌游走诸侯。便是到了汉末三国,也有诸葛孔明游说东吴联军抗曹,彼时蜀汉如何比得上东吴与曹魏?”

    “秦本就有在战场上战胜的实力,只不过选择了损失更小的法子罢了。”另一人道,“至于蜀汉,孙刘联合难道有什么好结果吗?”

    “仁义……”

    【更何况韩国的这个计划,充满了不一定损人但绝对不利己的短视。

    首先是计划疲秦之前,并未对秦国的实际情况有过了解,倘若韩国当真了解过秦国的情况,那么就该知道,经都江堰之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备修建大型水利设施的能力。同时也忽略了秦国此时对水利设施迫切需求的事实。

    其次是秦国的经济实力、社会制度和组织力,与韩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韩国来说是劳民伤财堵上国运的工程项目,对于秦国来说,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儿。秦国制度下,朝廷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远比还处于世卿世禄制且朝局混乱的韩国要多的多。】

    “这组织力……”有人揣摩着这个词。

    隗状思忖着:“……《诗》曰:‘执辔如组’,这是指将上下拧作一组,调动之能力?”

    “便如车架一般,四匹马各有各的力,由辔为组,便是四马合力为一,方可拉动重物。”太仆卿跟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比若陛下治国,合诸公卿、官吏、黔首之力为一处。”

    嬴政在上首坐着,含笑听底下公卿们议论揣摩,却并不发言,只手里执着盛了清酒的漆盏慢慢饮一口。

    【最重要的是,也是低估了秦廷的理智。

    或许是推己及人罢,韩人见多了因个人喜好而朝令夕改的君主,见多了因私欲而乱朝纲的权臣,想必从未想过,会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个国,能在得知郑国是间谍时,还能保持理智让他把话说完,还能尊重善待他,请他继续为完成那个点事业,甚至最后还能抱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心态,将渠命名为“郑国渠”。

    今时我们依靠信仰、制度和人民的监督保持队伍的纯洁性,保证决策的理智和理性,而家天下之下,唯有依靠皇帝个人的人格和修养。能做到不因私欲而废公事的,无一不是有为明君。所以,看看君主制两千年四百多皇帝里,能有几个明君,就知道这有多难得了。】

    “因私欲而废公事?”

    这句话堪称无差别攻击,这两千年的帝制,有几位当真敢说自己没有因私欲而废公事的?

    【郑国渠是关中平原最早兴建的一条灌渠,为这里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渠首选在陕西省径阳县西北的谷口,干渠故道宽245米、渠堤高3米、深约10米,渠长为1263公里,横穿冶水、清水、漆水、沮水,至今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谷口至洛水。

    其干渠修建在泾河与洛河之间的渭北旱原上,沿途吸纳冶峪、清峪、浊峪、石川诸水,规模极为宏大。其流域内各种天然河道水流,对沮水浊水等水流多方汇聚,扩充水源,从而解决了长途供水输水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灌溉效能。

    郑国渠的开凿,人为大规模引来浑水淤灌,迅速淤成良田美壤,使关中东部低洼平原得到基本开发,逐渐形成了“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现象,取得了“沃野千里”的称誉。

    这是由于泾水所挟带的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这种泥水灌溉以后的田地,增加了土壤的肥力,特别是对卤性土壤,起到了压盐冲碱的作用,使贫瘠的土壤得到了改良。

    显然,这就是用淤灌压碱的方法,降低了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产量。改良土壤也是郑国渠的一个巨大成就。

    总的看来,郑国渠不仅仅是浇灌农田,而主要在于引浑淤地,改良低洼盐碱,扩大耕地面积,使关中东部低洼平原得到基本开发。

    这不仅告诉我们历史时期关中的地理环境,而且还揭示出了郑国渠的作用及其淤地压碱的性质,使后来的泽卤之地变成沃土,增加了粮食产量,扭转了关中粮食供应不足问题。

    该渠建成之后,关中再次成为天下粮仓。“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灌区包括今径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渭南等县,灌溉面积达四万余顷,约合今180万亩——一说115万亩——足以供应秦国60万大军数年的军粮。

    公元前 230 年,秦军拔剑直指韩国。对这时的韩国来说,弄巧成拙,疲秦之计变成了强秦之策,注定了韩国逃脱不掉失败亡国的悲惨命运。秦灭六国的序幕一拉开,韩国就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郑国渠建成 15 年后,秦灭六国,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郑国渠很难不说是一项万世惠民工程,中国最为强盛的汉唐两王朝,都被它深深影响着。

    正是因为郑国渠的灌溉,关中才能物产富饶,生活富足,才能供养起京师长安的亿万之口,汉唐盛世的国都才能呈现出歌舞升平的繁盛景象。

    汉代在原郑国渠之南新修一条干渠白渠,供水范围包括今陕西泾阳、三原、高陵等地,灌溉面积约18万顷,到唐代继续扩建,分出三条干渠:太白渠、中白渠、南白渠,合称“三白渠”。

    不过唐中期以后,由于许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在灌区购置田产、经营庄园,大量架设水磨、水碾,严扰乱了灌渠水量分配,使灌溉面积迅速下降,至仅余6000多顷。

    二千多年后,就在郑国渠遗址不远处,有了一座新的水利工程,名字叫泾惠渠,渠名取泾河惠及关中大地和百姓之意。在那天灾加人祸,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的战乱年代里,李仪祉先生主持建造的泾惠渠福泽无数关中百姓,也为我们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自强的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恩惠的源头,就是郑国渠。

    岁月摧枯拉朽,光阴斗转星移,郑国渠在沧海桑田中湮废,但人们没有忘记,一直在苦苦探寻。皇天不负有心人,1985年冬,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一位专家来到泾河边,终于寻找到了失踪的郑国渠。】

    天幕上适时放出画面,山石嶙峋间,一泓碧水流淌,波光粼粼里倒映着关中凌冽的风与和煦的暖阳。岸边白石修筑护栏,行人如织,杨柳垂下丝绦随风轻轻摇摆,抚过树下黑色石碑上书“郑国渠首遗址”,有人拿着手绢子沾了水,细细擦去石碑上的灰尘。

    强汉盛唐的背影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远去,秦皇的遗恩还泽被着这片天地,总有人愿意拂去青史上的尘埃,也总有人不会忘记先人的恩泽。

    霸业轮番入史眸,天成郑国引泾流。

    良田万亩滋滋润,福泽关中岁岁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