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I - 2)山厂栖居能避乱,家乡解放得和平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的家乡杉洋,与全国各地一样,饱受战火的摧残,民不聊生。家乡距离沿海地区仅50多公里,一些乡亲曾目睹宁德一带的战乱,他们将所见所闻带回村里,使得村民们心生恐慌。沿海的战乱消息迅速传开,乡村的人心惶惶,家家户户携老扶幼,纷纷逃往更为偏僻的山旮旯,寻求庇护。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的奶奶已年迈,而我则被养父挑在担子里,一个篮子装着我,另一个篮子装着我们的日常用品和食物。养父身材瘦小,却坚强地挑着沉重的担子,我坐在篮子里,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奶奶的脚被缠得小巧,步履蹒跚,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跟随着我们的步伐。我们沿着蜿蜒的羊肠小道,跋涉了许久,途中不得不多次停下来休息。经过大半天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叫做“牛寮”的小山村。这里只有两栋土木结构的老屋,单层的瓦房,三面被树木和毛竹林环绕,正面则是一片梯田,景色宜人。
我们在一户余姓人家的小瓦房前厅安顿下来。稻草铺在地上,再铺上草席,就成了我们祖孙三人的临时居所。我喜欢在野外玩耍,站在门前的田埂上眺望。雨后的水田涨满了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面面镜子,闪闪发光,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炎热的季节里,我穿着短裤,光着脚在田埂上奔跑,双腿却被山蚊叮咬,痒得难受。奶奶向房东讨要了一些自制的山苍仔酱,为我涂抹全身,不一会儿就不痒了,蚊虫也不敢再靠近我。
然而,晚上的蚊子却成了我们的一大困扰。山上生长着艾草,我割来晒干,捆成一把,点燃后在房间里挥舞,驱赶蚊虫。然而,一次不慎,火星掉入柴草中,引发了火灾。奶奶和养父被吓坏了,养父慌忙提水扑灭了火。他责备我玩火,奶奶却为我辩解,说我并非故意,而是想帮忙驱蚊。奶奶耐心地告诉我,这次太危险了,如果火势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她叮嘱我以后熏蚊时要格外小心。
第二天一早,我跑到田埂上玩耍,看到山下的路上有一队人马,手持红旗,场面热闹非凡。我好奇地观察了许久,然后跑回家告诉奶奶。奶奶听后非常慌张,认为兵马已经到了家乡,我们幸好提前逃走。我却不以为然,认为我们住在山上,那些兵是看不见我们的。奶奶却说我还小,胆子却很大。
下午,家里的邻居上山通知我们,家乡已经解放了,穷苦人家还有水田可以分。我们祖孙三人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我们家位于杉洋村后山门,又叫“兴福门”。房子左边有三棵柿子树,树下是一片宽敞的坪地。我们回到家时,看到当兵的人将马匹绑在柿树上。我好奇地观察着这些马,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马儿的尾巴不停地甩动,马鞍架在马背上,骑手们骑着马奔跑,英姿飒爽。
以前听奶奶说,当兵的人很坏,老百姓见到他们都要躲开。奶奶还常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然而,我看到的这些穿着黄衣服的当兵人,却并不像奶奶描述的那样。他们有说有笑,非常和蔼。他们甚至跟我开玩笑,虽然他们说的方言我听不懂。
当兵的人从大麻袋里倒出黄豆,喂给马吃。马吃黄豆时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我模仿马吃黄豆的样子,当兵的人见了,便抓了一把黄豆让我吃。我放进嘴里咬了几口,发现炒过几天的黄豆返潮了,不再脆口。我将黄豆装进口袋,准备带回家让奶奶重新炒。奶奶告诉我,以后不要拿当兵人的东西,否则早晚会被他们抱走。但我并不在意,每天一起床就跑去看马,和当兵的人一起玩耍。
有一天,二哥让我去拔几根马尾巴的长毛,说可以用来做琴弓。我虽然年纪小,但胆子很大,不怕马也不怕当兵的人。我听从二哥的话,跑到一匹马背后,正准备拔毛时,一个当兵的人迅速跑过来,把我抱起就跑。我拼命挣扎,心想这下完了,如果被当兵的人抱走,奶奶还不知道。然而,这个当兵的人把我抱到离马远的地方,才把我放下。他用手比划了几下,我明白了他是在告诉我,小孩不要跑到马背后,否则被马踢到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