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姑的成长史
太奶是个特别开明的老人,大姑就是太奶一手带大的,大姑也特别听她的话。太奶一个人带三个孙子,日子已经算特别艰难了,居然还送大姑去送学裁缝。那时候有手艺的人就可以当师傅,我们村里那时候的供销社有个裁缝,太奶天天都会抽出点时间去求人家,要她带大姑学点手艺,以后好找个好人家。
太奶觉得大姑无父无母的,已经够可怜了,没有个条件,那家人会要她当媳妇啊。太奶也希望大姑能嫁个好人家,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跟着她受苦了。后来那人同意大姑拜她为师学裁缝,拜师还有拜师的仪式,得磕头敬茶送礼。这样的仪式跟礼节表达了传统中国对师徒关系的尊重,对学徒教育和职业传承的尊重。
大姑很好学,别人在休息,她在琢磨技术。大姑特别聪明,心灵手巧的,学得特别快,当了几年学徒,都能出师了。太奶就托付自己娘家亲戚给大姑找个好人家,再加上大姑长得特别漂亮。太奶娘家侄女刚好嫁到湖南湖北交界的地方,他家邻居家儿子刚好到了可婚配年龄,家里是书香家庭,家庭氛围特别好,也不嫌弃大姑家里没有背景还特别穷。
那时候男方如果想相这家女孩子,就会带着媒人来看亲。看好亲,都满意,再带媒人来提亲,提亲后再订婚,订完婚才能结婚。那时候我爸都没有结婚,哪有我。我都是听大姑讲的,每次大姑回娘家就会住上几天,因为我是我们家的儿子,我大姑特别疼爱我,跟太奶一样,喜欢儿子。每次回来就会讲一些过去的事情,我特别爱听她们讲那些故事。大姑疼我真的没得说,跟她儿子相比还是更加疼我一些。到现在大姑的几个儿子都说闲话,说大姑那时候她们家好吃的都得先让我吃,最后才能让他们吃,不然大姑就会骂他们。
大姑嫁到姑父家也很小,还没有二十。姑父家特别敬重大姑,两人就是那种模范夫妻,像电视剧一样,特别像那种老港片,豪门那种味道的感觉。虽然不是豪门,但也算农村版本的豪门了。大姑婆家有大楼房,四五十年代那种楼房,并且还是集市地段的房子,我小时候去她们家,楼下全是商铺,大姑父是个小学老师,后来当上小学校长,接着后来成为初中部的校长。那时候他的父母也都是老师,大姑公公是一学校的校长。
那时候因为姑姑有裁缝手艺,她公婆还给她托关系找了家单位,纺织厂。那时候纺织厂就是个铁饭碗,因为大姑没读过书,没文化,大姑父每天晚上在家就给大姑上课,从小学一路教到初中内容,教她认字,教她数学。白天大姑在厂里也特别求上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学了绣花。大姑特别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还学得特别好,后来大姑还当了她们厂的领导呢。
大姑的工资从来都不用贴补家用,她每个星期都会跟大姑父走路去一次我们村里看太奶跟两个弟弟,将工资交给太奶过日子。那时候工资虽然不高,对于我们那贫穷的村里来说非常可观了,直到太奶去世了大姑就没交工资钱了。每次回来,还会带上一些吃的用的回家。住上两天再跟姑父走路回去,因为那时候没车。一直坚持到我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她们走不远了,大姑父中风了就没坚持了。
我记忆里,姑父每次来都戴着礼帽,一套中山装,有时候穿的套装西服,那跟老港片里面的人物一样,有时候拿个很精致的,老港片里有钱人用的那种拐杖。她们两个人两手都提的吃的,罐头还有肉还有些农村买不到的水果,那时候水果品种特别少。有时候手腕上还挂着外套,毛衣的,可能早上出门太早有些冷,一路走到太阳特别毒辣了有些热,边走边脱外套。
大姑是个特别乐观的人,每次见她,都是一脸的笑容,那种笑特别和蔼可亲,特别治愈,至今都在我脑海里。她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一种自信,一种高贵的模样。虽然她是个地地道道农村里的一个穷人,是个没有背景没有资历没有好条件的普通人。“高贵”这个词用在她身上,我觉得适合,她值得拥有这个词。
我觉得人的高贵,并不是你的出身特别好你就高贵。不是你去过很多高档的地方,你就很高贵。也不是你拥有很多财富很多奢侈品,你就很高贵。在我眼里我们的乐观我们的自信,那种昂首挺胸的姿态面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那就是一种高贵。
我很少看见她愁眉苦脸的模样。她从小就经历她父亲母亲一个一个的纷纷离开她,还有两个特别小的弟弟,还有个老奶奶得照顾,这样的生活都没有打败她。对于她来说,苦一点都不可怕,只要一家人团结的走下去,互相帮助,苦很快就会过去。我这家庭团结互相帮助方面的意识非常强烈,可能跟大姑对我的叮嘱对我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让我从小刻骨铭心的记在脑海里。大姑这样教育了我,但是她的孩子却没有教育到,在家庭团结方面并没有做得很好。
大姑婚后各方面稳定后,就开始张罗我爸爸的婚事了,得成家,家里得有个女人照顾这个家庭,照顾家里的老人跟小叔。爷爷在世的时候,是个书生,还是个老师,爸爸生下来没多久就给爸爸定了个娃娃亲。
大姑就找个媒人去那个娃娃亲对象家里商量婚事,那个阿姨是个特别老实善良的女人。听大姑说,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就是不喜欢那个阿姨,嫁到我们家来几个月了,爸爸都没有碰过她,也不跟她睡一个房间,也不跟他说话。那个阿姨在我们家里特别勤快,天天将家里打扫得特别干净,能做一桌好的饭菜,针绣活也特别好,吃得了苦,农活都不在话下。这么好的女人,去哪里找。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就是不喜欢她,大姑回来劝过爸爸很多次好好的跟那个阿姨过日子吧,什么原因都不知道,怎么就是不愿意跟她在一起呢?可能婚姻真得需要缘分,没有缘分也强迫不下来。这婚姻只维持了几个月,爸爸找人写了休书将那个阿姨休了。
后来大姑又各种托人给爸爸介绍对象,大姑大队部那裁缝师傅给爸爸介绍个对象,那就是我妈,我妈那时候一瓜子脸,长得也特别漂亮。我爸一眼就看中我妈了,跟我妈一结婚没多久就怀我大姐了。我妈除了长得好看,好像没什么优点了,脾气不好,不温柔,家务干不好,农活也没有别人干得好,个性好强,还不会做饭,衣服破了都缝不好。真不知道我爸怎么想的,怎么看中我妈的,没有看中那个阿姨,我特别想见见那个阿姨,那么好的女人不要,要我妈?
大姑说那个阿姨后来嫁别家连着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生。反倒我妈连生三个女儿,我一个儿子,后面又生了四个女儿。我太奶看见我小妹生下来还是个女儿的时候,说了句这是我爸的报应,那么好的女人不要,要我妈?太奶是为了男丁觉得那个阿姨比我妈好,我觉得是做人那个阿姨比我妈好。
操心完我爸,大姑又开始操心我小叔,想给我小叔找个工作,又是各种求人,在我们村里,给小叔安排了个小队长当当,那时候小队长也是有工资的,只是工资不高。小叔因为很小就没有父母,缺乏父爱母爱的,从小他就敏感,胆小,没有安全感。一直不想结婚,家里也穷。我都很大了,小叔还是一个人,将大姑愁死了。在大姑眼里,爸爸跟小叔都成家立业了,她就完成使命了,完成了她父母留下来的任务,长姐如母真的很伟大。
家周边的女人他一个都不肯要,后来大姑托付亲朋好友介绍了个另外一个镇上的女人小叔才答应,那人就是我婶婶。小叔结婚前,我大姑出钱,我爸出力,在我们家旁边盖了一套房子,给小叔结婚用,单独在旁边过日子,太奶跟我们一起过日子。
婶婶进我们家门也特别特别疼我,她是个特别贤惠善良的女人,人长得不是很高,天天都是满脸的笑容,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她的哈哈笑容。在我们那个村里人缘也特别好,别人家杀猪了要请她去吃热猪肉,她都会带着我去吃,她待我跟待自己儿子一样。我那不贤惠的妈妈经常欺负她,妈妈就仗着她是大媳妇,总是压婶婶一头。
大姑虽然没跟我们过日子,这两弟妹的事情,她都是清楚的,管了两弟弟的婚姻,还得包售后,我妈经常欺负婶婶,大姑也是非常恼火的,每次回来都得说我妈那嘴巴少说些不该说得话,导致我妈跟我大姑相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