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亲访友遇阳神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土墙外的桃花也六开六败了!
当初的襁褓幼儿如今也满院子追着刚出壳不久的小鸡到处跑,玩的不亦乐乎。
一会追着小鸡跑!
一会又拿着砖头啥的往自家水井里丢!
一会又拿着炒菜的铲子在地上铲土。
果然过度关怀和略微宠溺带来不是乖巧懂事。
反而是上房揭瓦调皮捣蛋!
但好在天性纯良。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全家一起去外公家给外公过生日的日子。
一大早三姊妹都在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的讨论着。
讨论的内容是:到了外公家是要和其余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玩过家家呢,还是去小河里抓泥鳅呢。
三个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不出个结果。
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过去了再说……
在当时的农村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那种加柴油的三轮车。
而且启动方式也极为特殊,不是电机启动,而是那种纯靠力气手摇式的柴油发动机。
很幸运在父母好几年的努力下终于还是买了一辆。
全家人坐在敞篷式的三轮车上颠颠晃晃的出发了。
婆家到娘家的距离不远大概也就十里路,但是道路崎岖不是很好走。
而且中间还有条河,那时候还没有允许机动车辆可以行驶的桥面,必须涉水趟过去。
从而导致十分钟的路程整整走了半个小时才到。
外公家是在一个大平滩和山谷结合处的地方,宅基地在地势稍高的一个地方。
在谷尽滩出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溪水冰凉清澈,可以直接饮用。
而且稍微在平滩下游的地方河里面还有很多泥鳅生长。
空闲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来这里抓泥鳅。
最重要的是外公家里背靠大山的这个山谷,相传是一处古战场。
尤其在月黑风高的时候经常有动静。
而且还可以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是李一凡母亲告诉他们的真事。
一家人刚到外公家里,院子里面已经挤满了人。
那个时候农村的子女亲戚是很多的。
不像现在家家户户基本就是一个孩子!
最多也就两个孩子!
很少有三个以上的。
所以此时院子里表姐表妹表哥表弟一起加起来一共有十三个人呢。
大的十五六岁小的还有三四岁。
怎么形容此时的场景呢,只能用群魔乱舞,鸡飞狗跳来形容。
那时候小孩娱乐项目很有局限性。
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电子产品和玩具,只有很传统的一些娱乐方式。
比如老鹰抓小鸡啊,一二三木头人啊,等等一系列的游戏项目。
虽然项目略显单调。
但是在那个时候的游戏快乐程度要远远高于现在一些电子产品和玩具带来的快乐程度。
有时候选择多了反而缺少一些最真挚的快乐了。
在李一凡小家伙也融入到里面玩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以后。
可能是确实也累了的原因,他停下了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
对着前面那个大他五岁的小龙哥说到:“龙哥不如我们去抓泥鳅吧,我爸爸给我做了个小网,我带着呢,在三轮车上呢”。
龙哥听到有网子,突然就兴高采烈起来说:“好的好的,姨夫真好,知道我们徒手抓不住泥鳅,还给做了个网子”。
这个时候龙哥扯着嗓子喊到:“要抓泥鳅的跟我走,小凡有姑父给做的网子”。
听到这一嗓子,可谓是一呼百应。
除了几个表姐和大表哥二表哥以外,其余的都去,一共七个人。
小孩子一般说到什么立马就要去做。
顿时一群人犹如打个胜仗讨封的古代军士一样,一股脑一窝蜂的冲出去了。
大家先跑到三轮车那里去拿网子,是个很精致的用铁丝箍好的抄网。
能从这个抄网看出其父对其子的喜爱。
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少有父母愿意花精力去给小孩子做玩具。
可能也是那时候的人都很忙很累吧。
大家拿上网子以后飞快的跑到小河边行动起来了。
一群人分工明确,有人捞,有人从上游用棍子赶,有人负责把抓到的放碗里。
就在大家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此时在一群小孩大概十五米处的地方突然空间变得模糊起来。
大家见过那种玻璃上起雾的感觉吗,没错此时此刻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过了不到两秒钟的时间后。
突然凭空出现了三个须发皆白,全身白色粗布麻衣双足赤裸且漂浮在空中的老人。
这三人让人一眼看过去就感觉不似凡尘之人!
此三人容貌相近,精气神饱满,皆是仙风道骨的模样。
如果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们的眼睛。
他们的眼睛乌黑发亮,仿若宇宙当中的黑洞一般深邃。
而这种深邃不是那种纯粹的黑,黑中还夹杂着一丝丝明亮,给人感觉既威严又柔和!
给人说不出的矛盾感,又给人又说不出的和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