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命之原初 > 第一章 末法时代 有子名“一凡”

第一章 末法时代 有子名“一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黄土高原西北中部地区一个人迹罕至的低矮半山腰上,靠阳面处有一个黄土混合麦草堆砌起来的土庙。

    土庙上面挂着一块快被风沙风蚀殆尽的牌匾!上面写着“轮回庙”三个朱红色的大字!

    这三个字苍劲有力,形意魂皆具,如若久视,仿佛可以摄魂夺魄当真不凡。

    土庙从外面看起来破破烂烂,仿佛一阵风吹来都能倒塌的样子。

    此时里面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迂腐死板”!

    “你咋是个榆木脑袋,咋这么不开窍”?

    “我说的你听不懂吗”?

    “为师是让你去村里偷鸡吗”?

    “为师是让你化缘消因果”!

    “懂不懂”?

    “你要气死我吗”?

    此时一个身穿灰色破衣的老和尚,用手指着席地盘坐的青年小和尚大声叫骂着。

    没有一点高僧的样子,双手叉腰犹如泼妇骂街……

    此时小和尚也有点委屈的说到:“师傅您都快修到八地菩萨果位了,咋还能让我去偷鸡摸狗啊”……

    “这要是让同修之人看到岂不是得身败名裂啊”……

    老和尚听完这话,原地弹射起步上去就给小和尚头上啪啪来了两巴掌。

    这两巴掌声音清亮,打的小和尚龇牙咧嘴。

    打完以后只听老和尚继续大声说到:“为师身体有恙,即将油尽灯枯,马上就要重入轮回了”?

    “吃只鸡怎么了”?

    “从咱们这里往西北方向大概二十里处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李家村,村上有一户人家,家主名叫李真”。

    “你去他们家,去偷只鸡回来,记住是偷”。

    “不是去要”?

    “也不是去买”?

    “明白吗”?

    “当然你可以理解为化缘”?

    “还有,你再敢多嘴,给你元神提出来拉到饿鬼道待上一段时间”!

    老和尚呲牙咧嘴的大声说道。

    小和尚听到这话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立刻起身小跑着出发偷鸡去了!

    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一会就看不到身影了。

    别人不知道老和尚神通广大,小和尚可是知道的。

    老和尚曾经深层次入定携带着他的元神到六道当中都感受过。

    从“天人道”到“修罗道”再到“恶鬼道”还有“地狱道”都看过。

    尤其到饿鬼道和地狱道,那当真是摄魂夺魄啊,普通人是很难想象得到的。

    其实小和尚是老和尚小时候领养的一个孩子。

    其父母早亡,八岁就跟着老和尚了,老和尚对小和尚很好,也将其带入玄门,走上了修行之路。

    小和尚一路小跑等跑到这个小村庄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虽然赶了这么远的路但是也不见其喘气出汗啥的。

    小和尚走到村头看到有一个坐在大树底下擦着铁锹的老人,于是上前问道:“老人家李真家怎么走啊”?

    老人家上下打量了一下小和尚一眼,说:“你找他干啥”?

    小和尚随口说到:“我师傅与此人相识,让我来化缘”,他觉得他这样说也不算妄语。

    老人家一听也没多说啥,就说:“由北向南第七家”。

    小和尚双手合十做礼谢过以后就去李真家了。

    到了以后发现,李真家鸡圈还在院门之外,看到鸡圈小和尚大喜,心里想这就好办了。

    于是乎等到天黑以后就悄悄跑过去,随便抓了一只鸡,拎起来拔腿就跑。

    一溜烟!

    一口气!

    借着月色就跑回了土庙。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手里的鸡眉开眼笑随即双手互挫了一下,就从小和尚手里夺过来这只鸡。

    一顿轻车熟路的处理和炮制以后,一锅美味的大锅鸡已经完成了。

    老和尚顾不得烫嘴就大快朵颐的吃起来了。

    小和尚闻着香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说道:“师傅我能不能”……

    还没等他说完,老和尚就打断说:“不能!你还未见性,怎可破戒”?

    说着在小和尚羡慕的眼光下一点不剩的吃完了这只鸡,还在那里打饱嗝。

    吃完以后宽衣解带松松肚皮以后。

    坐在蒲团上就给小和尚说到:“你知道为师为何让你去偷鸡”?

    小和尚头摇的和拨浪鼓似的,说到:“不知”。

    随即老和尚叹了口气缓了缓神说到:“我们这一脉传承原本是性命双修的,可以相互结合直接到达佛的真如本真境界的”!

    “可是你之师祖当时传法与我的时候只传了性功功法,未曾传授我命功功法,说是这方天地已经接近末法时代不适合修炼命功了”。

    “让我不要在命功功法费时耗力,看能否直接凭借性功功法直达穹顶,突破菩萨境界直达真如佛境,只有这样,才能逃脱轮回”。

    “可是性功虽是彼岸之花,但是没有命功舟楫也渡不了河采不到这果位之花啊”。

    “如今师父我这具肉身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可是还没突破到真如佛境,不得不入轮回啊”。

    “为师让你去偷鸡的原因是因为算出来李真之孙乃是末法时代的一个变数”。

    “而为师寿元将近,需要一个因果,将吾之中阴身牵引入李真之子的后代当中”!

    “而偷的这只鸡冥冥之中自然是那根微弱的因果线”。

    “我传你一篇经文,为师会在经过三十六年以后降生,在为师降生的时候,你将此经以意念诵吟引入为师灵台,切记不可与为师相认,不可干预为师之成长”。

    “为师之衣钵也就传于你了”!

    说完拿起香炉上的粗香,给小和尚招手说到:“你过来,为师今日为你受戒,给你灌顶,传授吾之毕生佛力”。

    说着小和尚还没反应过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已经到了师傅近前。

    师傅拿起粗香嘴里念着不知名的经文,对着小和尚的头顶就已经烫了下去。

    神奇的是小和尚不但没觉得疼,反而很舒适,而且感觉自己的佛力直线上升。

    到最后一个戒疤烫完以后,老和尚缓缓的放下了自己的手,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就没有了呼吸。

    小和尚一看这状况大惊失色,跑上前去查看师父状况,一查看吓了一跳,师傅已经去了。

    本来他以为师父说身体有恙重入轮回是开玩笑呢,没想到是真的。

    此时此刻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在小和尚眼中虽然偶尔师傅有点不靠谱的感觉。

    但是师傅待他如亲子,他也早把师傅当做父亲般对待了,现如今就剩他一人了!

    第二天的时候小和尚给师傅换上了新衣服。

    换下来的破烂青衣已经套在了他自己身上,而后拾柴起火将师傅的遗蜕火化了。

    火化以后小和尚一共找到了三十六颗舍利子,小心的用黄布包了起来,存放于供台之上。

    光阴如梭时间飞快的就已经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三十六年已过。

    大西北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已经有所改观,但是没有跨越性的改变。

    这地方依然荒凉、孤寂!

    黄土与风沙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能窥其全貌,视其真身。

    只能让人在朦胧之中感受它的磅礴与辽阔。

    此方地界广袤无边,站在破庙的那个山头之上脚踏塬顶俯身望去。

    会顿觉自身如沧海一粟般渺小,仿佛顷刻间就会湮灭于此方天地一般震人心魄。

    而距离破庙二十里地的李家村,和三十六年之前相比目前村子扩充了很多新的宅院。

    在村子靠后边位置不太好的地方,有一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五口之家。

    黄土堆起来的土院墙中间有一个铁丝扎起来略显松垮的木门,在低矮木门的旁边站着两个相差两三岁穿着补丁却喜气洋洋的女孩子。

    她们俩冲着村里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都主动开口说道:“我妈生了个儿子,我妈生了个儿子”……

    逢人就说!

    且露出得意的神色。

    为何会这样呢?

    因为她们的母亲前面两胎生了她们两个都是女孩子,没有生出儿子。

    就因为这个原因各种被她们的爷爷李真嫌弃。

    而两个姑娘在爷爷那里也没有得到什么长辈的关怀。

    甚至还从其眼神当中露出了一丝丝厌恶之情。

    后面因为爷爷觉得其母只能生女孩这个原因,在其母怀第三胎还没生产的时候直接将她们这个小家提前给分家分出去了。

    将生了儿子的大伯留在了身边。

    爷爷给他们分的新家地点极差,且也没给个啥好的家当。

    导致让这个小家过得日子很差,虽然说两个姑娘还小,但是她们能感觉到有个弟弟到底有多重要。

    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从上至下是贯彻的很彻底的。

    就在两个女孩开心欢喜的和每一个路过的行人诉说分享喜悦的时候。

    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包上此时出现了一个行脚僧人。

    此僧人形似枯槁,骨瘦嶙峋,头上有明显的戒疤,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

    最明显的还是僧人的僧袍,与其说是僧袍不如说是灰色的破衣烂布,只能勉强裹身而且他还赤裸着双足,在这个秋末冬初的节气当中,双足没有任何不适。

    此时也不见这僧人有什么大的动作只是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面朝李家庭院的窑洞方向,嘴里不停的在念些听不懂的经文。

    也无甚宝相庄严的卖相。很普通的诵经,甚至还夹杂着当地的方言气息,说不出的怪异感觉。

    盏茶的功夫后,老和尚停止了诵经。

    嘴里喃喃自语的说:“佛经已诵,佛种已种,能否生根发芽,就看造化了”。

    说完以后很自然的转身渐行渐远,说不出的自然与和谐。

    仿佛这天地与这和尚此时融为了一体,无分彼此。

    如果非要用词语来形容的话,只能用天人合一来形容。

    是夜,月明星稀,明月高悬,月光如瀑,明亮如昼。

    此时在相同的小土包那里突然又出现了一个老婆婆,看起来年岁应该很大了至少在甲子之上。

    此人手握一根不知什么根茎做成的黑色木杖。

    木杖颜色黑的摄人心魄,天空中的月光照耀在木杖上的时候光线仿佛好似被黑洞吞噬了一般,没有折射出太多的光线。

    老婆婆肩头还落着一只白羽夜枭。

    夜枭这种动物在乡下来讲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

    农村相传只要夜枭啼叫必有老人离世。

    但是此时此刻此处的夜枭没有阴森恐怖的感觉。

    相反在月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甚至有些宝相庄严不似凡间生灵!

    此时夜枭咕咕的叫了几声,老婆婆微微一笑说到:“末法时代竟还有如此了得的僧人当真让老身大开眼界”。

    说完看了一眼李家庭院!

    幽幽叹了一口气,也不见有何动作就转身默默走开了。

    此时窑洞中灰暗的钨丝25瓦灯泡下是一家人最简单的晚餐。

    六七个粗面馒头和一大盆土豆丝。

    但是父亲和两个姑娘吃的很开心,因为他有儿子了,两个姑娘有弟弟了,他们家也算圆满了。

    此时炕上的母亲说话了,说到:“孩子已经生下来好几天了,该给起个名字了”。

    这时孩子的父亲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向妻子怀中的儿子,不自觉的流露出笑容。

    怀中的孩子很可爱,不似刚出生的小孩那般,皮肤褶皱眼睛也未睁开,且处在迷蒙状态。

    相反小家伙皮肤光滑白皙,眼睛明亮如黑宝石般耀眼,正在好奇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闻声也停止了左顾右盼的观察,盯着母亲好奇的观察好似能听懂母亲的话语一样。

    此时的父亲也犯起了难,因为身处农村也没读过几年书,不过好在大字小字还识个一箩筐。

    在思考良久以后,缓缓开口说到:“不行就叫“一凡”吧,也不求他以后能飞黄腾达,一辈子平平凡凡健健康康的就行了”。

    多么质朴简单的想法啊,这可能是大部分作为父母的真实想法吧。

    此时小孩仿佛能听懂似的,嘴角竟然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把父亲可乐坏了,上前用额头轻轻的触碰了一下小家伙的额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