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变奏之日记146篇 > 第9章 4月19日 星期一

第9章 4月19日 星期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下午,上班路过任芹办公室,把散文稿递还她,说:“这篇“关于冷的话题”立意好,是有独特思考的,如今都认为天气不冷,习而不察,一概推给‘气候变暖’,即使气候变暖,那也是渐进式的,这里,人们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因素:住、用、吃、穿······”她笑说:“这很偶然,去年冬那场大雪,办公楼集中供暖,室内温度在摄氏16-18度,办公室聚集一堆人,七嘴八舌,有的说现在暖冬,难见这大雪;有的说现在的雪似乎也没过去的冷······其实,下班走在街上,脚下的冰雪踩得咯喳喳响,跟小时候在山西灵石没两样,不一样的只是脚下穿毛皮鞋,身上穿羽绒衣,头上戴羽绒帽,就在这突然间来了灵感。”我说:“信封里有两张信笺,是学习心得。”她笑说:“一定认真拜读。”我说:“你这个年龄,对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的情况没有感性认识,我为你再提供些话题——诸如住房简陋,门窗不关风;肚里半饱半饥缺热量;身上缺衣少穿难御寒等,都是具体的实例,供你参考,斟酌选用。”她说:“太感谢了,什么散文都是‘三真’(人真、事真、情真)好。”我说:“古人有言: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这应该成为你们这些写散文人的警语·····”她捂嘴笑,表示完全赞成,这时桌上电话铃突然响了,她忙着去接听,我从她说话的意思听出对方是要和她谈信访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不宜再待下去,便告辞回办公室了。

    傍晚,林碧薇来,从挎包掏出《德伯家的苔丝》还我,说这个版本有两三个章节的内容与她过去看的版本确实不太一样,应该不是依据的版本不同就是过去看的版本有删节,还说整篇的乡土气息好浓,英格兰乡间的风景和那种憨厚纯朴的民风,有一种梦幻般的美,能撞击人的心灵,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这样诗意盎然、又如此投合中国人情调的不多。我笑说:“想不到你还这样专业。”她嘻嘻笑道:“领导,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人,我可是经常去文学鉴赏班听课的啊。”我说“这么看来,学与不学还真不一样”,说着去为她泡了杯茶,她笑着接去,说五一前,她们老干局、老年大学将联合举办春季书画观摩展,届时会邀请省、市一些知名书画家捧场,她准备利用这个机会设法为我弄几幅字画,画子只能由她取便,搞到什么是什么;字的内容呢,让我现在就提供,由她到时请名家写。因为即将下班,一时懶得动脑筋,便说:“那些书法家,满脑子‘应酬话’,他们写什么,你拿什么。”她说:“字再好,内容不喜欢,也是缺憾。”我说:“唐诗宋词的名句,一概都好,一概都喜欢。”她嘻嘻笑说:“这太宽,成千上万,还是写个纸头给我好办。”我愣了愣,坐到转椅,脚尖点地,摇了几摇,沉吟片刻,在便笺上写下: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句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顾况《过山农家》诗句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李商隠《无题四首》诗句

    还想添一句,凑齐四句,但一时想不来,便将便笺递给她。她举着读过,说:“还是亲自选的好,无意间把笔名也嵌进去了。”我说:“这不是刻意,纯属偶然、碰巧。”她说:“硬嵌反而显得做作、矫情。”我说:“唐诗宋词里的这些名句,最能撞击人心灵,挂到墙上,什么时候读,都能让人默然呆上半天。”她嘻嘻笑说:“百读不厌,千年不衰。”我说:“不能使你为难,给你三条,不等于都得写,一条不嫌少,三条不嫌多,至于字体,纸张大小,一概随便,只一条,‘名气’越大越好。”她起身笑说:“那是当然的,请放心,并且力争一条一家手笔。”说着折了便笺塞进包里,我说声谢谢,送到门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