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董老师的感悟分享 > 第6章 哟,还是桑树

第6章 哟,还是桑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要说库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桑树,还得从陆上丝绸之路说起。自张骞凿空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交通被彻底打通,贸易往来达到空前繁荣。然后江南的丝绸经河西走廊,被商人们运输到西域,乃至中亚及欧洲各地,所以通往西域的路,被后人和史料记载为“丝绸之路”。那么,丝绸之路承载的不仅是贸易的沟通,还有农业、技术和文化的融合,中原皇朝和商人就把内地的很多商品、农业种植树木、生产技术等带到了西域,于是就有了桑树,因为桑树在江南广泛种植,很容易被商人运到西域各地进行实验与栽培。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晚清名臣左宗棠。我们都知道新疆的地理状况,风沙居多,所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后,选择植树造林,造福后代子孙。那个时候人们甚至于把左宗棠栽种的树木称之为“左柳公”,而他选择种植桑树也完全是根据新疆的地貌特征选择的。新疆当时比较落后,基本上都是黄沙满地的状态,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只能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树木去种,而熟读农书的左宗棠发现桑树非常因地适宜,因为它可以不占用耕地,甚至于在任何角落都能够种植,不仅能提高存活率还能改善环境,一举两得。桑树还能有另一方面的用途,比如桑叶能用来养蚕,蚕丝又能够让人们纺织,这就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衣服问题,多余的那些还能拿出来卖掉,贴补家用,所以到最后这些桑树都能演变成为经济来源,左宗棠的这种做法让新疆一些地区从一潭死水转变成了能够盘活的状态,可以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绿化了环境还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是造福百姓的壮举。

    在库车,“道旁苦李”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路边的桑树上,桑葚颗颗饱满,味道甘甜。而且随便吃,因为你不吃,桑葚就随意掉下来,羊儿们是很喜欢吃的。吃桑葚长大的羊羔,肉质是不是会很鲜美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摘桑葚可是装备齐全的,床单、一次性桌布、打包盒、棍子。四五个人在桑树底下拉开床单,一个人轻轻抖动桑树枝,那些已经成熟的桑葚就迫不及待地从桑叶中间探出脑袋,滚落到床单上。随着床单轻轻地抖动,“噗噗噗”的声音是那么美妙。桑葚一经落下,就马上被瓜分完毕,大家人人一抓一大把,也顾不得形象了,统统塞进嘴里。那种沁人心脾的清甜,那种带着桑叶味儿的细腻,就在唇齿之间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这里的桑葚大多都是白色的,因此就不会像在宁波那样吃完牙齿发紫,手指发黑,只会在手指尖上留下黏黏的感觉,却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去清洗。当然也有紫色的桑葚,那种紫,是紫得发黑,尤其在桑树顶端那些。偶然在树叶间发现一枚大桑葚,一看就知道非常甜,黑得发亮,只是隐藏得太深,不易采摘。于是来了个飞身起跳,手指轻轻一拨,那颗桑葚王扑哧一下掉进了下水沟,害得我只能直咽口水。我现在可以理解孙悟空当年偷人参果的时候那第一枚人参果消失不见的懊恼了,差点直捶胸口啊。不过小伙伴们采集的桑葚已经够吃了,即便援疆楼每人一份也绰绰有余。听同事说,后面还会长出来的,还会有更甜的桑葚,不用这么纠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