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会的
“真的吗?”
王雪宁眼睛亮了亮,云画的评价于她而言,就仿佛弥补了傅昭当时的漠然,因为她觉得两人是有共同之处的,是她难以企及的存在。
云画看她的神情,似乎明白了什么。方才在宴席上,王雪宁再回来后似乎就不太对。没有达到目的的开心,反而是隐隐有一种被贬低的忧愁感。
也不是云画特意去关注了王雪宁,只是宴席上的位置,她一抬头便能看到。
“秋伊女官出宫前,每场宴席都少不了她的长袖舞,太子殿下是看过的。”
云画想要宽慰她,但也不想说些苍白无力的话,于是客观的说出了太子殿下漠然的原因。其实挺明显的,因为他从头到尾面对所有人的献艺其实都挺漠然的,原因很显然,因为他见多识广。
王雪宁堵塞了许久的心绪,看着云画,突然就开解了。她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原因,只是自己的自傲不允许自己承认这个事实,承认这个自己没有那么好的事实。
“云小姐去过长阳吗?”
王雪宁刚问出口,又低下头道:“云小姐定然是去过的。”
她们所说的去过,自然不是单纯的到长阳。长阳是最繁盛的城市,不止经济繁荣,也是政治枢纽,有野心的人谁会不向往呢?
“长阳的确很繁荣,比锦官城还要漂亮,夜无宵禁,纸醉金迷。”
云画看向因画舫前进而荡起的水波,以画舫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晕去。
“王小姐可以靠自己去看一看,或是去西北,看看肆虐的风沙,虽然有些艰苦,但落日很美。还有我的家乡,苏郡,水中城。”
她想说很多,却又觉得没那么多可说的,一切都要亲眼所见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迹。
“靠自己,会吗?”
王雪宁茫然,她的家世不如云画,她的样貌不如云画,她的眼界也不如云画,所有的一切都在云画的几个层级之下。如今能为自己加重些筹码,最后能高嫁,已经是她的万幸了。
云画的名声其实也不算小,因为她爱四处云游,这在贵女圈中实在是少见的。她们要么聪慧些的或是有抱负的,都在准备考取功名。要么是待嫁闺中,等着为自己寻一位如意郎君。
其实很多人不太理解云画,包括王雪宁,安定的生活才是她们想要的。
而对于云画而言,她在不同的人文地理中开阔自己,在山川河流间滋养自己,她的内心是充实的。
“会的。”
云画说。
王雪宁此时并不太懂两人后面的这段谈话,也不觉得能靠自己看到外面的风景。
其实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充实自己。跟随大流的人是多数的,他们也许都不知为何要如此做,只是觉得如此做是对的,就做了。
两人默默一起看了很久的风景,直到画舫再次靠岸,准备离开之际。
其实这趟游船也没有多久,因为太子殿下乏了,于是才很快就返程了。
云画下来时,已经是都走得差不多了,王雪宁也早已同她分开,去找家人了。
太子殿下离开,参加宴席的人自然也是散去了,而徽园中的人依旧不减,云画也有些累了,就要带着知柳和辛承离开了。
刚走了两步,才从徽园东南角出来,到了中心位置。这里是一处戏台,但是今日没有排戏,所以没什么人。但云画遥遥一看,在廊下看到了傅昭的身影。
他不是离开了吗?云画带着疑问走了几步,就见一群黑衣人突然从天而降,直奔傅昭。
年羽阑和林劲都跟在他身边,两人反应都很快,利剑出鞘,兵刃相见。
“太子殿下!”
正巧张立和一众官员也走到了这里,他们惊呼出声,连忙叫来侍卫去保护太子,场面一时间有些许的混乱。
虽然那些人都是冲着傅昭去的,但辛承和知柳第一时间护着她远离了危险的地方,毕竟当时她已经快要走到廊下了,那些人几乎就是在她面前突然出现的。
云画缓了缓,知柳稳稳扶住她,询问她如何,有没有受伤。
“辛承你去帮忙,知柳我们再退远些。”
傅昭的侍卫都不是吃素的,那些黑衣人眼看着讨不到好,后面的人想要挟持一个人逃跑,自然就是盯上了方才暂时逃开的云画。只是刚要调转方向追去,就被辛承一剑封喉。
这些黑衣人也不过三十来号人,蒋宣峰带着人刚到,就见满地的尸体。傅昭被护得很好,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在他五步之内。
“就这水平还刺杀呢。”
年羽阑留了个活口,卸了下巴,以防藏毒自尽。最后还拍了拍他的脸,言语间都是不屑。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您没事…没事就好。”
蒋燃是蒋家的当家人,方才听到太子殿下被刺杀的消息,感觉脖子凉飕飕的都要保不住了。毕竟这可是在徽园里,是在他蒋家的地盘上。
如今他先冲上去,总算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
“叫魂呢?孤还没死。”
蒋燃的声音实在是有些尖细了,大概是被吓得吧,还一直重复的叫,被他这么一说,云画还真觉得有点叫魂的感觉。
蒋燃擦了擦额上的汗,背后也满是冷汗,立刻跪下请罪道:“是小民的过错,排查不力,竟让他们有了机会。”
他额头触地,心跳得快要跳出来了。
傅昭懒得罚些什么,只要是想刺杀他,怎样都会有办法的,除非彻底根绝有此想法的人。
他也很奇怪,这等水平的人,定然不是他的那些个好兄弟派来的,那又会是谁呢?
“退下吧。林劲带上他。”
蒋燃不可置信的抬头,就这样目送着傅昭离开了。
“恭送太子殿下。”
其余人也才反应过来一般,跪下行礼。
就这样,一场刺杀,开始的突然,结束的也突然。
“太子殿下…真是随性。”
有人突然这样说道,旁边的人也默默点了点头,如此大的事,竟然就如此过去了。
但很明显太子殿下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只能说随性、不羁这两个词确实很符合。有着异于寻常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