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柳氏的丈夫
饥荒如影随形,犹如梦魇般笼罩着人族,然而,在数百万流民聚集的王城,那些曾经被饥饿折磨得不成人样的人们,却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熊熊烈火。
每天清晨,柳氏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分发赈灾白粥的集结场地。
听说这样的场地在王城共有十六处,完全能够满足流民们的需求。
排成黑压压一片的流民们脸色红润,他们不再提心吊胆,不再恐惧自己的位置太靠后而无法得到食物。
他们乖乖地按顺序排队,时不时扭头和身前身后同样怀揣希望的流民交谈。
“老弟,你从哪里来的?”
“河西那边,老哥你呢?”
“真是太巧了,我也是河西的!”
然后,他们互相倾诉着世道的艰难,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感到绝望。
柳氏也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她抱着孩子,听着周围流民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心中充满了对仙人慈悲济世的感激之情,
如不是仙人前来赈灾,她和孩子肯定会饿死街头。
吃完早饭,柳氏继续沿着大街小巷漫无目的地闲逛,
前些天仙人修建的房子已经完工,是木板搭建,屋顶茅草堆放整齐,看上去很是精致,
这时有一位仙人站在木屋门口,开始大声吆喝起来,
“有没有七岁到十三岁之间的孩子,书院免费提供教育,并且每天两餐管够。”
声音仿佛充满魔力一般,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很快,有孩子的那部分人就满脸涨红。
供孩子读书!
在饥荒还未发生前,他们都不敢奢望这件事,如今却不仅可以免费读,而且每天还管孩子两顿饭。
“仙人,仙人,我家孩子今年刚满八岁,求求你们收留他!”
有男人激动得跪倒在地上,在他旁边是一个饿得像瘦猴一样的男孩,
或许是因为一直营养不良,男孩在智力方面发育缓慢,只是痴呆地看着父亲跪在地上,
完全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向他人下跪。
“逆子,还不快点跪下!”
男人如拎小鸡般硬拽着孩子的胳膊,拽了好几次后,这孩子才如牵线木偶般痴愣愣跪了下来。
不过,孩子在跪下后却一反常态,像捣蒜似的把头用力磕在地上,如乞丐般乞讨起来,
“大人,可怜可怜我吧,赏我口吃的!大人,可怜可怜我吧,赏我口吃的!”
小男孩跪向的道士神情恍惚,他被一件流民绝对不会注意的事情触动了,
他招了招手,便有清风拂过,跪着的两人只觉得身体仿佛不再受自己控制,自动站了起来。
男人惊愕不已,那男孩却还在自顾自地乞讨,仿佛仙人不给他吃的,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
“三日之后让他来书院报到。还有,切记,男儿膝下有黄金,往后教导你的孩子时,一定要让他记住,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活。”
男人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然而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并未将道士的教诲听进心里,他只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仅有书读了,而且每天可以饱餐两顿。
柳氏也很激动,她的孩子虽然才刚刚出生,但当听到孩子可以免费读书,她就已经开始想象以后自己孩子身穿白衫、手捧书卷时是如何风度翩翩、气宇轩昂了,
一想到那副画面,她就觉得自己可算没有愧对丈夫,成功的完成了丈夫对自己的期望。
仙人真是太好了啊,不仅给我们分粮食,还免费教书呢!
柳氏被迫满心欢喜地离开这里,因为刚才好多父母都挤过来了,导致这里根本没有柳氏的立足之地。
她继续闲逛,走进了一条满是商铺的街道,
不知道有没有卖布的店家,要是有,就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
柳氏轻轻地拍着孩子的后背,她的柔情好似春水,在其包裹下,孩子闭上了水灵灵的大眼睛,安稳熟睡。
柳氏缓缓地踱步,却发现这些商铺全都大门紧闭,
这是咋回事呢?
柳氏心生好奇,这赚钱的商铺咋就关门不做生意了呢?
柳氏沿着这条街继续往前走,突然在一条小巷子看到一个人影,
那人躺在地上,背靠石墙,两条手臂无力地垂落在地上,有气无力地喘着气,
“你怎么了?”
柳氏走过去好心询问。
那人抬起头,是一张白净且胖乎乎的脸,不过那张脸上没有一点精神,只有说不完的颓废,
“完了,全完了,那些强盗,把我的东西都抢走了!”
商人哭丧着脸,只是用拳头狠狠地砸地,直到指关节磕出了血口。
“是怎么了?”
柳氏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完了?什么全被抢走了?
她根本听不明白。
那人继续说,
“说什么赈灾救民,我看他们和奸贼没什么区别,用我们商人的钱财救民,然后到处宣扬是自己的功劳,可真是太不要脸了!”
到这里柳氏才听出来这人口中骂的人是那群给流民发放粮食的仙人,
这下柳氏和颜悦色的态度瞬间消失了,她那双柳叶弯弯的眉头紧皱起来,
“仙人才不是强盗,他们救了我们的命,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好人!”
“好人?”
那人抬起头来,看到柳氏衣服破烂不堪,仿佛被千万只毒虫撕咬过一般,
看到柳氏脸上污迹斑斑,好像被无数只脏手涂抹过一样,
看到柳氏头发上只有干草碎屑,不见金钗银钗,然后冷哼了一声,
“我道是什么人,原来不过是没脑子的贱民,仅是一口粮食就能把你们收买,也难怪你们躲不过饥荒,落得家破人亡、流浪街头。”
“你这是什么意思!哪有你这种侮辱人的!”
“呵呵,我侮辱你?一群不会做生意,只知道埋头在那种地的愚民值得我侮辱?
我不过是实话实说!如果你们真的有点脑子,早就应该知道只有做生意,发家致富才能避免吃不起饭。”
商人不屑地瞥了眼柳氏,然后双手撑地,想要站起来离开这处伤心之地。
柳氏听完商人的话,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她只是想起自己的丈夫。
在和丈夫刚刚结婚的时候,丈夫总是早出晚归,一头扎在自己的两亩三分地上,
因为从小到大都在种地,丈夫身上的赘肉很少,每次大中午光膀子干活时,那受阳光照耀的黝黑肌肉总是闪闪发光,
而丈夫也和中午的太阳一般炙热勤奋,他管理农田的本领获得十里八乡的称赞,
因为每次丰收时,她家的地总是出产粮食最多的那个。
有时候柳氏会劝丈夫不要整天都泡在田地里面,
劝告丈夫向村子里面的其他男人学习,闲暇的时候去唱农歌或下象棋,寻找一个自己的爱好,
反正只要不是每天呆在农田忙碌就可以了。
可是丈夫在涉及到这个问题时一直都是不住摇头,
“媳妇,咱俩刚刚结婚,家里面一穷二白什么物件都没有,每次看到你总想把一个鸡蛋当成两个用时,我都觉得心疼和懊恼。
心疼你的不容易,懊恼我的不努力,让你总受忍受贫苦。
再一看到别家女人整天都有胭脂水抹,我就更感到羞愧,媳妇,你也是女人,你也应该抹胭脂,穿店里面上好布料做的衣裳。”
丈夫平时很少说话,可是一涉及到柳氏时,话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多了起来,
而这些话也总是像冬日的暖阳一般温暖柳氏,让她感受到难以言述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