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你无需向他人证明自己是否坚持了自我
耐心聆听书灵的讲述,黄埔驷恍然发现那团笼罩在独孤潜身上的阴云变得淡薄。
虽然只是很轻微的改变,但这也足以令他前半生坚持的理念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
刚刚当上皇帝时,独孤潜绝非是人人口中荒淫无度的暴君,相反,独孤潜很谦虚。
而且独孤潜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让黄埔驷如释重负,因为如今的自己和当时的独孤潜一样,同样是人族最强大的人。
虽然没人教诲他这句话,但他还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悟出其中蕴含的真意。
而他在前半生更是将这个理念当做了行动标准。
正因如此,他才揭竿而起,带领一群不满的修仙者反抗独孤潜的暴政。
可是,现在他知道了独孤潜曾经也是这个理念坚定的信徒。
或许……独孤潜真的也曾是一个满怀正义的英雄。
或许……独孤潜也和自己一般真的心系底层民众。
或许……
黄埔驷不敢再想下去,因为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句话,屠龙者终成恶龙。
难不成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成为那个令自己无比讨厌的坏人?
“黄埔道友,我乃藏书阁之书灵,即便独孤潜是我挚友,我也不会因挚友离世而对人族出手,故还请你放心留下藏书阁。
当然,若你信不过我,执意要清君侧,那我亦会拼死抵抗保护藏书阁。
哪怕最终落得个身死魂消之结局,我亦不会畏惧丝毫。”
年迈的书灵,语气依旧如从前般坚决。
书灵的话,让黄埔驷回过神来,他颔首点头,
“书灵道友放心,独孤潜尚且可以做到之事,我又何尝做不到?今日真的多谢你,若非你的点明,或许在未来,我仍旧是个固执的屠龙稚童。”
“黄埔道友,我所讲之故事,并非要强行改变你对独孤潜之看法,因那只是我眼中的独孤潜,或许他曾经对我所表现出来的善意,不过是一场演戏。
我说这么多,只是希望你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思考问题。”
黄埔驷颔首点头,
“谢过书灵道友。”
“无妨……不对,如果你真的要谢我,可以给我讲一些你的故事。”
书灵话说到一半忽然改口,他那张老脸,也唰地一下变得通红。
黄埔驷看到这一幕,只觉得甚是好笑,他并未掩饰,真的哈哈大笑起来,直到笑得心满意足了,才拱手作揖道歉,
“还请书灵道友莫要动怒。”
黄埔驷在书灵说出请求的那一刻,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以前一直将独孤潜视为人生命运中遇到的最险峻之高山,
故而在他意识到曾经与自己一般胸怀理想的独孤潜,最终还是成为暴君时,心中苦闷难言,
因为一直有个声音在他耳畔不断重复,
号称千古一帝的独孤潜都无法保持本心,难道你就可以?
诚实的话,当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黄埔驷真的慌了,他可以吗?
即便他可以超过独孤潜,做到两万年不改变初心,那他可以做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不改变自己?
即使他做到了,迎接他的又是无止休的坚持自己……
这很绝望,绝望到他无法认为自己可以做到。
但现在他释怀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头,
“书灵道友,故事我很多,就看你有没有耐心招待我了。”
书灵犹如兴奋的小学生,激动地抓住茶杯,里面的茶水犹如受惊的鸟儿,抖落在茶桌上,
“黄埔道友,我很耐心,一直都很有耐心。”
黄埔驷心中暗暗点头,
从今往后,独孤潜将不再是自己眼前的大山,不是因为独孤潜已死,而是因为他理解了一件事情,
他不需要去证明,他只需要坚持本心,
如果他真的在陨落之前做到了一直坚持本心,
那么他相信,在那些被自己影响的人之中,肯定有一个人会和书灵一样,会在面对后来者时,用不好意思的语气去请教他人的故事。
黄埔驷向书灵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然后他问道,
“不知道书灵前辈找到了自己的故事了吗?”
“没有。”
回答黄埔驷的是落寞的神情,
黄埔驷没有嘲笑对方上万年还一事无成,他只是点点头,向书灵告别,
“书灵道友,希望有朝一日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故事,希望到时候我仍旧是一个合格的听众。”
离开藏书阁,黄埔驷又看了一眼身后古朴老旧的藏书阁,他在脑海中想象着书灵是如何孤单一人陪伴着藏书阁走过漫漫岁月,
然后他感到一阵心悸。
黄埔驷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议事宫殿走去,快要到达时,他见到门口跪满了太监和宫女,密密麻麻,犹如一片碑林。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黄埔驷的声音不怒自威。
“奴才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老太监带头喊道,然后跪在后面的太监全都犹如机器人一般,面无表情地重复起来。
“皇上,奴才在宫里呆了七十年,这些年来我早就把自己的生命依附于王宫。
可奴才最近听到了皇上想把我们遣散出宫,这令奴才感到心慌,毕竟王宫可是奴才的命,与其离开王宫还不如杀死奴才。”
老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仿佛被人夺走了最珍贵的东西。
黄埔驷没有出声,他的眼神如鹰隼一般,扫视着这群太监宫女。
他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心思,他们在逼宫,用自己的生命去逼迫自己,让自己取消遣散太监宫女的念头。
黄埔驷感觉很可笑,他本不是好杀之人,结果自己的心善却让这群自作聪明的人以为自己好捏的软柿子。
实际上在遇到书灵后,黄埔驷本来已经打算让王宫保持原样,但现在看来必须要进行一次大洗牌了。
黄埔驷冷笑一声,声音犹如寒冰一般,
“不想离开王宫?也好,王宫后山还缺一群人给独孤潜修墓,那就派你们去吧。”
听到可以继续留在皇宫,在场的人脸色却变得更加惨白,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需知,自古以来拥有逼宫资格的人无一不是手中握有权力的小头目,
因为真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太监站在皇帝面前逼宫时,迎接他的命运一定是那闪着寒光的砍头刀,
只有小头目之间因为利益相互勾结,才能做到层层包庇,然后在皇帝要斩人时,一个个站出来跪地大哭求饶,诉说自己这一路为了服务皇帝有多么不容易。
因此,当得知要被发派到黄陵修墓时,这些宫内老戏骨一个个如丧考妣,
这意味着他们曾经引以为杖的事物被剥夺了,以后他们不再是一个团体的小头目,反而是没有权力且无人挂念的守山老东西,
但其实,最开始他们是有选择余地的,那就是指派小太监去逼宫,
可由于黄埔驷入宫好几日无所作为,一人都没有杀,这让他们联想到黄埔驷可能不善于处理朝政,因此大意上头,马失前蹄,最后落得一个凄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