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对演开始,骑战挑落对手
次日清晨,我亲自启动了军饷发放的新章。军需官齐秀峰在我严谨的目光下,一一将本色与折色军饷发放至每位将士手中。这新制度,我亲手构建,它挑战了旧有的特权格局,自然需我亲自坐镇,确保每一枚铜钱都能干净利落地落入将士们囊中,绝不让贪腐之手有机可乘。
目睹着军官与士兵们领赏后的诚挚感激,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论是铁腕执行军纪,还是力保军饷不被蛀虫侵蚀,这些努力如同中秋佳节时赠予他们的那份罕见蜜饯,不仅甜蜜了当下,更将这份温暖镌刻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激励后来者的火种。
望着他们因喜悦而绽放的笑颜,我暗自思量,无需效仿袁世凯的张扬,让麾下高呼效忠,毕竟,真正的忠诚源自心底,而非口号。在这兵为将有的复杂环境中,我更愿以行动证明一切,而非刺激那些监军文官的敏感神经。
军饷发放完毕,我嘱咐军官们继续训练,自己则步入中军大厅,准备参加今日的例会。与往常不同,因王翊将军昨夜星夜兼程归来,会议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息。
“国朝治军,赏罚分明。林默,你虽出于正义,但殴伤同僚,行为过激,今降为守备,仍领原部,望你自省,以观后效。本月军饷充作伤者汤药之用。”王翊的声音在厅内回荡。
“遵命。”
从游击将军到守备,这身份的转变虽略有不适,但我心中并无波澜。乱世之中,手握兵权,才是立身之本,职衔不过是浮云罢了。尤其是现今,爵位贬值如草芥,职务更是微不足道。
王翊将军的处罚,我坦然接受。他并未否定我反腐的正义,只是责备我手段过激,有越权之嫌,故而我降级为守备。对此,我心无挂碍,毕竟,真正的勇士,从不畏惧挑战。
例会之上,除了总结王翊下山期间的营务,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下午那场比试。令我惊讶的是,观礼阵容之豪华,远超预想,不仅有黄中道、毛明山等外营指挥,还有冯京第、王升等重量级人物。黄中道温文尔雅,却藏锋于内;毛明山则直率不羁,人称“毛金刚”,其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王翊将军因处罚之事,对我略显冷淡,尤其是在宣布比试之时,氛围微妙。众人或期待看笑话,或对我降职议论纷纷,但我心中冷笑,暗下决心,今日定要让他们刮目相看。
会后,我回到西校场,部下的愤慨与忠诚如潮水般涌来。他们为我出手惩恶而骄傲,誓死相随。我感激之余,也深知军中规矩,严令他们不得冲动行事,继续专注训练。
对于下午的比试,我信心满满。鸳鸯阵之威,岂是旧式军队可比?我拒绝更改战术,力求以最佳状态应战,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
营中生活依旧井然有序,午餐时分,一碗浓香的鱼汤成为了意外的惊喜,为即将到来的比试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
约定的时辰一到,我便率全营将士步入中军大厅前的大校场。中营因地利之便,已捷足先登,校场内弥漫着紧张而期待的气息。
不多时,随着小吏匆匆前往中军大厅请人,王翊引领的一众观礼者鱼贯而入,稳稳登上点兵台,各自落座。我与那守备相视一笑,随后并肩踏过点兵台两侧的台阶,立于台上,行礼毕。
一位司礼文官手持军令,朗声宣读:“奉皇明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使之命,为检验中营与林默新营之训练成果,特设比武于大兰山老营大校场。比试三项:骑战、弓箭火器射击、列阵对抗。袍泽相争,点到为止,不得伤人性命,钦此。”
“遵命。”简短应答后,我与守备下台,各自忙碌起来,挑选精锐,准备一展身手。
站在冯京第身旁的王升,目光复杂地盯着我。这位昔日的对手,或许未曾料到,短短月余,我已从孤身旅人成长为与他比肩的将领,甚至兵力更胜一筹。他心中的不甘与忌惮,我虽未直言,却也能感知一二。那些暗中的刺杀企图,我亦有所耳闻,但终是化为泡影。
冯京第则不同,他眼中的戒备之色,犹如多年前与余煌在鲁监国前争辩时的重现,让人难以忽视。这份戒备,既是对我潜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警。
王江在一旁轻叹,他深知骑兵与火器的训练难度,本欲为我争取公平,但昨日之事后,他选择了沉默。此刻,他只希望我能有所斩获,毕竟,我的才华与潜力,他始终看在眼里,只是这锋芒毕露的性子,还需时日磨砺。
随着中营准备就绪,我与守备再次登上点兵台复命,随后分立两侧,目光炯炯,注视着即将展开的较量。校场内,士气高昂,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首场较量,骑战!中营守备麾下的四位亲兵,如同龙腾四海,于马上尽展马术精髓,引来满堂喝彩。那守备一脸得意,毕竟这四人乃是他精挑细选的精锐,尤其是领头的把总,英勇非凡,堪称军中翘楚。
反观我方,两位骑兵队长与一名伍长跃上战马,他们的骑术虽显生涩,却透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正当众人以为这将是一场悬殊之战时,李瑞鑫横空出世,他骑着那匹名为“乌云踏雪”的黑马,轻盈上马,动作之潇洒,仿佛与马儿心意相通。他未披甲胄,只因昔日荣光加身,不屑与庸辈争锋,但为了我这新将主的颜面,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手持训练用的木枪,李瑞鑫嘴角微撇,显然对这轻飘飘的兵器不甚满意,怀念起他那祖传的沉重马桨。中营亲兵队长见状,面露惊异,显然识得这位昔日英豪。他迅速调整战术,决定集四人之力,首轮便要将李瑞鑫斩于马下,至于其余三人,则被视为无足轻重。
随着一声令下,骑战正式拉开序幕。中营亲兵如离弦之箭,直冲而来,速度决定胜败,这是骑战的不二法门。然而,李瑞鑫并未按常理出牌,他独自冲向了那三个新兵,将最强的亲兵队长晾在了一旁,这突如其来的变招让中营一方措手不及。
战场上,双方骑将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同时利用兵器之长,寻找致命一击的机会。亲兵队长一枪得手,将一名新兵挑落马下,随即与另外两人陷入激战,场面异常激烈。观众席上,欢呼与赞叹更是此起彼伏。
与这群新兵的对决,对那亲兵队长而言,起初不过是场轻松的演练。但很快,他察觉到对方虽是新兵,却训练有素,特别是李瑞鑫展现的骑兵技巧与实战经验,让这两个“新兵”显得颇为老练。
然而,在这场比试中,这点进步尚不足以逆转局势。他计划速战速决,先解决这边的两人,再集火李瑞鑫。毕竟,他对自己的亲兵,那些共同训练了两载有余的伙伴,信心满满。
战斗中,亲兵队长攻势如潮,而我方二人则艰难防守,力求拖延。就在这紧要关头,李瑞鑫以一敌三,瞬间击溃对方防线,其动作干净利落,每一击都直指要害,尽显沙场老将之风范。他迅速解决两人后,又精准地将最后一人击落马下,其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亲兵队长勉强稳住阵脚,却因队友的接连失利而心绪不宁,攻势渐弱,最终只能与剩余两人陷入胶着。反观李瑞鑫,他并未急于介入,而是冷静观察,心中自有盘算。在他看来,这位亲兵队长虽勇,却远未达到能与满清精锐抗衡的水平。
见新兵们已初步领略骑战精髓,周围骑兵也受益匪浅,李瑞鑫决定结束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他下令我方两人撤退,待对手稍作喘息,便提出与亲兵队长一对一较量。
随着一声令下,两人退至合适的距离,随后策马疾驰,向对方冲去。亲兵队长率先发难,一记花枪直逼李瑞鑫胸口,意在速战速决。李瑞鑫则以柔克刚,一个马背上的铁板桥巧妙避过锋芒,随后借势翻身,重归战阵。
亲兵队长攻势未停,已冲至李瑞鑫身后。但李瑞鑫早有准备,利用战马转身的瞬间,制造时间差,猛然反击,一枪刺中亲兵队长胸口,将其挑落马下。
“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