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巡视蒂尔伯里营地
1588年8月18日星期四早晨,英格兰舰队快速前进。不久,英格兰舰队进入了哈里奇、马盖特和泰晤士河入口的避风港。1588年8月12日,英格兰舰队停止追击,看着西班牙无敌舰队驶入了东北方向的挪烕海。自从1588年8月14日星期日在加来看到供给船后,英格兰舰队一直没有遇到供给船,炮弹和粮食所剩无几。最糟糕的是,军中几乎没有啤酒了。
1588年8月18日清晨,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乘圣詹姆斯宫外的皇家游艇从伦敦出发。游艇上演奏着凯旋的音乐。其他驳船上载满王室的侍从。没有参加海战的卫兵穿着盔甲,全副武装,头盔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一场阅兵仪式。沿岸的居民们欢呼雀跃。在涨潮时,从伦敦桥的窗户内可以看到驳船驶过泰晤士河。
圣詹姆斯宫
英格兰海军上尉、各军将领和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得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将来访的消息后,十分高兴,恳请女王加快行程。1588年8月4日前,他们并没有想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会来巡察。1588年8月4日星期四下午,当汉普郡的军队训练结束后,人们亲眼看见了怀特岛战役,看到双方舰队离开英吉利海峡。蒂尔伯里除了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的随从,没有其他军事力量,也没有埃塞克斯人。1588年8月14日,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虽然没有接到命令,但还是赶到了蒂尔伯里。他怒气冲冲地说:“如果要在五天内召集军队,并且必须召集四五十英里外的军队,情况会如何?”如果西班牙无敌舰队失败了,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就要肩负与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作战的使命。到时候,他需要从更远的地方召集军队。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派人到市集请求供应商供货,但供应商们都知道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准备解决眼前的混乱局面,但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弄到啤酒。最终,他一直没有接到任何任务。事实上,如果没有任何预兆和上级的指示,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就没有资格调换下属或重组军队。
伊丽莎白女王来到蒂尔伯里
约翰·诺里斯
1588年8月21日,西班牙无敌舰队离开了敦刻尔克。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前来收拾自己的烂摊子,但情况依旧没有好转。伦敦派来了四千名埃塞克斯步兵和几百名骑兵,其中有一千名全副武装的步兵。但“黑杰克”约翰·诺里斯刚刚从多佛回来,还在处理战事议会的事。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身边没有经验丰富的下属,营地也正在整理。他觉得速度太慢了,认为军队应该“对内修整,对外攻击”。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的军队搭起了连接蒂尔伯里堡垒和格雷夫森德的桥梁,横跨泰晤士河,决心誓死保卫泰晤士河南岸。如果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在蒂尔伯里登陆,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就需要做更多准备工作。事实上,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就是这样计划的。费代里戈·詹贝利用帆杠封锁了泰晤士河。现在,帆杠已经被潮汐冲破了。在蒂尔伯里,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正在紧张准备着,浑身充满活力。蒂尔伯里永远是英格兰王国最重大的防御中心。威斯敏斯特驻扎着大批后备军,作为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护卫随时准备抵御外敌入侵,但只是理论上的入侵。
伦敦必须做好所有准备。如果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决定在蒂尔伯里登陆,就一定会在蒂尔伯里登陆。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手下有几千名受过训练的将士。英格兰军队已经布置好防御的内外边界线。英格兰军队身后是伦敦群众。伦敦人手持曾用来平息怀亚特叛乱的铁链,做好准备守卫伦敦城。他们对安特卫普早有耳闻,发誓要让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的军队付出惨痛代价。与此同时,英格兰卫兵不分昼夜,四处巡逻。来自国外的支援部队也已经准备就绪,但英格兰人“天生仇视陌生人”。彼得鲁乔·乌巴尔迪尼是热忱的清教徒,也是西班牙人的宿敌,他对此感到十分厌烦。他愤怒地写道:“让英格兰人对外国人友好,比找来一群白色乌鸦更难。”
英格兰人的爱国热情是基于仇外心理,比任何宗教力量都强大。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身边的人都希望英格兰人的爱国热情有增无减。但没有人知道流亡者是否依然热爱祖国。西班牙无敌舰队里有英格兰领航员和士兵,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的军队里也有担任指挥的英格兰贵族和绅士。最著名的英格兰流亡者威廉·艾伦现在是红衣主教。数年前,他曾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对英格兰贵族和人民关于当前战争的告诫》。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引用了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的话,目的是反对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非法篡夺王位,以及关于隔离和传播异端邪说,亵渎宗教的言论。威廉·艾伦说,英格兰人无须遵照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旨意,或保护她,但一切都要准备妥当,“当天主教的君主掌握大权时……一定会……帮助英格兰复辟天主教……这场圣战的统帅将改变一切。”这本书其他部分证明,推翻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政权是自然法则使然,是神律使然,因为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暴君,是异教徒。肃清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邪恶政权是每个英格兰公民的职责。只有这样,英格兰人才能保护自己及后代的灵魂,否则他们的灵魂会受到诅咒。书中掺杂粗俗的言辞,削弱了说服现代读者的力量。但当时,威廉·艾伦的同僚们都惧怕他的文笔。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政府极力没收和销毁威廉·艾伦的著作,但没有人知道有多少本书被人偷偷传阅,也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神父乔装四处游说,劝说英格兰贵族和天主教徒在执行神圣旨意时履行职责。
有传言称,在佛兰德斯的客栈里,三分之一的客人是英格兰人,也有人说一半客人是英格兰人,还有人说客栈里三分之二的英格兰人是天主教徒,至少三分之一的英格兰人是天主教徒。随着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登陆的消息蔓延开来,客栈里英格兰人的人数比例还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枢密院抓住机会,利用英格兰人的爱国精神和对外国人的仇视达成自己的目的。英格兰人的爱国精神比宗教力量更强大。参加英格兰国教的天主教领袖遭到监禁,其余人被缴获了武器和马匹,被迫留在自己的教区或家里,只有一小部分人公开参加了英格兰国教。秘密信仰天主教的教徒和拥有强烈天主教倾向的英格兰圣公会人数众多。但到底有多少人,人们感到多么不满,我们不得而知。枢密院和英格兰贵族一直要求采取强硬措施处置所有可疑人员。其中一人写道:“如果一个人想让自己的房子随时被人烧毁,就在敌人面前缩手缩脚吧!”很多人认为,圣公会藏着天主教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阴谋。这也是1588年夏天让所有英格兰人感到不安的原因。因此,英格兰政府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向危言耸听的流言屈服,或在危机时刻对拒不参加英格兰国教的天主教徒采取强硬措施。采取强硬措施是最明智的做法,但需要勇气。
也许一切应该归功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总会将危险放大好几倍。睿智的伯利勋爵威廉·塞西尔对危险也十分警觉。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没有过度控制宗教。一小部分宗教狂热分子虽然确实令人讨厌,但并不危险。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不赞成利用王权打击耶稣会教士、神学院教士及其同谋和教唆犯,但支持打击国外派来的间谍和特工。虽然伯利勋爵威廉·塞西尔曾提醒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心灵的背叛”需要用新的方法征服,但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不想让清教徒干涉英格兰人的信仰,或一味地怀疑臣民的信仰并认定其为叛国罪,因为人们容易对旧事物产生情感上的依恋。
罗伯特·塞西尔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常常感到心烦意乱,但从不畏惧。在做出决定前,她可能会忽然改变想法,然后反复琢磨,最后做出决定。她可能会对丑恶的事实视而不见,直到将大臣们逼疯。但真正的危险总能让她打起精神。在英格兰舰队陷入困境时,罗伯特·塞西尔说:“女王陛下沉着冷静,一点也不惊慌,令人感到欣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不慌不忙地带领卫队,乘驳船沿河而下,途中感受到了参与重大事件的兴奋感。她将主动权交给战士们。抵达蒂尔伯里的营地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做出了另一个决定。
蒂尔伯里堡已经做好迎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视察的准备。虽然我们不知道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集合了多少部队,但持怀疑态度的人们认为,一定比宣扬的两万三千名士兵少,比“五六千人”多。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的军队也许无法阻止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的大军,但足以给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带来很多麻烦。此时,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军队的步兵统一穿着军装,骑兵盔甲上插着装饰羽毛。军队的营地非常干净,洋溢着欢乐气氛。士兵们挖好了沟渠,安放了栅栏。贵族和绅士们站在亭子里,光彩照人。士兵们休息的绿色小屋十分整洁。蒂尔伯里的营地充满军事魅力和乡村的欢快。
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前来迎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等待女王的指示。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想要立即去视察军队,让士兵们看到她。但她不想让士兵们隔着一排卫兵看着她。在自己的子民面前,她不需要卫兵的保护。不管谁提出反对意见,巡察队都已经安排好了。奥蒙德伯爵托马斯·巴特勒走在巡察队的最前面,举起国剑,身后跟着两列身穿白色天鹅绒军装的士兵。一位士兵牵着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马。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骑在马上,两侧分别是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和马夫。走在巡察队最后面的是约翰·诺里斯爵士。骑兵队和王室成员站在蒂尔伯里堡前面。
托马斯·巴特勒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步履缓慢,走过军营的每个角落。她的右边是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身材魁梧,没有戴头盔,白发落在通红的脸上。现在,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年轻吉卜赛人的英勇和傲慢了。三十多年前,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倾慕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也许现在依然对他存有好感。很多人注意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左边站着一位年轻帅气的骑士。这位骑士身材高大魁梧,举止优雅,神采奕奕,唇角满是温柔,他正是二十三岁的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骑的马就是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的。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是一位有名望的军官,前程似锦。他是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的继子,也是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亲。
1588年8月18日星期四,除了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没有人注意到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和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身上。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骑着一匹白马。如果肖像可信,那么她当时的表情既亲切又带着一丝嘲讽。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穿着白色的天鹅绒长袍,长袍上印有绚丽的图案。她右手握着一支银色法杖,没有戴帽子,头上插了一簇羽毛,头发上点缀着珍珠和钻石。
在旁观者眼中,眼前的人只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坐在一匹健壮的白马上。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牙齿很黑,红色的假发微微歪斜,腰间挂着一柄短剑,穿着一件可笑的游行盔甲,就像从剧院的箱子里拿出来的一样。然而,英格兰士兵们眼中的女王戴着银制的胸牌,胸牌在太阳下格外耀眼,晃得他们睁不开眼。士兵们眼中充满泪水,觉得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是神话中的朱迪思,或犹太女王以斯帖,或埃德曼·斯宾塞的史诗《仙后》中的主人公格罗丽娅娜或贝尔芙碧,抑或月亮女神黛安娜和智慧女神密涅瓦。他们看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来到危险的前线,看到女王就在自己面前。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挥手示意。士兵们热情高涨,高呼祝福,虔诚祈祷。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第一天的巡视非常成功。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决定第二天继续巡视。她在距营地四英里的庄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返回营地,准备按照前一天的安排观看骑兵训练和比赛。军队中所有指挥官都前来亲吻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手。巡视结束前,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说了一段难忘的话:“我亲爱的子民,我们接受了为我们安全着想的人的意见。为防止背叛,我们全副武装。但我保证,我会一直信任忠实、善良的你们。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在上帝的旨意下,我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你们忠诚的心和美好的愿望上。此时,你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让我高兴,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在战争中,你们中定会有人不幸战死。为了上帝,为了英格兰王国,为了家人,你们的荣耀和鲜血将埋进英格兰的土壤里。我深知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但我有一颗身为君主的心,身为英格兰女王的心。不论是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还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抑或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只要试图侵犯英格兰的疆界,我就会亲自拿起武器,指挥、判断、奖赏你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我知道你们英勇无畏,值得奖赏。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的付出一定会受到嘉奖。”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话音刚落,面前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与此同时,不断有人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汇报英格兰舰队的情况和取得的战绩。总之,英格兰舰队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英格兰舰队损失了一艘船,七八艘西班牙加莱桨帆船离开了战场。然而,英格兰舰队急缺武器弹药,没有能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决一死战。西班牙无敌舰队依然是一支纪律严明、令人畏惧的舰队。海军大臣埃芬厄姆勋爵查尔斯·霍华德在给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的信中,带着一丝敬畏写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舰队。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当然,他的提醒是多余的。面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给英格兰舰队造成的损失,弗朗西斯·德雷克的估计比其他人更高一些。但他不确定的是,西班牙无敌舰队会不会卷土重来。现在,英格兰人对战事的估计都比较悲观。英格兰船长们认为,此时虽然没有取得重大胜利,但很有可能与胜利失之交臂。亨利·怀特向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汇报说:“您可以看出,王国的吝啬使我们失去了可以大获全胜的机会。”1588年8月18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蒂尔伯里收到了很多报告,很不高兴地给克里斯托弗·哈顿爵士写了一封信。她写道:“如果我们的军队半途而废,英格兰王国就会蒙羞,疾病也将无法治愈。”如果英格兰舰队失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会非常沮丧。
1588年8月19日,在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的帐篷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英格兰船长们共进晚餐。与此同时,传来消息称,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会在涨潮时出现,也就是最近几天。听到消息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非但没有感到惊慌,反而非常兴奋。她郑重宣布,大敌当前,她不会抛弃自己的军队。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决定留下来面对西班牙军队。英格兰船长们和内务大臣极力劝说她改变主意。然而,一则新消息传来称,除非听到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好消息,否则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不会出现。消息千真万确,英格兰人感到很失望。1588年8月19日星期五夜晚,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决定返回圣詹姆斯王宫。
然而,毫无疑问,不论是英格兰舰队还是英格兰陆军,目前都不能解散。驻扎在蒂尔伯里营地的军队需要继续驻守。伦敦附近的军队也不能掉以轻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守住伦敦城。英格兰舰队随时待命,但粮食紧缺,尤其是啤酒。在一些英格兰舰船上,如“伊丽莎白·乔纳斯”号,伤亡人数惊人。令人敬畏的帕尔玛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何时出现?他会带来哪些船?现在还不得而知。英格兰舰队只能耐心等待,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