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狼狈迁都 项燕败秦
秦军过了汉江,非常顺利地占领了庸,因为庸的守城将官听说秦军要来了,早跑精光了。秦军继续向南推进,几乎没有阻挡地又占领了巫。然后沿长江而下,就是楚国的都城郢都了。
再说南后与靳尚他们,从秦军攻打旬阳就接到了前线吃紧的求援,他们立刻派兵增援,但是楚国将领各怀鬼胎,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与强敌死磕,于是接到圣旨后装作不知的样子,迟迟不发兵,这才导致了秦军一路南进,没有受到阻挡。
现在靳尚看明白了局势,这次秦军与之前的不同,不是占领几座城池,然后提条件进行和解,而是要直捣郢都,想要灭亡楚国。
靳尚进宫与南后商议对策,南后看到靳尚很无奈的样子,就安慰他说:“咱们楚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损失点不算什么。我们可以迁都到江左,寻找一个好的城池,,等日后缓过劲来再收复失地吧,保命要紧!”
“太后,话虽这样说,臣心里真的不甘,想我堂堂大楚竟然容许西夷秦军肆虐,真是罪过啊!”说着竟然流下了几滴浑浊的眼泪。
“好了,太宰,不用太难过了。日后再谈光复吧,还是以眼前计议吧。”南后也哽咽了。
停了一会儿,恢复了一下情绪。二人决计迁都寿春,在汉江这边继续召集人马来勤王救驾,派钦差大臣传圣旨封项燕为平西大都督,授予尚方宝剑,可以统领所有地方兵来围剿秦军。靳尚知道项燕在外带兵,这些年心里不服,只有授予重权,才能为大楚卖力。
楚宫上下忙忙碌碌,为迁都整理物品。忽然听到奏报说秦军已经占领了巫城,离郢都也不过是三百多里地。这下子靳尚和南后慌了,带不了的统统不要了,收拾好的赶快坐马车走吧,顾不了太多了,难舍也得舍,再好的东西也不要了。
一队马车匆匆赶往寿春,惶惶如丧家之犬。中途的狼狈和过江之艰险都不再赘叙。
等秦军到了郢都,发现南后等人已经逃走,剩下一座豪华的都城,杨端和就放纵秦军,允许军士自由三日。军人三日的自由,是郢都三日的苦难,魔鬼的三日。幸亏被韩非等人及时发现,可惜已经过去了一日,半夜时分韩非衣衫不整,气喘吁吁地就要闯入李信军帐,受到李信亲兵的阻拦,在与亲兵争执的过程中,李信被吵醒了,吩咐卫兵叫韩执事进。
韩非一见李信就大呼不好了,李信听他把杨端和纵容士兵大开杀戒之事说完,也是脑袋嗡了一下,因为他知道秦王政就行军有着严肃的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学习《国统纲要》的小册子,上面就是对军士提出了约束章法。
李信与韩非急匆匆赶往杨端和的军帐,只见帐内灯火通明,宴席排摆,一些将士和杨将军在饮酒,前面空地上是一群楚国宫女,个个腰间只着很少衣物,双手惊慌地掩着私密部位,乌黑的头发,白皙的肌肤,丰硕的胸乳,纤细的腰,长长的腿,她们以不同的形式扭捏着,掩饰着,但还是难逃秦军淫邪的目光,不停地发出恶狼一般的笑声。
李信等人进得帐来,杨端和等人也吓了一跳。没想到半夜里李信能和韩非来查帐,他赶紧命宫女下去,众将官撤去酒宴,也都小心翼翼地低着头退出了军帐。
没等杨端和过来见礼,李信就命手下人将杨捆绑了起来,任凭杨如何喊叫,他们也不理会,叫人押解下去。
因抢夺物品宝物和争夺女人而发生的流血死亡现象简直是不堪入目。据统计,郢都城被杀人口达到三万多人,托运尸体到城外就持续了一个月。小小郢都可谓是被洗劫一空,血流成河。凡是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被秦人放火烧掉,光大火燃烧了半个月才彻底熄灭。
郢都的屠戮,有人把罪责归结于秦军虎狼之狠,却没有人对靳尚和南后荒淫误国进行过问责。
话说项燕长期受到排挤,一直在地方泗水工作。其实他对秦军入楚是非常洞悉的,只是还不到他动手的时机。
这一天,天气晴朗,项燕带着几个随从到山间打猎,正往前行时,一只兔子突然从草丛中跃出,蹒蹒跚跚地向前逃窜,项燕拈弓搭箭就要射击,出人意料地竟然没有发箭,看着兔子跑远了。随从就不解地问道:“将军,为何见猎物而放弃呢?”
“我看兔子跑得不灵便,腿脚没毛病,身体肥硕,想必是快要生产了,听到马蹄声,藏匿不得了才出来跑路的。待要生产的兔子,伤之有罪啊!”
手下人纷纷赞叹将军的仁慈。
又往前走了不远,他们看见一只幼鹿在草地上吃草,手下人说:“将军,这个可以射猎了吧?”
“不急,咱们先跟着,说不定还会遇到肥大的母鹿呢?”
下人对项燕的推测表示赞成。
果不其然,在幼鹿的引导下,前行了不到一里地,在一个山坳里就发现了有两只成年鹿,一个蹲卧,一个闲走。于是项燕悄无声息得举弓引箭,闲走到鹿被射杀,蹲卧的起来就向前飞奔,没跑出几步,又被项燕一箭射死。幼鹿刚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在它明白了是自己引来的敌人之后,也开始拼命地逃窜,但它哪里是骏马的对手,不久被骏马追上,一箭飞出,幼鹿倒地而亡。
项燕随从兴高采烈地扛着三只鹿,回到了营盘。刚进军营,就被楚王派来的使臣接着,告诉他有十万火急消息。楚王圣旨要他赶快纠集队伍到郢都勤王救驾。
项燕不敢耽搁,马上派人联系附近地方武装,甚至包括长江以南的地方团练,传达圣旨表明圣意。另一方面他派出大量的军士化妆成百姓,在民间宣传秦军的暴行,是如何毁坏楚国宗庙,是如何抢掠和戕害百姓的,描绘得绘声绘色,好像亲临一样,这样在很短时间就引起了军民对秦的共恨,其实楚国人本来就对秦有仇视情绪,只是没有被激发出来。
在项燕等人的努力下,很快就有二三十万楚人从四面八方向郢都聚集过来,他们派出信使到项燕营帐商议抗秦之事。项燕决定在十月二十六日在郢都之西对秦进行决战,派使者对李信下战书,并对赶来勤王的楚国将领进行了一一安排。
李信等人在韩非的竭力阻挠下,终于结束了对郢都的洗劫,开始出告示安抚百姓。正在犹豫是继续向东推进,寻找楚王等人,还是回师的时候,接到了项燕的战书,约定26日在郢都城西百十里地的空旷原野进行决战,李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毫不犹豫地回了战书,谴回了楚使。其他将士包括韩非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决意要重创项燕,削弱楚国的有生战斗力量。
26日早上,秦楚双方在江边的旷野上摆开了阵势。
虽然这时天气在长江流域还不算冷,但是清早的凉风还是蛮有寒意的。江上雾气弥漫,战场上倒还是能见度较高的,一百米内还是能分辨清楚人脸的。很明显项燕的楚军人数不敌李信,而且服装不整,高低差别也较大,一看就是一支杂牌军。李信等人看后不禁信心满满的,只有韩非和小志在低声嘀咕着,怀疑项燕有诈,因为项燕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宿将。
项燕这边直接派出乌获出战,只见乌获手握丈八蛇矛,胯下乌骓马,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就来到了阵前,开始大骂秦军的无道和残忍。今天乌获的嘴也灵巧了许多,高昂的声音在空中震荡。
李信不认识乌获,他打发手下偏将出去应战,结果两个回合被乌获挑落马下,又出去了一员副将,也是不到三个回合被刺身亡,只留下战马“哒哒哒”地跑回了军营。秦军都被乌获的勇猛震惊了。
杨端和一看形势不妙,和李信说了一下,催马来到阵前。乌获也不答言,举枪就刺,杨端和摆刀挡开,两人就动起手来。不到十个回合,杨端和被乌获一枪刺中哽嗓,跌落马去。这下子秦军给惊呆了,好长时间没有人出去应战。
李信一看,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就在他要亲自出马时,少将王贲从后面带马出来了,举起方天画戟和乌获战了起来,二十个回合下来,王贲就显得有点吃力了,速度已经赶不上乌获了。
忽然秦军后面乱了起来,有人喊着:“秦军败了,秦军败了。”李信赶紧命手下亲信到队伍后面镇抚。原来不知什么时候队伍后面来了一些几千名楚军,一边打一边喊着“秦军败了,秦军败了。”李信的秦兵刚投入战斗,这时从江边的乌篷船里冲出万把人,黑色衣服,黑色头巾,拿着兵器杀向秦军。起先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江边竟然停泊着这么多的乌篷船,在雾色中也不显眼。其实这群人是鄂君漕帮的人,前面交代鄂君与秦军索要兵器装备就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
这时战场上也分出了胜负,王贲腿肚上中了一枪,败下阵来。在左边从江上来到的人和秦军后面的人的冲击下,秦军可就乱了阵脚,后面的人往前挤,前面的人往后跑,可就在这时,楚军闪出了正前方的空隙,只在两边集结队伍冲击秦军,秦军一看,从空隙向前跑吧,跑得慢了,可就没命了。于是十多万人山体滑坡一样,往前跑,别说李信,就是老天爷这会儿也制止不住了。
秦军向西败走了,大家想着到了巫城喘口气吧,哪知能望到巫城的时刻,从城里出来一队人马拦住了去路。不知什么时候项燕的楚军占领了巫城。
在厮杀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秦军冲了出来,绕过巫城继续向来时的路逃奔。又跑了二十多里地,见后面追兵较远,韩非就来到李信马前,商议队伍停下来休息一下,也好整顿一下人马。
李信一声长叹:“如今兵败如此,都是我轻敌的结果,我还有什么面目见王上呢?队伍的事情就交给韩枢密和王贲将军了,我只有以死谢罪了!”说罢拔出腰间宝剑架在脖子上就要自刎。
幸亏手下人眼明手快,赶紧抓住了他的手腕,这时韩非也过来了,见此情景,赶快夺了李信手中剑,劝解了半天才作罢。
韩非和王贲整顿了一下人马,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他们一致认为不能再走来时的路了,说不定沿途就有楚兵埋伏。找向导,以最近的路线向秦国境内转移。韩非再次强调军纪,沿途不得扰乱百姓,如若再有抢劫或奸淫妇女的,一律就地正法。一路无话,他们顺利撤进秦国境内,又经过了半个月终于来到咸阳城。
李信被撸去军功,降为伍长随军。杨端和被处以死刑,没收家庭财产,儿女贬为官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