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命中只有一碗水 > 第24章 分地的风波

第24章 分地的风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立春的第三天,农历正月十一,小雨。随着春天脚步的到来,吹在脸上的风也没有了冰冷的寒意,万物复苏,沉睡了一冬的小麦,也泛出柔弱的绿色。过完春节,赵子文给陈家瑞分了家,因为儿媳张会怀着孕,分开让他们单吃,饭食会好一点。陈家瑞建房子欠的钱,陈远瑞说先帮着四哥一起还,张会才满心高兴地分了家。分家时,家里好点的东西都给了陈家瑞,分完家后,赵子文家里又变成了家徒四壁,好像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村里一亩一百元钱的招标地钱赵子文七凑八凑才交上,往年这个时节,都是陈怀志在操持着家里的一切,而往后的日子,都要靠陈远瑞来独自面对了。

    招标地是村里留的机动地,一百元一亩,是村里主要的收入来源。全村一百三十七户,规定每家只能买一亩,艾庆玉卖地,村民虽然意见纷纷,但也改变不了事实,一家人一年的吃穿用度都指望着家里的二亩地,庄稼人心里都明白,少种一亩地就少了一份收入,日子会过的更加艰难。对于平日里省吃俭用的庄稼人,交买地的钱一点也不会感觉到心疼,毕竟一亩地种好了一年也会有个一二百元的收入,和买地的钱比起来,多少还是有赚头。

    村民交完钱后,艾庆玉带着一伙人分地,村里人多地少,靠种地吃饭的庄稼人拿地当命,每一次分地村民都跟着,生怕自己吃了亏。分到第七号的时候,是一块高低不平的三角地,地里还有大大小小几个坟头,分地的几个人横量竖量,每一次计算的亩数都不一样,一群人在原地争争吵吵,没有人能准确算出来。分到地的几个村民也不满意,说分地的有私心,有的一亩地多出二三分。地少的几个村民几乎和几个分地的要打起来,说地分的不公平。地分不下去了,艾庆玉被吵的头昏脑涨,看着失控的场面,头都大了。

    村会计陈怀才把账本往地上一摔,说:“我这个账怎么记,你说这样分,他说那样分,一亩地量了八遍,不是多就是少,一次一个样,会计我干不了,你们另找高人吧,谁要是能把这片地分对了,我这会计让给他了”。

    大家看着陈怀才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艾庆玉说:“这么多人不会分一块三角地,只怨咱们的学问浅,村里出二百块钱,到学校请个教数学的老师来帮忙,我不信分不对”。

    石驴说:“眼前就有老师,还要到学校去请吗”。

    一伙人都不吵了,艾庆玉说:“眼前有谁?”

    石驴指了指正在不远处看书等着分地的陈远瑞,说:“陈远瑞,这块地你能分出来吗?”

    艾庆玉不屑地说:“地不是书本上的东西,他能弄明白”。

    陈远瑞一直在看他们分地,知道他们用老方法分不出来这种三角的地,陈远瑞有意将艾庆玉一军说:“这有什么难的,比吃饭都容易。”

    艾庆玉说:“说的轻巧,你有本事你来分。”

    陈远瑞走过来,指挥着把那块不规则的三角地分完,把计算出来的亩数交给陈怀才,几个分地的不相信,重新丈量,计算平方,一亩地一点误差都没有,大伙不由感叹:“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曹冲六岁称象,司马光七岁砸缸。”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李荣兰对分过的地不满地说:“人缘好的一亩地能多出半亩,“下才烂”一点占不到便宜,这样分不公平。”

    艾庆玉见李荣兰挑起大家的不满,生气地说:“谁能棒棒打在鼓心上,谁能分公平我让谁来分。”

    李荣兰说:“让陈远瑞带头分地,至少会分的公平”。

    陈远瑞说:“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活我干不了,别找我。”

    几个分地的村民说:“陈远瑞说的对,分地就是出力不讨好的活。”

    李荣兰说:“找你们分地,村里发你们工钱,你们分不公平我们可不答应。”

    艾庆玉也知道分地是得罪人的活,就想让陈远瑞丢丢脸,说:“既然说陈远瑞能分公平,就让他领着大家分地,村里出二百元钱给他,算村里找他帮忙,几天能分完?”

    陈远瑞知道艾庆玉的心思,也知道这是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说:“还是这几个人,只用两天”。

    陈怀才认为陈远瑞太年轻气盛,说:“哪年分地不分六七天,两天的时间,四四方方的地也没这么快”。

    石驴也怕陈远瑞把话说大了到时下不了台,圆场说:“只要能分公平,快慢都行,大伙说是不是”。

    艾庆玉怕陈远瑞反悔,故意说:“就让陈远瑞带着人分地,两天分完,一点问题不出,全村人都没有意见,我个人再给他二百”。

    陈远瑞说:“我和他们一样,给我记工就行了,两天分不完,我给你二百”。

    石驴见陈远瑞这么自信,说:“我当证人,只要陈远瑞能分公平,咱们现在都听他的”。

    陈远瑞说:“如果想分的公平合理,先把地按亩分出来,排好号,然后大家抓阄,这样谁都不会有私心。”。

    村民听陈远瑞如此一说,全叫好说:“陈远瑞说的这样分最公平,抓了好地是他命好,抓了把屎怨自己手臭,这样没有“光贵眼子”,摊的地孬好谁也没话说”。

    陈远瑞颠覆了老辈人先抓阄后分地的传统,村民感觉到了知识的力量,艾庆玉本想让陈远瑞露多大脸现多大眼,没想到陈远瑞提出这样分,让他始料未及。

    艾庆玉回到家,朱心兰见他板着脸,问:“你不是分地去了吗,怎么回来了?”

    艾庆玉说:“陈远瑞带着人重分了,真不知天高地厚,我看他两天怎么分完”。

    朱心兰说:“分地可不是小事,全村人都急瞪着眼看着呢,去年因为分地闹到派出所,你怎么放心地回来了”?

    艾庆玉说:“都是山边地,还有这一块那一块的三角地,还占着坟头,陈远瑞说两天分完,他想丢人,我就成全他,不过这小子真聪明,老辈子都是先抓阄后分地,他给倒过来了,这招狠呀,年年分地出乱子,这次不会了,我都没想到他会这么干。”

    “他要是真分的公平,不出乱子,这是好事,你是书记,你倒省心了,村里不是缺个团支部书记吗,让他干,你不又多了一个帮手了吗”。朱心兰出主意说。

    “陈远瑞绝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平时少言寡语的,象个书呆子,他的眼神让你捉摸不透,遇事宠辱不惊,这种喜怒而不形于色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的人不跟你一心就不能用。”艾庆玉狼性疑心重,对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洞察力。

    朱心兰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个村团支部书记吗,上面还有村会计,村主任呢,你这么小心,他还真能夺了你的权”。

    艾庆玉说:“村里三分之二的人口姓陈,陈远瑞有学问,他们家的大事,都是他拿主意,如果让他在村里当官,陈姓就不是一盘散沙了,到时候还有人听我的吗?麻雀老了能吃鹰,不用几年,我这个书记就成他的了”。

    旁边的艾丫听她爹这么说陈远瑞,故意说:“书记有什么好,你当了一辈子村支部书记,全村有几个人说你好的”。

    艾庆玉见女儿向着外人,说。“宁缺三天盐,不缺一天权,全村六百多口人,没有一个不想当这个官的”。

    艾丫反驳说:“就你官迷,我就不想当。”

    朱心兰眼睛瞪着女儿反驳说。“连陈怀运都想当官,你这个死丫头,你吃的用的花的都是你爸挣来的”。

    陈远瑞带人把地一亩一亩地分完,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接着就是抓阄分地,早上村部里围满了人,艾庆玉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二百块钱说:“陈远瑞两天把地分完了,我说话算话,这二百块钱我给他了”。

    陈远瑞把钱还给艾庆玉说:“现在刚抓阄,也不能算分完了,这钱我不能要”。

    地都按亩数排好了号,抓完号村民自己按号认地就行了,艾庆玉知道陈远瑞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他就坡下驴,说:“陈远瑞这么快就把地分完了,有本事。”

    陈远瑞抓完阄在门口遇见艾丫,艾丫说:“去赶集吗”?

    “不去,我去认地楔橛子”。陈远瑞推辞说。

    艾丫说:“你有什么要买的,我给你捎来?”

    陈远瑞开玩笑说:“给我捎根冰棍”。

    中午,陈远瑞给地楔完橛子刚回到家,艾丫手里拿着两根化了一半的冰棍说:“你要的冰棍我给你买来了。”

    陈远瑞看着艾丫满头大汗,十分歉意地说:“我就捡个你捎不来的东西说说,你还真买呀”。

    “你让我买我就买了,我没想那么多”。艾丫一脸认真地说。

    艾丫走后,赵子文说:“艾丫的心思我都能看明白,艾倾咱高攀不上,王紫梦一声不响和你分手了,艾丫整天热脸贴你冷屁股,你就是不冷不热的对她”。

    陈远瑞知道妈的心思说:“妈,你别替我操心了,我们不合适”。

    赵子文有些着急地说:“你不和人家好,你怎么知道合不合适?”

    吃过晚饭,艾妮正在屋里叠衣服,艾丫进来坐在床上一秒钟躺下,拉着枕头压在自己脸上,失魂落魄的样子。

    艾妮说:“起来,压着我衣服了”,艾丫动了动身子,艾妮把衣服拽出来说:“怎么了这是,吃饭了没”?

    “我减肥。”艾丫有气无力地说。

    “你除了胸,哪儿还有肉让你减”,艾丫穿着粉红的t恤,胸前有肉。

    艾丫把枕头抱在怀里说:“没心没肺的人多好,知道吃饱不饿,什么也不想”。

    艾妮说:“王紫梦和她分手了,你的机会来了,你去找他呀,别把自己弄的跟林黛玉一样”。

    “我能跟林黛玉一样吗,贾宝玉心里是爱林黛玉的,陈远瑞心里只有别人。”艾丫叹了口气,都是无可奈何。

    艾妮说:“别在我这儿装死行吗,喜欢就去找他”。

    艾丫说:“小姑,我不去,他不理我。”

    艾妮无奈地说:“我把陈远瑞约出来,你在村北的小路等他。”见艾丫不作声,艾妮出了门,回头说:“见了他要主动点,要破罐子破摔。”

    艾丫拉长了声音撒娇说:“你是我亲小姑吗?你说的我都没信心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