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纪 > 第11章 孙坚平长沙

第11章 孙坚平长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韩遂马腾据凉州】

    春天的正月,己卯日,朝廷发布大赦令。

    二月份,荥阳叛军杀死中牟令。

    三月份,河南尹何苗率军讨伐荥阳叛军并将其击败。之后,何苗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他是何进的弟弟。

    韩遂杀了边章、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带领十万余人围攻陇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与韩遂联和。

    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六郡兵讨伐韩遂。耿鄙任命程球为治中,其人奸利,为士民所恨。汉阳太守傅燮对耿鄙说:“使君您初到任上,统兵日浅,此时民未知教令,缺乏训练。贼人听闻大军到来,必然万众一心,这些人之前都是边兵,骁勇异常,其锋芒难以阻挡。我们组成的部队还没有磨合好,容易出现内部分化,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不如暂时息兵养德,建立赏罚标准,贼人必然放松警惕,以为我们胆怯,他们内部间就会互相争夺权势,导致发生分裂。到时候我们再以操练过的民兵来讨伐内部分裂的贼人,可坐而收全功。”但耿鄙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夏天的四月份,耿鄙率军到达狄道时,州别驾与叛军勾结响应,先杀了治中程球,再害死耿鄙。叛军随后围攻汉阳城。城中守军兵力不足且粮草告罄,但傅燮仍然坚持固守。

    此时,北地胡骑数千人随叛军攻打郡城。这些胡骑曾得到过傅燮的恩惠,所以他们在城外跪拜请求傅燮投降,并答应会将其送回故乡。

    傅燮的儿子傅幹年仅十三岁,他对父亲说:“国家昏乱,这才使大人不能立足于朝中,流落至此。如今城池不足以固守,应当听从羌、胡的请求,先返回故乡,然后再等待时机来重新报效国家。”

    傅燮感慨地叹息道:“你知道我必定会死吗?圣人有达节者,其次就是守节。昔日殷商纣王暴虐,伯夷还为了气节,不肯吃周朝的俸禄,宁死不屈。如今天下再次遇到了乱世,我不能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既然已经接受过朝廷的俸禄,怎么能丢弃守土之责而逃避困境!如果我这样做了,我还能到哪里去呢?我注定要死在这里罢了!你有才智,好好努力吧!主簿杨会就是我的程婴,他会像培养赵氏孤儿一样辅佐你的。”傅幹哽咽不能再说话,左右的人都流泪了。

    狄道人王国得知傅燮的处境后,派酒泉太守黄衍前来劝降。黄衍对傅燮说:“胜败已经注定。如果你先起义,上有霸王之业,下有伊尹、吕望之勋。现在天下已经不再是汉朝的天下了,府君愿意为我们指挥队伍吗?”

    傅燮按住剑怒斥黄衍说:“你这个叛乱的臣子,你本是朝廷命官,如今竟然来给贼人说降!”于是,傅燮率领左右部下进兵,最终战死沙场。他被追谥为壮节侯。

    同时,凉州刺史耿鄙的部下扶风人马腾也发动兵变,与韩遂合流,共同推举王国为首领,掠夺三辅地区。

    马腾,字寿成,是马援的后代。汉桓帝时期,他的父亲马子硕曾担任过天水兰干尉。后来失去了官职,留在陇西与羌人生活在一起。因为家境贫困并没有娶到汉人的妻子,于是他娶了一个羌族女子,生下了马腾。

    马腾年轻时贫穷无产业,经常到彰山中砍伐木材,然后背着木头到城市去贩卖,以此来维持生计。他身高八尺余,体格庞大,面貌雄异,但性格善良厚道,被许多人敬重。当时凉州刺史耿鄙重用奸吏,欺凌民众,结果引发了王国、氐族和羌族的反叛。于是州郡招募义勇,准备讨伐叛军,马腾也应征入伍。州郡官觉得他有异才,任命他为军从事,负责领导部队。在讨伐叛军的战斗中,马腾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军司马。随后,因为他的功勋,又晋升为偏将军和征西将军,常驻汧、陇之间。

    当时西部地区缺粮,马腾请求在池阳谷地安置自己的军队。然而,将领王承等人担心他会对他们构成威胁,于是攻击了马腾的营地。此时,马腾的部队近乎没有防备,只好溃败奔离,向西逃去。后来,三辅地区发生动乱,他再也没有回到东部,而是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

    【张举于幽州起义】

    太尉张温因未能平定叛乱而被免职,接替他的是司徒崔烈。

    五月份,朝廷任命司空许相接替崔烈成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人丁宫则成为了新的司空。

    当初,张温调遣幽州的三千乌桓精骑前往凉州讨伐叛军,曾任中山相的渔阳人张纯请求将这支军队交给他指挥,但张温非但不同意,还派遣涿县令辽西人公孙瓚来代替张纯担任指挥官。

    当军队到达蓟中时,乌桓人苦于牢禀,纷纷逃归本国。张纯因未能拜将而愤怒,他私下里对前任泰山太守张举说:“现在乌桓人已经叛变,都希望参与叛乱,凉州的叛将起义好久了,朝廷对此束手无策。而且洛阳有个孩子生来就有两个头,这意味着汉朝的国祚即将衰尽,是天下出现两位统治者的征兆。如果你能和我一起领导乌桓的军队起义,或许我们能够实现大业。”

    张举认为这个计划可行,于是他和乌桓的大人丘力居等人结盟,掠夺蓟中地区,杀害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官员,聚集了十万余人驻扎在肥如地区。张举自称天子,而张纯则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他们传布消息到州郡,声称要取代汉朝,责令天子避位,呼吁公卿百官主动奉迎张举。张纯另派遣乌桓峭王等五万步骑兵攻打青、冀二州,摧毁了清河与平原,杀害很多官员和百姓。

    【孙坚平长沙之乱】

    冬季十月,长沙地区的一位名叫区星的人自称将军,反叛朝廷,有众万余人。

    朝廷下诏任命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负责讨伐区星。孙坚到达州郡后,亲自率领士兵,制定方略,任用良吏。他下敕书,要求官吏谨慎推举良善之人,管理官署文书必须严格遵循法规,如果抓到强盗,一定要送到太守处治罪。一个月内,孙坚就平定了区星等人。

    当时,周朝和郭石也带领着一些义军从零、桂地区起义,与区星相呼应。庐江太守陆康的儿子被叛军攻击,他派使者来向孙坚求救。孙坚整顿军队前去营救,并越境追击叛军。主簿急忙劝阻,孙坚回答说:“我出身武将,作为太守并没有什么文德,主要以征讨四方为功劳,如果越界攻讨能消灭叛贼,安定国家,那么即使获罪,我也无愧于天下”。随后他带着军队前去营救,并越界追击敌人。消息传开后,敌人闻风而逃,三个郡都恢复了平静。朝廷表彰了孙坚的功绩,封他为乌程侯。

    十一月,太尉崔烈卸任,由大司农曹嵩接任太尉。曹嵩是曹操的父亲,字巨高,本是夏侯氏的后代、夏侯惇的叔叔。他被中常侍曹腾收养,所以改姓曹。在这一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出生于谯城。

    十二月,屠各胡族人发动了叛乱。

    这一年,朝廷售卖关内侯的头衔,直接以五百万钱的价格进行交易。前大丘长陈寔去世了。

    【汉末最后的名士】

    陈寔,字仲弓,出生于颍川许地的单微家族。从小就很聪明,即使在玩耍中,也被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所崇拜。他在官场上有很好的名声,后因党锢之祸,被牵连其中。很多人都逃避以求免祸,陈寔却说:“我如果不主动投案就狱,大家就没有依靠了。”于是他自请入监。之后正好遇到朝廷发布赦令,得以出狱,大将军窦武招他为掾属。当时中常侍张让权倾朝野,其父去世后归葬于颍川,一郡之人都来吊丧,但没有名士前往,张让以此为耻辱。只有陈寔肯去吊唁。之后,张让又多次清除党人,因感激陈寔肯吊唁,故而对他多有宽恕。

    陈寔平时隐居乡里,平心待人。乡民有争论时,会请求他出面评判,陈寔为其晓明道理,明辨是非,大家都认为他秉公无私,对其所断毫无怨言,感叹道:“宁愿遭受刑罚,也不愿意被陈君批评。”

    当时荒年民贫,有盗贼在夜里偷偷进入陈寔的家,爬到梁上躲起来。被陈寔看到了,只见他起身整理衣冠,叫醒儿孙们,然后严肃地教导说:“人不能够不自我勉励。那些做坏事的人未必天生就邪恶,是因为习惯造成了这种性格,才导致他们走到了这一步。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这样。”那个盗贼大吃一惊,自己跳下来,磕头认罪。陈寔慢慢地教导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坏人,应该深深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从今向善。当然,这毕竟也是因为你被贫困所迫的缘故。”然后,他命人送给盗贼两匹布。自此之后,这个县再也没有发生过盗窃案。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次拜见公卿,群臣都要祝贺,但杨赐等人总是感叹陈寔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惭愧于自己位列其前。当时党锢开始解除,大将军何进和司徒袁隗派人去敦请陈寔,想要特别提拔他。但陈寔拒绝了使者的请求,他说:“我已经退隐多年,只是平静地等待死亡而已。”

    当时三公职位每次出缺时,议者都推举陈寔,朝廷多次征召,但他始终不应命。之后陈寔便关起门来安养晚年。到了中平四年,陈寔离世,享年八十四岁,死在家里。何进派使者前去吊唁,全国各地有三万余人前来送葬,披麻者达数百人。众人共同刻石树碑,追谥陈寔为文范先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