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类不及尘埃
谐振波危机过后,如果危机和模型预测的完全一致。
要不了多久,巨变的地球环境,很快就会淘汰第一批老弱病残。
但年轻人还有机会用自己的身体去适应新的地球。
所以为了度过这个难关寻求人类最终的出路,牺牲一批科学家,再快速培养一批新的科学家的方案,就成了绝境之下的最优选。
荀风的父亲今年四十六,正好是需要牺牲的那一批人。
再加上火种计划是他提出来的,所以他也是必须要牺牲的人。
“以后多陪陪孩子,”父亲说道:“小风现在这样子,也都怪我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没有顾及到他。”
“嗯,”母亲目光有些躲避:“你回国之后,不行就先回家吧,先看看孩子再走。”
“嗯。”父亲点点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母亲深吸一口气,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好了,不跟你说了,你在国外照顾好自己。”
“嗯。”
……
一点半。
母亲敲响了房门。
“准备准备洗个脸该出发啦。”
“好,就起了。”
荀风从床上爬起来,然后深呼吸了三口。
接着到洗手间洗了个脸清醒了一下。
“怎么样,下午的数学有把握吗?”
“肯定会变题型的,”荀风道:“但我觉得我能招架得住。”
“好,”母亲笑道:“我晚上给你做好吃的,等你凯旋。”
“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荀风问。
母亲脸上有些仓促,然后强颜欢笑道:“你想吃什么告诉我。”
“烧个汤煲个咸鸡蛋羹就好。”
……
下午,
数学考试和所有考生猜测的一样,也是围绕着红夜事件,进行了巨大的改动。
先前的函数、求导、几何、极限、概率的题全部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关于双星、三星系统以及太阳系行星轨道的证明和计算。
和物理学科对比起来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直接把计算需要用到参考公式放在了卷头。
纵览整个试卷,近乎九成考察的都是逻辑和计算能力。
唯一上难度的,是最后一道大题。
他描述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倘若万有引力常量从g=6754x10-11 n·m2/kg2,提升到了g=70x10-11 n·m2/kg2会发生什么?
(参考公式:f=(gm1m2)/r2=ma=mv2/r=m4π2r/t2
p=3π/gt2,gm=gr2,m地=gr2/g
……)
从题干上给出的条件来看,g的数值提升的并不多,只有5。
如果用数字表示,是03x10-11。
3x10-12是什么概念?
假如用重量来举例。
八粒大米大概是200mg,辽宁舰航母排水量大概是6万吨。
八粒大米的重量大约是辽宁舰排水量的3x10-12倍。
当然这么说可能还是不好理解。
用面积作比。
你手掌的面积,差不多是河南省的3x10-12倍。
用长度作比,
你中指的长度是太阳到地球距离的3x10-12倍。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比原子直径还小百分之一的数量级,你很难想象说它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更奇怪的是,这还是一道开放题,题干上并没有要求说一定要计算什么。
也就是说,出题人也没有暗示你这是会变的很严重,还是会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在经历了前面题目的洗礼之后。
几乎绝大部分考生,都默认为之所以用这个数据只是为了考察计算能力。
顿时间无数人都在心里将出题人唾弃了无数遍。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是你用π=314,g=10n/kg做完了整张卷子。
结果一看卷头备注【本张试卷请用π=31415926,g=981n/kg代入计算】。
那种窒息感和无助感,无异于出题人抓着你的脑袋往水缸里猛塞。
荀风起初也是这么认为。
他甚至本来都已经打算放弃做这道题,回头去检查前面的题目了。
可他越想越不对劲。
因为万有引力常量所对应的尺度是宇宙尺度。
他之所以潜意识认为这个微小的数量级翻不起什么风浪,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地球上,也就把这个数量级带入了地球。
那自然不会有什么变化。
可如果带入宇宙……
那后果……不堪设想。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很远?
再远也不过15亿公里,一个天文单位。
但如果把奥尔特云为太阳系边界,那么太阳系的直径大概是20万个天文单位。
一光年大概是六万个天文单位。
而银河系直径大概是10至16万光年。
那就是近100亿个天文单位。
如果在这个尺度下将3x10-12带入进去,足以创造上万个太阳系……
荀风不敢再轻视这道题目了。
仿佛潘多拉魔盒突然打开,
好奇心开始推动着他不断的探索。
随着不断地计算,他仿佛窥探到了一个可怕的宇宙。
万有引力常量g如果增大了5之后会怎样?
先说结论。
说众生灭绝可能有些夸张,但说众生皆受煎熬,毫不过分。
首先推算出来的是地球增加了5的重力。
这多出来的5重力,会让地球轨道改变成为一个更狭长的椭圆。
直接影响是在最接近太阳的时候,地日距离会缩短10左右。
间接影响是会引发人类根本无法抵御的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在地球靠近太阳的时候,太阳也没有闲着。
万有引力常量5的提升,会导致太阳表面的氢气落向地核融合成氦,频繁引发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的氦闪。
乐观的情况下,地球还能继续坚持。
但紧接着,地球重力的增加,大幅提高了地核的负荷,从而导致地核开始向内坍塌。
这个过程不是突然发生,而是长达五十年左右的持续坍塌。
根据荀风的测算,最终地表可能会下降10~20千米。
当然这个数字不重要。
重要的是到这一步,地球应该还能坚持。
但到了这一步,地球上应该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存在了。
最后这道题,答题卡直接留了一整面的空间。
但荀风还是把他填满了。
当众生皆死的结论在答题卡最后的角落中写下。
他的双手已经开始忍不住的颤抖。
他的天文学启蒙,是父亲放在家里的天体物理教材。
但他对宇宙的敬畏,从此时开始。
对于“人类非常渺小”这件事,他是一直都知道的。
但今天,他第一次理解。
在宇宙尺度下,人类不及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