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那289年 > 第 3 章 开元盛世

第 3 章 开元盛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强大的王朝很快就要步入最强盛的时代了。也就是口口相传的——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又被称为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提倡文教,重用贤臣姚崇,宋璟等人,改革了官职,整顿了吏治,励精图治。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它的全盛时期。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定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食封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同时唐玄宗还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让边境军人和居民能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扩张疆域,同时唐朝还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开元年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了惊人的8000万人。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在开元盛世鼎盛的时期,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大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到了1076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甚至更多。

    唐玄宗登基后,提倡文教,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使得唐中期朝政稳定。经济上,制订新的经济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大力发展农业。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减轻人民负担;文化上,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军事上,改革兵制,在边境地区发展屯田,提高军队战斗力,扩张疆域。外交上,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唐玄宗先是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

    第一,精简了办事机构,裁减多余的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水平不足滥竽充数官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这不但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政府的支出。

    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查违法官吏,如若属实必定严惩不怠。

    第三,重新恢复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这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一种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但是到了武则天主政之后,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开,因此在武则天时期这种制度也就被废除了。

    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唐玄宗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所以,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国力强盛是开元之治的另一重要标志。自唐高宗以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西方严重威胁。武后时期,后突厥复兴于漠北,契丹又崛起于东北,造成唐朝北方形势的紧张。许多在贞观﹑永徽年间归属唐朝的地区重又脱离控制。为了渐渐摆脱这种现状,唐玄宗加强邻接地区的军队部署,在边境开立屯田,大大充实了防务,使军队实现了自给自足,又从东北到西北和南方设立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剑南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以统一指挥战守军事。

    这些军事政策十分之高效,于是在开元五年,唐军成功的收复了被契丹占领二十一年之久的辽西十二州,于柳城(今辽宁朝阳)重新设置了营州都督府,与此同时漠北的同罗﹑拔也古等都重新归顺。后突厥与唐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渐渐的开始了友好的往来,随后唐朝又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阻止吐蕃势力的北上,在陇右﹑人往来河西之西增置军镇,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当时唐朝的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不绝。

    唐玄宗执政后,政治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开元时期,土地开辟,就连许多的丘陵甚至高山险峻的地带也得到了开发。

    而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这些基础产业的产品产量之丰富,物价之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相比唐朝初期的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水利枢纽历代以来都是统治者最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则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开元时期大唐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据统计,开元时期共修建了水利设施38处,天宝时又修了8处,合为46处。玄宗还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各地官府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与此同时茶业和农具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而茶叶生产在开元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行。生产工具还得到了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而在手工业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开元时期的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也出现了景德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

    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便是城市化,开元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例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等。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长安城在当时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建筑形制不但影响了后世各个王朝都城的建立,还影响到了同属东亚的朝鲜和日本。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都城的建造都是以中国唐朝长安城为模版而建立。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同时为了撰拔人才,唐玄宗经常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待遇十分优厚,下令群臣寻找历朝有价值的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社会经济的繁荣必然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最为后世称道,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时代,而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所谓大历十才子)也是这个时期培育出来的。除了诗词之外在其它诸如音乐﹑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唐朝也无不有显著成就。

    佛教在唐朝初年虽然没有被查禁,但发展受到了儒教和道教的限制,特别是对道教的提倡,使得佛教的发展没有取得至尊的地位。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为了从宗教上来打击李姓,武则天对佛教采取了纵容态度,这使得佛教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各个州基本都有佛教寺院。僧侣们不仅在国家的包庇纵容下兼并土地,还极力逃避国家税收。和尚数目的大量增加,使国家承担赋税和徭役的人数减少,影响了国家的收入。

    在开元二年,为了消灭这些国家经济的吸血鬼,唐玄宗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削减僧人和尼姑的数量,最后使得全国还俗的僧尼达到一万二千人之多。然后,玄宗又下令,禁止再造新的寺庙,禁止铸造佛像,禁止传抄佛经。对于官员和僧尼的交往也进行禁止,这使佛教在玄宗时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著名的大诗人杜甫曾经亲身经历了开元盛世,对当时的太平景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下了关于那个时候的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官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可见当时的唐朝有多么的强盛和发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