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那289年 > 第 7 章 管理大师武则天

第 7 章 管理大师武则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则天从许多方面看都不愧为一个好皇帝。

    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已经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鼓励农业的生产,减轻税收和劳役,为贯彻好诏命,朝廷规定定期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农业得到发展,粮食产量上升则予以奖赏;反之,如果压迫百姓,使得农业倒推百姓到处逃难则对该地区统治者加以惩罚。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武则天政府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对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在文艺方面,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

    其中,《字海》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本书的重要资料早已消失不见,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除少量内容是老的知识外,这本书的实践意义还是很高的,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十卷,到了现在仅存第五、六、七卷。

    武则天还改制音乐机构,将内教坊改为云韶府,习雅乐,促进宫廷音乐的发展。武则天执政期间是唐代音乐过渡阶段,上承唐初的雅乐,下为唐中期燕乐、俗乐奠定基础。

    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与周边各国发生过一些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其在位期间主要军事活动如下:

    唐太宗时期,唐朝占据了西域。唐高宗至武则天在位时期,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而设置时而因为敌对势力的入侵而废除。载初元年(689年),青藏高原上的强国吐蕃进占安西四镇。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史称“安西之战”,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长寿二年(693年)西突厥部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侵犯唐朝边疆。延载元年(694年)二月,王孝杰率军攻破西突厥可汗俀子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大破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等,郭虔瓘在焉耆攻破西突厥二万帐。

    久视元年(700年),郭虔瓘赴中亚与拔汗那税甲马作战,并击灭其反叛势力,攻破拔汗那十六座城池。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廷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此举使得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西南,崛起的吐蕃政权成为边疆大患。继长寿元年(692年)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后,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又击破吐蕃勃论赞刃三万余人,韩思忠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王孝杰等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于素罗汗山,遭遇大败。论钦陵提出罢免安西四镇驻兵,并瓜分十姓突厥之地的议和方案。武则天采纳郭元振的意见,拒绝割地,并用郭元振的离间计,使吐蕃君臣互相猜忌。论钦陵于圣历二年(699年)被杀,赞婆与论钦陵子论弓仁举部来降

    久视元年(700年),吐蕃侵犯凉州,被陇右诸郡州大使唐休璟在洪源谷击败。唐休璟六战皆捷,大败吐蕃,斩敌首二千五百余级,史称“洪源谷之战”。

    大足元年(701年),吐蕃与后突厥联合进犯凉州,武则天任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郡州大使,调集秦中大将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奔赴河西迎敌。郭元振到凉州后,吐蕃部众久闻其威名,表示:“我们赞普都怕他,我们又怎么打过他呢?”于是纷纷撤兵。郭元振便征调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二百万,集于湟州,把大军分成十路齐头并进,随后大军越过青海,几乎抵达吐蕃赞普牙帐(也就相当于首都)(逻些城/拉萨)。吐蕃赞普见此情形只得屈膝请和,献上马匹三千,黄金三万斤,牛羊更是不可胜数。郭元振大张军威,受其蕃礼而班师回朝。降伏西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后,郭元振的威望同时也震慑到了北狄(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后突厥便献马二千匹,并将俘获的凉州人士都放回边塞。从此边疆藩镇被肃清,蕃国敬畏仰慕。 郭元振又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今甘肃民勤东北),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疆界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到州城侵扰。

    长安二年(702年),吐蕃赞普率领万余人侵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交战,四战皆捷,斩首千余级,史称“茂州之战”。

    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被灭国。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骨咄禄纠众七百反叛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很快攻陷漠北,连年侵犯唐朝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于是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

    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大破突厥军三万余人;腊月,突厥默啜可汗侵犯灵州,被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败。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武则天又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 十月,默啜遣使归降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默啜“请为太后(武则天)子”,自率部众“为国讨契丹”。因助平契丹有功,受封“立功报国可汗”。

    默啜曾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武则天的儿子,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来,而是命自己的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纳默啜之女为妾,默啜后来发现武延秀并非皇室诸王,于是大怒,不但不允许这次的联姻,反而将武延秀拘留。不久后默啜又率兵围困赵州,武则天命皇太子李显募兵,狄仁杰领兵出征讨伐突厥。默啜得知武周主力将发,便自五回道撤退,狄仁杰率军十万追击,至赵州时,默啜已经撤回漠北,狄仁杰安抚有方,使河北重归安定。

    大足元年(701年),默啜再度犯边,武则天命相王李旦为天兵道元帅,统率诸军抵御。但这一次周军尚未出发,突厥就已经撤军了。长安三年(703年),默啜遣使至武周,退而求其次之“请以女妻皇太子之子”,他的这项请求获武则天允准。随后,默啜再派遣大酋移力贪汗入朝,献马千匹及方物不等,以谢许亲之意。武则天在宿羽台设宴款待。

    长寿三年(694年)正月,东北的室韦叛乱,武则天派李多祚将其击破。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陷并占据营州,十日间集结了数万军队,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武则天又多次派兵讨伐,前后历时十三个月,叛乱得以平定。

    圣历二年(699年),契丹余党作乱,武则天又派李楷固、骆务整出兵讨伐,最终完全将其平定

    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垂拱元年(685年),掌权的武则天曾赠予日本(倭国)大熊猫两只、毛皮七十张。

    延载元年(694年),在波斯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诸胡聚钱百万亿”购买铜铁,铸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大食(阿拉伯帝国)进献狮子(象征权威),但被认为“专食肉,……极为劳费”不宜饲养,最终退回。

    大足元年(701年),拂菻国(东罗马帝国)遣使朝见武则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