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手术
我长这么大,除了坐月子,“住院,卧床养病”,就这么一次。
憧憬腹腔长个包儿,现在就叫瘤儿,在右腹股沟处。有小孩子玩儿的弹溜溜的大小。是她无意中发现的。因为不痛不痒的,她也没发现它长,所以就没在乎。若是现在,早去医院检查化验甚至做切片了。
大约一年后,高师函授的第三年,憧憬发现它长了,比鸡蛋大了,走路都有感觉,隔着棉裤都能摸到。
这回得去医院了。去医院,也就是一个办法,手术呗!
当时函授临近考试,离毕业还有半年。每周去佳木斯上课,时间挺紧的,那时还不知道她们这届还要延期一年。她幻想,要是对付到毕业就好了。
王一芳老师把她当成病号。时时刻刻照顾她。她俩太好了,彼此间说话从来不客气。
有一次她俩吵架了,忘记是因为什么了。就是像小孩子似的,两个好朋友生气了,谁也放不下面子主动和对方说话,谁也不理谁,但是,就是再生气,王老师也要执意地照顾憧憬。来回去佳木斯听课,放学时,王老师一把就把憧憬的书包抢过去背到自己身上,然后她俩还是不说话,下火车,一直默默地走,王老师到家了,她把书包递给憧憬头也不抬地进她家院子了。憧憬也是,看都不看她一眼,接过书包就朝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瘤越发长了。憧憬决定去做手术。
那是期末快放寒假时。一天,憧憬班坐在前排座位的夏同美同学问憧憬:“老师,咱们哪天期末考试?考完试我就请假。”
“为什么?”憧憬问。
“我又长个瘤儿,去手术。”她回答。
夏同美是今年六月份手术过了。当她发现长个瘤,就到鹤立镇医院检查,大夫建议手术,她又去佳木斯权威医院:二院,检查,结果与鹤立确诊的一模一样,既然鹤立也能正确诊断,那就在鹤立手术吧。在鹤立医疗费能省很多,也方便。她就在鹤立医院做了手术。手术成功。
她家是农村的,距离学校较远。九月份开学,每天上学都由她哥哥夏同福用自行车带她上学,中午带饭。她哥也在子弟校上学,比她高一个年级。
她告诉憧憬,这次她要到佳木斯二院去手术。
夏同美上次的瘤长在后背,如今长在腹腔。
憧憬心想,手术完了还能再长啊!
夏同美考完试就走了。憧憬最快也得三四天以后。憧憬得批卷子,特别是期末给学生做鉴定,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憧憬这个瘤儿,她查过,临床诊断就是纤维瘤,只是没用什么仪器检查确诊,当时也没有什么仪器。
憧憬四姨和四姨夫都是大夫。四姨夫是军医,他在西藏军区从医多年,刚刚转业到佳木斯结核医院,任胸外科主任,他最拿手的医术就是手术。人们叫他“手术刀。”
四姨听说憧憬的瘤发现长了,那就抓紧时间手术吧。
憧憬住进了四姨夫所在医院。入院就全面检查了,临床确诊是:右腹股沟淋巴结核瘤。处理意见就是手术。
在医院里,见识就多了,三天两头就有进太平间的。憧憬姐姐,憧憬姨娘都一直认为憧憬是一个傻乎乎的没心没肺的人,这次憧憬有心了,憧憬心里有负担了,是夏同美的病给她心里造成的阴影。
这次来医院,憧憬还带了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高师函授要考试的书,她想在病房里有空就做题。可是,做题心里也不踏实,总溜号。不知怎么了,她突然对生活这么热爱,好像爱不够似的。要过春节了,她想,手术后还不知咋样,若不能马上出院呢?那还不如春节后再手术呢。
于是,憧憬和管她的大夫要求把她的手术排到春节后。
大夫同意了。殿阁和憧憬形影不离,他俩就回鹤立过春节了。憧憬一直蹭到正月初八,才回医院。
憧憬这不算大手术,瘤是长在肉里腔外,局麻。手术全过程憧憬都是清醒的。
手术室天棚板的材料好像是金属的,灯光一亮,像镜子一样,她躺在床上,别看他们拉个白布帘儿,把她的上半身隔到外面,他们在布帘里面操作。她在天棚上看得一清二楚。专门有个护士负责分散她的精力,她问:
“你几个孩子呀?”憧憬回答完了,她好像没听见,没过多大会儿,又问了一遍。原来她这是履行程序背台词呢。
憧憬说:“你几个孩子啊?”她有点儿恍然,缓过神儿来说:“我还没结婚呢。”
其实憧憬猜到她可能没结婚,因为看上去她是一个20左右岁的姑娘,憧憧这是故意的。
憧憬一直在看天棚,和电视里演的一样,一帮白大褂,有一个人端着工具盘儿,将工具一件一件地递给主刀人,她的腹部就是有点儿麻木,没有疼的感觉,只听到金属碰撞铁盘的声音 ,当她看到把她的肚皮划开的时候,她的心一颤,她恐怖了!这时,背台词的护士发现她在看天棚,她马上就把憧憬的眼睛用布蒙上了。憧憬的胳膊不能动,事先被绑在床上了。
她就用耳朵继续跟着手术。他们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
“这个东西还不小呢,把整个都切下来,小心别弄破了。”
“破了,已经破了,外皮太薄了。”
她知道手术的主要工序完成了。下面就开始缝合。
好像是缝合到最后一针时,她就像被针扎了一下地痛,是剧痛,她下意识地喊了起来。就几秒钟,后来就慢慢缓解了,这时一个声音:“你缝的针码不但要匀称,还要注意厚薄。”
原来是新手给自己缝合啊?那手术是谁做的呀?憧憬马上联想了。怪不得那么一大帮人,其实两三个人就够。都是来实习参观的呀!分给憧憬的医生是科里的主治医师,他带了好多实习生。真的主刀的是谁,憧憬一直不知道。当时都戴大口罩,还是在天棚上看的,也没看清楚啊,再说也没往这想啊,只注意那些手在自己肚子上忙活。
就是这么一痛,以后落下了毛病,一做激烈运动,腹腔有一处就痛一下,就是在手术时痛的那个地方。多少年后才好。
为这事儿,憧憬四姨和四姨夫吵了好多次架。憧憬四姨一直追问四姨夫,给憧憬手术到底是谁主刀?
四姨夫是个很原则的人,那个年代风气很正,没有患者给大夫发红包之说。四姨夫是军人出身,更是按章办事,什么样的患者应该归那些大夫,不是谁说了都算的,人家医院也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四姨夫从来都不会走后门儿,何况他还是个领导,他更是不会徇私了。
后来憧憬劝四姨,就是实习生主刀,主治医也一直在身边。都不让实习生实践第一次,那四姨夫的“手术刀”这个美名是怎么来的?再说,的手术不是很成功吗?
憧憬的手术,除了那一针缝厚了,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她当时若不知道那一针是扎厚了,那就是非常成功了。
术后恢复正常,没出现意外症状。刀口不疼了,就等拆线了。殿阁精心地照顾,他又发挥他的特长了,心细,体贴入微。憧憬有什么要求还没等她发出信号,殿阁就跟上了行动。比如,憧憬想下地,殿阁马上把拖鞋套到她脚上,憧憬想去拿什么东西,殿阁立刻就递到憧憬的手上。病友们看她俩好笑,就像俩在表演双簧节目。
这时,时间对憧憬是浪费的,那憧憬就做题呗!可是护士不让,总来干涉,病友和家属和憧憬关系都很好,为憧憬放哨,只要护士大夫出现在走廊,就喊暗号:“白大褂!”憧憬就把书笔藏起来。憧憬把被子一拉盖在上面,迅速躺下闭上眼睛,是一个标准养病的患者。她又成了患者中的“另类”。
憧憬按预计的时间出院回家了。
学校的老师都来家里看憧憬。络绎不绝。
学校的荣英老师来看憧憬时,憧憬说:“我休息几天,就去看看夏同美。”因为荣老师给夏同美当了三年的初中班主任,她了解夏同美。
“你别去看了,夏同美死了,就在前几天。”荣老师说。
“啊?”这太突然了!憧憬的头都大了。她怎么这么快就死了?
原来,夏同美考完试马上就去佳木斯二院做手术了。开刀后,大夫发现她的瘤已布满了腹腔,无法手术了,大夫就把她胃附近的内脏往旁边扒拉扒拉,就立即缝上了。术后不到两个月,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荣英老师讲述完这些,憧憬惊呆了。这对憧憬的打击太大了!她好像就要步她后尘似的。
她又一次强烈地感到,生活是这样地美好。
“为革命献青春,为革命斗私心,……,”她从来没有这种理论,她也没有那么崇高,她都没想过她要为革命怎么怎么地,她只是想抓紧时间,把自己还没爱够的一切再爱一次,爱孩子,爱亲人,也爱学生,还爱工作。于是,她上班了。她等不得病假到期,她的行动是,马上,立刻。不听劝阻。
她又和可爱的学生在一起了,走进她喜欢的数学课堂。但是,她的心情是沉重的,感情是压抑的。有笑,也不是那么开心,有乐也不那么尽情了。心里有苦,事事都不能开怀。
一次,休息日她去佳木斯了。她四姨是铁路医院的大夫,她是文革前大学毕业生,是主治医师。她们一遇到疾病健康的事儿,都找她聊。
憧憬告诉四姨:“我摸全身了,还没长出包儿呢。”
四姨听了,大发雷霆:“哪有你这么养病的?有你这样康复的吗?人有意念,有感应,你懂不懂?过分地担心,就是诅咒!”
四姨说了这么多,还不解气,接着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还是老师呢,不配!愚蠢至极!”
四姨是个急性子,她劈头盖脑地数落憧憬一顿。她语言尖刻,犀利,说话不容易被打断。她有火要一口气发泄完。
她发完火了。她告诉憧憬,你不是什么大病,术后做病理切片了。因为这都是四姨夫亲自和医生们做的,绝对没问题,就是板上钉钉的纤维瘤,切掉就没了。她还说,你的那个学生夏同美第一次手术是在鹤立做的,不知做完后是不是到佳木斯做病理了。关于病理,鹤立可能是做不好或不能做。
其实憧憬也一直在分析,自己和夏同美到底一样不一样。夏同美最后手术的这个瘤憧憬摸过,和自己的不一样,憧憬的就是一个突出的瘤,是固定的,不动。夏同美的是慢肿,像是腹腔里有个水袋子,稍用点儿力按还能流动。假如她第一次是在佳木斯手术,术后做病理,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结果吧?
听了四姨的话,憧憬也这样想,憧憬放心了。
我四姨还给憧憬讲,意念对人体的影响,还有感应什么的,有好多专业术语,憧憬不太懂,但她明白大致的意思。四姨还说:“有好多癌症患者都是被吓死的,精神起很大的作用。还告诉憧憬,没事儿别想瘤的事儿,更不要遍身去找,把这事儿忘掉最好。
然后四姨还鼓励憧憬:“我外甥女是最聪明的能人,要记住什么,要忘记什么都能做到。”
四姨的一席话,解决了憧憬的思想负担,憧憬好像是一个被判死刑的囚犯突然被无罪释放了。
以后,确实再没发现瘤。
战胜疾病并不难,只要你心里有乐观。将生死看淡,生命是过场,生死是自然,谁都逃不了这一关。
生活美好,阳光可贵。填满每日24小时,生命才算不浪费。回首往事全是欣慰,才不枉来到人间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