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乱云飞 > 第5章 北问胡天

第5章 北问胡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乌桓,亦称作“乌丸”、“乌延”等,属于东胡民族。其语言与鲜卑同,为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乌桓者,乌兰之转音也,赤、红曰乌兰,乌桓山即赤山。乌桓人死后,烧其所着衣物,杀犬以殉,“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赤山乃乌桓祖先的起源之地,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具体不可考。其后的赤山,即幽州“渔阳赤山”,则是乌桓自原来辽东西北,西拉木伦河以北的赤山向南迁出,至老哈河流域以后,别立新的赤山以为族人缅怀祖先纪念之意。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势孤力单,故役属于匈奴。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乌桓受其压迫极苦。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自此臣属于汉朝,被陆续南迁至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等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汉,贡奴婢、牛马及虎豹、貂皮等。汉乃封其渠帅、大人共八十一人为王侯、君长,许其内迁,使驻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十郡障塞之内,并置护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掌赏赐、质子、关市诸事。

    其后经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三世,大汉与乌桓基本相安无事。在此期间,乌桓部落逐渐吸收了一部分匈奴人和汉人。

    灵帝中平二年(185年),汉朝廷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叛军。乌桓因屡被征发,死亡略尽,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后陆续逃归幽州各部。

    中平四年(187年),泰山太守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叛反,勾结利用心怀不满的幽州乌桓骑兵,大肆寇掠青、徐、幽、冀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各乌桓部落的元帅。

    同年,公孙瓒奉诏被授予都督行事的符节,于辽东属国昌黎县征发三千骑兵,并领军出发去平凉州叛军,行至右北平郡时遇上张纯、张举伙同乌桓叛乱,遂留在当地平叛。频繁与乌桓部落作战时,因公孙瓒对犯边外虏异常痛恨,每当遇到乌桓来袭,总是身先士卒奋勇冲杀,久而久之,乌桓人见到公孙瓒都避而远之。

    远避公孙瓒驻屯的右北平郡之余,有些乌桓部落便将目光转向了其他大汉边郡。并彼此暗自勾结,伙同张纯叛军一起在辽水河畔,设伏袭杀了辽东太守阳终。后被时任辽东兵曹掾史的公孙度率军击败,乌桓损失颇重,遂退出了辽东郡界。

    在此局面之下,辽东太守公孙度便授命高旭为使者,前往乌桓各部,行威压说服、结好回易之事,以确保东征之时,辽东郡的侧后方暂时没有后顾之忧。

    此去时长路远,在枣村把家人安置妥当后,高旭将那笔五千金饼的巨额财富,也一并委托给恩师代管,言称但有需要,先生可自行酌情处置。管宁却含笑摇头,只随意将木箱堆放在每日谈经论道的草堂一隅。

    高旭感慨之余笑称此为:身处草堂,面对万金,谈经论道,可鉴其心。

    幼安先生对此言深以为然叹道:知书达理胜万金!心血来潮之际提笔挥毫,将这处简陋朴素的鉴心之所题名为:万金草堂。

    王烈、管宁、邴原、刘政等好友,太史慈与小徒儿高贺以及一众眷属,连同热心的枣村百姓,将高旭与何咎直送至数里之外。至于公孙康一行,因军务繁忙早于数日前便已先行回返望平。

    与众人依依惜别之际,高进将那鹿角柄猎刀解下,亲手挂在了高旭的腰间,语重心长道:“虎子,这柄猎刀你眼馋了许久,今日便传给你了!你如今所做之事,可比猎熊难得多,也荣耀得多!有此刀相伴,俺也安心一些。”

    父子之间有些话不必多言,感受到阿父的殷切厚望,高旭摩挲着入手温润的鹿角刀柄,默默对着阿父高进颔首表示铭记于心。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于途仔细些!别仗着年轻就不顾及身子骨!”高李氏不住叮嘱着,满脸的不舍与关切,将手里大大小小的包袱挨个系在飞雪银狐的鞍后,想来装的都是些吃食点心。

    “可别笑,你也是!兄弟之间多照应一些。”高李氏唠叨个不停,伸手给何咎的马鞍后也挂上几个包裹。何咎欲言又止,禁不住红了眼眶。

    临行前,在恩师管宁的嘱咐下,高旭对着邴原与新结识的刘政郑重道:“根矩先生,启明必将全力以赴,以解德恒先生之急。”

    邴原与刘政为同乡好友,闻言对高旭揖礼相谢:“小友但尽力而为便是,切勿恶了太守。”

    此言一出,众人知道个中缘由的皆大笑不已,惟王烈不住摇头叹息。

    (刘政,青州北海人氏,邴原同郡友人。同一时期尚有三位同名同姓的刘政:一位是东海靖王刘政,一位是河间惠王刘政,一位右北平太守刘政。“……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三国志·邴原传》)

    因太守公孙度前段时间大肆以罪捕杀世家豪门之举,刘政避乱于辽东时不忍卒视,遂出言对此无道酷行加以鞭挞。

    因刘政也是中原名士,其耿直言辞也颇为影响辽东民间舆情,公孙度对此大发雷霆,对刘政颇感“畏恶”,一直盘算着将其治罪,甚至暗起杀心。

    在将其全家都抓捕时,刘政因故外出得以脱身。公孙度遂通告各县:“胆敢有窝藏刘政的人,与刘政同罪!”

    刘政在危急之时,隐姓埋名去枣村投奔同郡好友邴原,一见面便对邴原急切求救:“窘迫如此,穷鸟入怀。”

    邴原却笑道:“安知斯怀之可入邪?”意思是反问刘政,你又怎么知道我这怀中可以投入避难呢?这就是“穷鸟入怀”的出处。彼此信任的友人间说笑归说笑,邴原还是留他在村内避祸至今。

    直至此时高旭即将受公孙度之托出使,邴原才将个中原委说出,希望高旭从中斡旋,解其待罪之身,并救其家人脱狱。

    高旭钦佩刘政为人风行高洁,自然应允将竭尽全力说服太守公孙度。

    离开枣村的何咎骑在马上神清气爽,一副困鸟出笼的欢欣姿态。终于从繁琐沉闷的录事、算筹等杂务中解脱出来,又可以天高云淡四处周游了!

    高旭见状笑道:“此行并不轻松惬意,无恙你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何咎闻言不以为然,“总好过整日案牍算筹、计发种苗农具,启明你是不知,从早到晚,没有哪日不是头晕脑涨,那天南地北的口音,我可是学了个遍……这段时日我至少减了七斤重。”

    说罢何咎闭上眼睛不胜感慨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方一睁眼,却看见面前递过来一把剑,正是眼热了许久的“飞鸿”。

    剑长三尺九寸,锋似明霜,轻盈如练,凛若秋水,隐有羽纹,剑名飞鸿。与那猎刀初雪皆出自秦铁匠与高旭之手,以残刀折叠锻打百炼而出。

    满脸不可置信得接过飞鸿剑,何咎讷讷地试图确认:“启明,这是……欲赠我此剑?”

    “才子玉剑,金鞍骏马,当长歌远行!”

    何咎大喜过望道:“有剑若此,当可挥斥八极!”遂将剑佩于腰间,左顾右看,沾沾自喜地摆出一副气宇轩昂状。

    (《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高旭却淡然笑着泼了瓢冷水道:“挥斥几极且不论,这一次随我出使,说不定还要脱层皮呢!到了草原上,此剑旦夕不可离身。”

    何咎面色一变惊讶道:“此话怎讲?”

    高旭眺望着北方若有所思,“乌桓部落众多,归属不一,各有盘算,强弱参差不齐,却又彼此不甘服膺,竞相攻伐。还有部落与张纯张举叛军互相勾结,谓其狼子野心,再贴切不过……此行虽谈不上九死一生,也会是千难万阻!”

    “甜枣要给,刀也要利!我一人可不成,因此才要你一同前往,助我成此大功。”

    说着高旭看了看何咎有些迷惘的神色,“千言万语就一句话!若是闯过此关,你我皆会脱胎换骨!”

    何咎尚自咀嚼其中滋味,便见高旭高声呼喝,飞雪银狐撒开四蹄,如风驰电掣般向北扬尘而去。

    春光不负人,万里风云长!大好天地,任君驰骋!

    见白马奔腾如箭遥遥领先,何咎胸中顿时也豪气翻涌,“启明!等等我!”

    二人奋马扬鞭,一前一后奔驰在沃野之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