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迎娶赌王千金,从赘婿到顶级财阀 > 第67章 倒反天罡,倒推政策补全

第67章 倒反天罡,倒推政策补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这个理,杨老板我觉得你可以在媒体上好好抱怨一番,也让上面听听我们的心声。”

    杨百万立马心领神会,他今天就是想要得到宋大老板的支持而已。

    魔都晚报立马写了一篇国库券二级市场的现状。

    其中夹杂着对杨百万和几个国库券贩子的采访。

    杨百万主动纳税事件余波未退,国库券到底该不该和定期储蓄同等待遇的问题顿时成了大众热议的话题。

    其他囤积国库券的商人顿时纷纷响应,全国各地的新闻都出现了类似的声音。

    这些人大多都是吃了政策的红利,要钱有钱要背景有背景,有些还是地方代表,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向有关部门扑面而来。

    连经济部门内部也出现了异声。

    因为这几年实行地方经济自治,大部分税收都被用在了地方经济发展上,总部出现了财政赤字。

    89年国库券发行工作已经成了财政部门的重点工作。

    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么多异声,89年国债发行必定会艰难重重,甚至被社会大众所抵制。

    “金边国债收益要低于三年定期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大众的呼声是正确的,我们想要让国库券打造成自由市场化的产品,那就必须提高国库券带来的收益!”

    他的发声立马遭到了一些老古董的强烈反对:

    “你说的轻松,一旦将国库券提高到定期储蓄同等待遇,财政要多拿出几十亿出来!”

    但他的话立马引来了此起彼伏的反驳:

    “现在地方上的同志都不怎么认同我们的工作,已经有多个单位表示不会参与强制分派!”

    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最近轰轰烈烈的国库券倒卖闹的。

    在这个倒卖环节中,不少单位和银行机构尝到了甜头,手上的国库券都以一个较高的价格脱手,得以资金快速变现。

    你让他们回到过去的苦日子,肯定是不愿意的。

    很多人都意识到,给国库券保息保值是一件必须推进的工作,不然的话,即使硬性分派都会遭到很多部门的反对。

    明年的国库券发行必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重挫。

    “为了明年各方面工作的有序推行,我们必须让国库券提到定期储蓄同等地位上去。”

    得到了上级的批准,经济部出台了一条国库券新政策。

    有不少金融机构都得到了书面通知。

    整个国库券市场都异常振奋。

    收到通知的何明亮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宋子龙。

    “老板,按照最新补息保值的利率汇算,我们手中的国库券一百面值到期后将可以兑换一百五十龙币左右!”

    这个数字远高于三年储蓄定期,收益可以和六年定期利率有得一拼。

    这就值得人们考量考量了,囤积国库券的商人们顿时觉得继续持有这些国库券等着变现才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而宋子龙却对何明亮说道:

    “老何是时候将我们所有囤积的国库券都脱手了!”

    何明亮点了点头,从一开始龙华控股打的就是快进快出的玩法,他们拿的是用户的资金去赌国库券会涨,现在所有人都在买入和继续囤积,卖出无疑是利润最大的时候。

    “价格就定在一百二十五块左右,争取在今年年底全部卖出。”

    他们不可能将这么一大笔资金全都押在国库券上,那么会形成大量的时间沉没成本。

    一百二十五块钱出,龙华控股也有的赚,因为他们买入成本均价在一百块钱左右。

    龙华控股传出打算将手中的国库券出售的消息后。

    当即魔都和粤城的大金融机构找上门来,将龙华控股手中的国库券分刮一空。

    他们自然不是蠢货,因为他们觉得受困于越演越烈的通胀,保值补贴会一年比一年高,以这个价格买进,未来还有的赚。

    龙华控股清盘的消息不胫而走。

    关于龙华到底在这几笔交易中到底赚了多少,龙国商人之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起码赚了一亿龙币,有人从支离破碎的信息中得到了至少两亿龙币的结论。

    这两个数据在内地商人们看来已经是非常高了,去年整个魔都的生产总值也不过500多亿元。

    不过大众明显是看低了龙华控股的盈利能力,最大的因素是,龙华控股拿到了国家的免税政策和一系列优惠政策。

    “我们总共买入了近十亿面值国库券,扣除给予私募的分红,以及扣除优惠过后的税务,我们总净收益在四亿港元左右!”

    几个月快进快出赚了四亿港元的净利润,无疑让龙华控股新成立的魔都本部备受鼓舞。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宋子龙的默许下传回了港城。

    上次宋子龙表示要大举投资内地的报道才过去多久?

    短短几个月豪赚数亿,这比佳宁的陈青松买卖金门大厦净赚3亿港元一举成名的事迹还要夸张。

    连一直在内地没有什么投资举动的李半城在接受采访都表示,会考虑将内地投资当成集团业务的一部分。

    他此时正在鹰国大力买入能源资产,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足以证明内心的触动。

    这不仅让港城大众意识到内地是处处都是赚大钱的商机,也让一些港城的有钱人意识到宋子龙的私募生意是个不错的投资。

    要是宋子龙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笑出声来。

    赚的钱都入了他自己的口袋,私募资金顶多在后面喝点汤而已。

    有个伟人曾经说过,钱是花给女人看的,不是给女人用的。

    这句话放在宋子龙身上也非常适用,他赚钱是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赚钱给别人花。

    不管怎么样,得益于宋子龙的战绩,龙华控股的私募基金又变得庞大了不少,规模迅速膨胀到了三十亿港元!

    有了钱自然要投出去,关于怎么用这笔钱,龙华控股出现了分歧。

    “当然是用来买地盖楼,现在港城的房市利好消息频出,三十亿用来盖楼,未来能有几倍的回报!”

    “买地盖楼多花时间啊,按我说就应该继续趁着股市低迷,买入蓝筹股。”

    连新成立的研发扶持基金的经理都在打这笔钱的心思。

    有最终拍板权的宋子龙却一直噙着笑观望他们的争吵,没有说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