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制考卷一
宋王应麟撰:
周礼
「胥徒」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士矣。」疏:「卫士亦给徭役,故举汉法况之。」
贡禹传「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太半,宽繇役。」
「膳夫」注:「今时美物曰珍膳。」
「酒人」注:「奄,今谓之宦人。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官女。」疏:「侍史官婢,举汉法言之。或曰官女者,汉时有此别号。案左氏,晋惠公之女名妾,称为官女,谓宦事。秦公子亦云宦女也。」
贡禹传:「诸官奴婢十万余人。」
「大府」注:「大府为王治藏之长,若今司农矣。」疏:「汉时司农主府藏,故史游章云:司农、少府,国之渊。」
「司会」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尚书。」疏:「汉之尚书亦主大计,故举以况之也。」
成帝纪:「建始四年,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
「职内」注:「职内,主入也,若今之泉所入,谓之少内。」疏:汉之少内,亦主泉所入。案王氏汉官解云:「小官啬夫,各擅其职,谓仓库少内啬夫之属,各自擅其条理所职主。」由此言之,少内藏聚,似今之少府,但官卑职碎,以少为名。
丙吉传:「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亡诏令。」注云:「少内,掖庭主府藏之官也。」
大宰八法注:郑司农云:「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若今博士、大史、大宰、大祝、大乐属大常也。」疏:「汉始叔孙通为奉常,后改为大常。」
八则注:禄,若今月奉也。疏:「古者禄皆月别给之,汉之月奉亦月给之。」
九职注:「郑司农云:闲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若今佣赁也。」九赋注:「赋,口率出泉也。今之算泉,民或谓之赋,此其旧名与?」疏:「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为算。」
食货志:董仲舒曰:「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贡禹传:「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元帝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盐铁论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加之以口赋更繇之役。」理道要诀:汉高帝每岁人常赋百二十钱,至孝文时省俭,减至四十。武帝事边费广,人产子三岁则出口钱。孝宣减人算三十,孝成减四十。光武有产子复以三年之算。
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余,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末作当增赋者,若今贾人倍算矣。
小宰注:宫刑,在王宫中者之刑。建明布告之。纠犹割也,察也,若今御史中丞。疏:「应劭云:秩千石,朝会独坐,副贰御史大夫,内掌兰台图籍,外督刺史,纠察百寮,故举汉法况之。」
「八成」注:「郑司农云:质剂,谓市中平价,今时月平是也。平音病。
傅别、质剂,皆今之劵书也。」
「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注:「使赍岁尽文书来至,若今上计。」疏:「汉之朝集使谓之上计吏,谓上一年计会文书及功状也。」「宪禁于王宫」注:「宪谓表县之,若今新有法令云。」
「宰夫八职」注:「治要,若岁计也。治凡,若月计也。治目,若今日计也。」
「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疏:「起文书草,乃后判决,是为赞治之法。
治叙,次序官中,如今侍曹。」「伍伯传吏朝也。」疏:「汉时五人为伍。伯,长也,是五人之长。言传吏朝者,传在朝群吏诸官事务于朝也。胥于什长亦然,故举汉法况之也。」
「书其能者与其良者」注:郑司农云:「若今时举孝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疏:孝廉者,谓孝弟廉絜。贤良即经中「良者」,谓有贤行而良善也。云方正者,人虽无别行,而有方幅正直者也。云茂才者,汉光武讳「秀」,时号为「茂才」,即经云「能者也。云异等者,四科不同,等级各异,故云异等。」
「宫正次舍」注:「次,诸吏直宿,若今部署诸庐者。舍,其所居寺。」
史记秦纪:「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西京赋曰:「徼道外周,千庐内傅。」胡广曰:「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几其出入」注:郑司农云:「若今时宫中有罪,禁止不得出,亦不得入,及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疏:「今时谓汉法。言引籍者,有门籍及引人乃得出入也。又云司马殿门者,汉宫殿门每门皆使司马一人守门,比千石,皆号司马殿门也。」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设其年纪、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颜师古曰:「司马门者,宫之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候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窦婴传:「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王嘉传:「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梁孝王传:「梁之侍中、郎、谒者,著引籍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亡异。」「凡邦之事跸」注:郑司农云:「国有事,王当出,则宫正主禁绝行者,若今时卫士填街跸也。」疏:「汉仪:大驾行幸,使卫士填塞街巷,以止行人,备非常也。」
宫伯「凡在版者」注:郑司农云:「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今时乡户籍谓之户版。」
「以时颁其衣裘」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赋,班也,皆赐授之义。
庖人「共祭祀之好羞」注:谓四时所为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虽非常物,进之孝也。疏:郑见当时有之。集韵:蝑,蟹醢,四夜切。
「外饔飨士庶子」注:士庶子,卫王宫者,若今时之飨卫士矣。
王尊传: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如淳曰:「诸卫士更尽得代去,故天子自临而飨之。」和熹邓后纪:「旧事,岁终当飨遣卫士。」注:盖宽饶传岁尽交代,上临飨罢卫卒,是也。亨人注:爨,今之灶。疏:「周礼、仪礼皆言爨。论语王孙贾云:宁媚于灶。祭法天子七祀之中亦言灶,自孔子已后皆言灶。」
腊人「乾肉」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若今凉州乌翅矣。
疡医「五毒」注:今医方有五毒之药。
酒正「五齐」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如今宜成醪矣。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酂白矣。酂,在何反。缇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矣。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清矣。疏:「宜成,说以为地名,故曹植酒赋曰:宜成醴醪,苍梧缥清。」若马融所云今之宜成,会稽稻米,清似宜成,以为酒名。故刘杳要雅亦以宜成为酒名。二者未知孰是。恬酒,于五齐中为恬,故以恬酒况之。酂白,汉时萧何所封地名酂。释文:即今之白醝酒,宜作「醝」,作「酂」,假借也。也。下酒,谓曹床下酒,其色红赤,故以缇名之。案:郑下注「五伯缇衣」,亦赤黑色也。造清,汉时造清,熟则滓沈,故以况沈齐也。
三酒注:事酒,酌有事者之酒,其酒则今之醳酒也。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醳者也。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疏:事酒,冬酿春成,以汉之醳酒况之。昔为久,酋亦远久之义,故以汉之酋久白酒况之。但昔酒对事酒为清,若对清酒则为白,故云酋久白酒也。晋语云:味厚寔昔毒酒久则毒也。昔酒为久,冬酿接春,清酒久于昔酒,自然接夏也。中山,郡名,故魏都赋云:醇酎中山,沈湎千日。
四饮注:浆,今之酨浆也。酏,今之粥。酨,昨再反。疏:酨之言载,米汁相载,汉时名为酨浆。内则有黍酏。酏,饮粥稀者之清也。
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汪益之者,以饮诸臣,若今常满尊也。疏:言益之故常满,故以汉法况之。
浆人「六饮」注:「凉,今寒粥,若糗饭杂水也。」疏:「案内则饮内有滥无凉。彼郑云:以周礼六饮较之,则滥,凉也。纪、莒之间,名诸为滥。言诸者,非一之义。内则名凉为滥,参验相当。」
凌人「治鉴」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疏:「汉时名为甀,即今之瓮是也。」
「夷盘」注:「汉礼器制度,大盘广八尺,长丈二尺,深三尺,漆赤中。」疏:「叔孙通前汉时作汉礼器制度,多得古之周制,故郑君依而用之也。周谓之夷盘,汉谓之大盘,是别代异名。」丧大记注:「汉礼大盘广八尺,长丈二,深三尺,赤中,夷盘小焉。」笾人注:「笾,竹器如豆者,其容实皆四升。」疏:「依汉礼器制度而知也。」
「朝事之笾」注:「鲍者,于□室中糗乾之,出于江淮。鱐者,析乾之,出东海。」疏:「郑以目验知之,言□室者,谓□土为室,
今河间以北,煮穜麦卖之,名曰逢。」「燕人脍鱼方寸,切其腴以啖所贵。」疏:「引汉法证,亦是熬煮之麦,引时事证脢,亦是腹腴以拟祭,与啖贵者同也。」「馈食之笾」注:「馈食,荐孰也。今吉礼存者,特牲、少牢,诸侯之大夫士祭礼也。」疏:「天子诸侯祭祀之礼亡。」
醢人「馈食之豆,豚拍。」注:郑大夫杜子春云:「今河间名胁,声如鍜镈。」
盐人「饴盐注: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疏:即石盐是也。幕人注:帟,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尘。
掌次皇邸」注:郑司农云:皇羽复上。邸,后版也。玄谓后版,屏风与?染羽象凤皇羽色以为之。疏:「言后版者,谓为大方版于坐后,画为斧文。言屏风者,据汉法况之,无正文,故言与以疑之。」
外府:掌邦布之入出。注:布,泉也。布,读如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徧。泉始盖一品,周景王铸大泉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复识本制。至汉,唯有五铢久行。王莽改货而异作,泉布多至十品。今存于民间多者,有货布、大泉、货泉。货布长二寸五分,广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其右文曰「货」,左文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大泉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泉」,直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曰「泉」,直一也。疏:汉书食货志:周景王时,患泉轻,将更铸大泉。单穆公曰:「不可。」王不听,铸大泉,文曰「宝货」。汉兴,为秦泉重难用,更令民铸榆荚钱。至孝文,有司言榆荚三铢轻,易奸诈,请铸五铢。至王莽居摄,变汉制,更造大泉,径寸二分,重一十二铢,文曰「大泉直五十」。又造契刀,形如刀,直五百。又造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至莽即真,罢五铢钱,异作泉布,多至十品。其布有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么布、小布,是为货十品也。其泉十品者,莽居摄,作大泉、错刀、契刀;即真作小钱、么钱、幼钱、布钱、壮钱。天凤年,更造货布,与货钱为十品。莽以刘有金刀,罢契刀、错刀。从莽至汉末,郑君时见行此三者,故云今存于民间也。彼文货布无有奇,广八分半、足支长八分等十一字,此郑君目所觌见,以义增之耳。彼大泉直五十,言十五者亦误,当从五十为正也。王莽之大泉,盖与景王所铸大泉亦异也。愚桉:武帝铸五铢,疏谓孝文作五铢,误也。
周语:「景王二十一年,铸大钱。」韦昭注:「钱者,金币之名,所以贸买物,通财用也。古曰泉,后转曰钱。单穆公云:古者有母平子,子权母而行。然则二品之来,古而然矣。」郑君云:「钱始一品,至景王有二品,省之不熟耳。」前、后汉纪:武帝元狩五年,行五铢钱,王莽时废。光武建武十六年,始行五铢钱。齐孔觊曰:「自汉铸五铢,至宋文帝,历五百余年不变者,轻重可法,得货之宜也。」
币赍注:郑司农云:「赍或为资。今礼家定赍作资。」
司会书契版图注:书谓簿书。契,其最凡也。版,户籍也。图,土地形象,田地广狭。疏:汉时以簿书记事,至于余物记事,亦谓之簿书,故举汉法而言也。汉之户籍,皆以版书之,故以汉法况
职内。凡受财者,受其贰令而书之。注:受财,受于职内,以给公用者。贰令者,谓若今御史所写下本奏,王所可者。书之,若言某月某日某甲,诏书出某物若干,给某官某事。下,户嫁反。疏:御史掌赞书,用财者,先奏白于王,王许可,则御史赞王为辞。下职内是其贰,令职内则书之为本案,然后给物与之。
职币以书揭之。注:郑司农云:「揭之,若今时为书以著其币。」著,直略反。
掌皮:「会其财赍」注:赍,所给予人以物曰赍,今时诏书或曰赍计吏。疏:汉时考使谓之计吏,有诏赐与之则曰赍。引之证赍是与人物也。
内宰:「教六宫」注:六宫,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疏:汉旧仪有此事也。
哀帝纪「中宫」注:「皇后之宫。」
「禁其奇邪」注:「奇邪,若今媚道。」疏:「汉法有官禁,云敢行媚道者,谓道妖邪巫术以自衒媚,故举汉法证经。」
「内小臣阴事」注:「阴事,群妃御见之事,若今掖庭令昼漏不尽八刻,白录所记,推当御见者。」
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注:「中门为外,内为中,若今宫阙门。」
女祝「招、梗、禬、禳」注:「四礼唯禳其遗象,今存。」疏:「汉时招梗及不行,唯禳一礼,汉日犹存其遗象。」
「典妇功物,书而揭之。」注:「郑司农云:书其贾数而著其物,若今时题署物
内。」司服「袆衣、揄狄、阙狄」注:「今世有圭衣者,盖三翟之遗俗。」疏:「汉时有圭衣,刻为圭形,缀于衣,是由周礼有三翟,别刻缯缀于衣,汉俗尚有,故云三翟遗俗也。」
「素沙」注:「素沙者,今之白也。音绢,今作绢字。六服皆袍制,以白为里,使之张显。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疏:「素沙为里无文,故举汉法而言,谓汉以白为里,以周时素沙为里耳。」缝人「棺饰」注:「汉礼器制度:饰棺,天子龙、火、黼、黻皆五列,又有龙翣二,其戴皆加璧。」疏:「明天子加数,与丧大记不同之义。」
「翣柳」注:「书曰:分命和仲,度西曰柳谷。度音宅。」疏:济南伏生书传文。度亦居也。柳者,诸色所聚,日将没,其赤兼有余色,故云柳谷。
吴虞翻奏郑玄解尚书违失,古大篆「卯」字读当为「卯」,古「柳」、「卯」同字,而以为昧。追师「副编」注:「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步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编,编列发为之,其遗象若今假紒矣,服之以桑也。」疏:「汉之步繇,谓在首之时,行步繇动,此据时目验以晓古,至今去汉久远,亦无以知之矣。假紒亦是郑之目验以晓古,至今亦不知其状也。」
续汉舆服志:「皇后入庙,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桂枝相,八爵九华,熊、虎、赤罴、天禄、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东观汉记:「章帝诏东平王苍以光烈皇后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
屦人注:「复下曰舄,褝下曰屦。古人言屦以通于复,今世言屦以通于褝,俗易语反与?」疏:「汉时名复下者为屦,并通得下褝之屦。」
夏采建绥注:「今礼家定作蕤。」疏:「谓今说礼之家,蕤宾在午月,一阴爻生,阴气委蕤于下,故旌旗之亦定作蕤也。」媒氏注:「媒之言谋也,谋合异姓使和成者。今齐人名曲□鱼列反。曰媒。」
汉书注:孟康曰:「媒,酒教。」颜师古曰:「齐人名曲饼曰媒。」
司门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疏:都司总监十二门官,故举汉法况之。
囿人注:囿,今之苑。疏:此据汉法以况古,古谓之囿,汉家谓之苑。大司徒建邦之土地之图注:土地之图,若今司空郡国舆地图。疏:「案汉萧何收秦图籍,以知天下阨塞广远,至后汉乃有司空郡国地图。舆者车舆,其前牙曲,地形不可正方,故云舆地图也。」案:职方亦云「掌天下之图」,注直云「如今司空舆地图」,不云郡国者,彼以司马主九畿,并夷狄而言,故不得云郡国。此经云「主人民之数」,则唯据九州之内,故此注云郡国也。
武帝元狩六年,御史大夫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立齐、燕、广陵三王,淮南王安与左吴等按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疏谓后汉乃有,盖考之未详也。光武披舆地图指示邓禹。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大司空上舆地图。马援曰:「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肃宗建初中,案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史记正义:天为盖,地为舆,故云舆地图。
皂物注:郑司农云:「皂物,柞栗之属,今世间谓柞实为皂斗。」日至之景注: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疏:颍川郡阳城县是周公度景之处,古迹犹存。
王朴曰:古者植圭于阳城,以其近洛也。盖尚歉其中,乃在洛之东偏。开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北距横野,中得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之中。司马公曰:日行黄道,每岁有差,地中当随而转移。故周在洛邑,汉在颍川阳城,唐在汴州浚仪。
其食者半,参之一,四之一。注:土均:均邦国地贡轻重之等。其率之也,公之地以一易,侯伯之地以再易,子男之地以三易,必足其国礼俗、丧纪、祭祀之用,乃贡其余,若今度支经用,余为司农谷矣。疏:据汉法以况之。
保息六注:宽疾,若今癃不可事,不算卒,可事者半之也。疏:汉时癃病不可给事,不算计以为士卒,若今废疾者也。可事者,谓不为重役,轻处使之,取其半功而已,似今残疾者也。
正治而致事注:致事,上其计簿。疏:汉时考吏谓之计吏,据其使人也。此言计簿,据其文书也。
宣帝黄龙元年,谓上计簿具文而已。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匡衡传:郡定国界,上计簿,更定图,言丞相府。贡禹传:「郡国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小司徒「以岁时入其数」注:若今四时言事。疏:汉承周后,皆四时入其数。今时白役簿皆在于冬,代异时殊,故有革别也。
「大比」注:郑司农云:「五家为比,故以比为名,今时八月案比是也。要谓其簿。」疏:「汉时八月案比而造籍书,周以三年大比,未知定用何月,故以汉法八月况之。」后汉皇后纪:汉法常因八月算人。汉仪注曰:「八月初为算赋。」乡师「前后之屯」注:郑大夫读屯为课殿。疏:当时俗有课殿之语,故读从之。
乡大夫「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注:郑司农云:「征之者,给公上事也。舍者,谓有复除,舍不收役事也。贵者,谓若今宗室及关内侯皆复也。服公事者,谓若今吏有复除也。老者,谓若今八十、九十复羡卒也。疾者,谓若今癃不可事者复之。」疏:四事皆若今者,并举汉法况之。盐铁论:今宽力役之政,二十三始赋,五十六而免,所以辅耆壮而息老艾也。
「兴贤者、能者」注:郑司农云:「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疏:「孝悌廉絜,人之德行,故以孝廉况贤者。茂才则秀才也,才,人之技艺,故以况能者也。」
党正以岁时莅较比。注:郑司农云:「如今小案比。」疏:「此举汉法,言小案比,对三年大比为小耳。」族师「春秋祭酺。」注:「酺者,为人物灾害之神也。较人职又有冬祭马步,则未知此世所云蜎螟之酺与?人鬼之步与?盖亦为坛位如雩禜云。」疏:「酺不知何神,故举汉法以况之。但汉时有蜎螟之酺神,又有人鬼之步神,故两言之。」
封人注:「畿上有封,若今时界矣。」疏:「汉时界上有封树,故举以言之。」
急就篇:「顷町界亩畦埒封。」置其纼注:郑司农云:「纼,著牛鼻绳,所以牵牛者,今时谓之雉,与古者名同。」疏:「自汉以前,皆谓之纼。案少仪云:牛则执纼。纼则纼之别名。」
楅衡注:楅设于角,衡设于鼻,如枷状也。疏:「汉时有置于犬之上,谓之枷,音加,故举以况衡。」
鼓人「以金和鼓。」注:「,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疏:「于之名,出于汉之大予乐官,其形并出彼文而知之也。」以金镯节鼓注: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
疏:「形如小钟者,亦据汉法而言也。」
「以金铙止鼓」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
疏:「铙如铃无舌者,亦约汉法而知也。」
「以金铎通鼓」注:「铎,大铃也。」疏:「亦约汉法知之。」
牛人「共其牛牲之互」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充人展牲」注:郑司农云:「展,具也。具牲,若今时选牲也。玄谓展牲,若今夕牲也。」疏:「夕牲,此举汉法以况之。」「丙吉子显从祠高庙,至夕牲日,乃使出取斋衣。」颜师古注:「未祭一日,其夕展视牲具,谓之夕牲。」
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注:「廛里者,若今云邑里居矣。」疏:「异义:公羊十一税,远近无差。汉制,收租田有上中下,与周礼同义。」
闾师疏:「刘琰问:夫家之征与夫布,其异如何?郑答云:夫家之征者,田税,如今租矣。夫布者,如今算敛,在九赋中者也。」遗人「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注:「庐,若今野候,徒有庌也。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疏:「此举汉法以况义。汉时野路候迎宾客之处,皆有庌舍,与庐相似。汉法十里有亭,有三老人,皆有宫室,故引以为况也。」
保氏「九数」注:「郑司农云: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夕音的。句股也。」疏:「方田已下,皆依九章算术而言。今有重差、夕桀、
句股,此汉法增之。马氏注以为今有重差、夕桀,夕桀亦是算术之名,与郑异。案今九章以句股替旁要,则旁要,句股之类也。」少仪正义云:「九数之名,书本多误。儒者所解,方田一,粟米二,差分三,少广四,商功五,均输六,方程七,赢不足八,旁要九。云今有重差、句股者,郑司农指汉时云。今世于九数之内,有重差、句股二篇,其重差即与旧数差分一也。去旧数旁要而以句股替之,为汉之九数,即今之九章也。马融、干宝等更云:今有夕桀,各为二篇,未知所出。」郑玄传:「通九章算术。」注:「周公所作也,凡九篇: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均输、方程、傍要、盈不足、句股。」马续传:「善九章算术。」注:刘徽九章算术:方田一,粟米二,差分三,少广四,商功五,均输六,盈不足七,方程八,句股九。并无重差、夕桀。刘徽九章算经序:「伏羲氏始画八卦,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记称隶首作数,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名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阙称删补,故较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阙语也。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句股则必以重差为率,故曰重差也。一方田,以御田畴界域,二粟米,以御交质变易;三褒分差也,以御贵贱禀税;四少广,以御积幂方圆;五商功,以御功程积实;六均输,以御远近劳费;七盈不足,以御隐杂互见;八方程,以御错糅正负;九句股,以御高深广远。梅福传: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唐艺文志:刘向九章重差一卷。
调人凡有斗怒者成之。注:郑司农云:「成之,谓和之也。和之,犹今二千石以令解仇怨,后复相报,移徙之,此其类也。」
媒氏嫁殇注:郑司农云:「今时娶会是也。」
司市「以次叙分地」注: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若今市亭然。疏:举汉法而言。
张平子西京赋:廓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三重,俯察百隧。周制大胥,今也惟尉。注:汉宫阙疏曰:「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史记:褚先生曰:「臣为郎,与方士会旗亭下。」
「质剂」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劵,与古质剂同也。
「思次介次」注:「思次,若今市亭也。介次,市亭之属别小者也。」「量度者」注:「若今处斗斛及丈尺也。」
「以玺节出入之」汪:「玺节,印章,如今斗简封矣。」疏:「案汉法,斗简封,其形方,上有封简,其内有书,则周时印章上书其物,识事而已。」
左传正义:「周时印已名玺,但上下通用。」
泉府「以国服为之息」注:「以其于国服事之税为息也。王莽时,民贷以治产业者,但计赢所得受息,无过岁什一。」疏:「此与周少异。周时不计其赢所得多少,据本征利。王莽时,虽计本多少为定,及其征科,唯据所赢多少。假令万泉岁还,赢万泉,征一千,赢五千,征五百,余皆据利征什一也。」
「司关以节传出之」注:「传,如今移过所文书。」疏:传则过所文书。
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张晏注:「传,信也,若今过所也。释名曰:过所,至关津以示之。或曰传。」
「掌节、使节皆金也」注:「今汉有铜虎符。」疏:「证:周时节用铜之意。」
「门关用符节」注:符节者,如今宫中诸官诏符也。玺节者,今之印章也。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将送者执此节以送行者,皆以道里日时课,如今邮行有程矣,以防容奸,擅有所通也。」疏:符节已下,周法无文,故皆约汉法况之。案太史公本纪:「汉文帝二年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国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者,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张宴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郑引之者,欲明汉时铜虎符本出于此也。
后汉杜诗上疏:「旧制,发兵以虎符,其余徵调,竹使而已。」
遂人夫一廛注:郑司农云:「扬子云有田一廛,谓百亩之居也。」玄谓廛,城邑之居。王莽时,城郭中宅不树者,谓不毛,出三夫之布。疏:引莽时事者,证廛是城郭中。里宰以岁时合耦于耡。注:耡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为名。疏:郑以汉法况之,汉时在街置室,简弹一里之民,于此合耦,使相助佐,因放而名耡也。
金石录:「汉都乡正街弹碑,在汝州界故昆阳城中,其岁月略可见,盖中平二年正月,而其额题都乡正街弹碑,莫知其为何碑也。水经:鲁阳县有南阳都乡正卫为碑,平氏县有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隶释亦以为卫弹碑,盖未考此注也。酸枣令刘熊碑云:愍念烝民,劳苦不均,为作正弹,造设门更。
合人耦,则牛耦亦可知也。」疏:周时未有牛耦耕,至汉时搜粟都尉赵过始教民牛耕。今郑云合牛耦可知者,或周末兼有牛耦,至汉赵过乃绝人耦,专用牛耦,故郑兼云焉。
山海经: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周益公曰:「窃疑耕犁起于春秋之间,故孔子有犁牛之言,而弟子冉耕亦字伯牛。月令季冬出土牛,示农耕早晚。贾谊新书、刘向新序俱载邹穆公曰: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大率在秦、汉之际,何待赵过?过特教人耦犁,共二牛,费省而功倍尔。」
旅师「平颁其兴积」注:「县官征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疏:「郑举汉法况之,兴皆是聚积之义也。」
草人「土化之法」注:「化之使美,若泛胜之术也。」疏:汉时农书有数家,泛胜为上,故月令注亦引泛胜。艺文志「农家泛胜之十八篇。音凡。」
稻人「芟夷之」注:「郑司农说,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
迹人「邦田之地政」注:「田之地,若今苑也。」
掌蜃「共白盛之蜃」注:「盛,犹成也,谓饰墙使白之蜃也。今东莱用蛤,谓之义灰云。」疏:「蜃蛤在泥水之中,东莱人义取以为灰,故以蛤灰为义灰。」
「囿人牧百兽」注:备养众物也。今掖庭有鸟兽,自熊、虎、孔雀至于狐、狸、凫、鹤备焉。
「司稼出敛法」注:「敛法者,丰年从正,凶荒则损,若十伤二三,实除减半。」疏:「举法以况义,谓汉时十分之内伤二分三分,余有七分、八分者。实除减半者,谓就七分八分中为实在,仍减去半不税,于半内税之,以凶荒所优饶民法也。」
槁人外内朝冗食注:「外朝,司寇断狱弊讼之朝也。今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之殿,云天子与丞相参决大事焉,是外朝之存者与?内朝,路门外之朝也。冗食者,谓留治文书,若今尚书之属诸直上者。」疏:「引汉法说之,谓以次当直,留在朝宿,不复须以食供之。冗,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冗吏,亦曰散吏。」
续汉历志:「熹平四年,冯光、陈晃言历元不正,诏以群臣会司徒府议。」注:「蔡邕集载:三月九日,百官会府公殿下,东面,校尉南面,侍中、郎将、大夫、千石、六百石重行北面,议郎、博士西面,户曹令史当坐中而读诏书。公议,蔡邕前坐侍中西北,近公卿,与光、晃相难问是非焉。」后百官志注:蔡质汉仪曰:「司徒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敢号府。」应劭曰:「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每岁州郡听采长吏臧否,民所疾苦,还条奏之,是谓举谣言。举谣言者,掾属令史都会殿上,主者大言某州郡行状。」周礼外朝干宝注曰:「礼,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殿。」朝士注:
「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会殿,亦古之外朝。」
汉制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