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拾粪
拾粪,这一看似简单平凡的行为,却是农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关乎着人们的日常起居,更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烧炕做饭、取暖都需要燃料来支撑。而这些燃料的来源之一便是粪便。其中,马粪和牛粪成为了首选目标。村民们会将它们拾起并储存起来,以备冬季使用。这种做法既经济实惠又环保可持续。
当然,除了解决烧火问题外,拾粪还有另一个重要用途——作为种植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特别是猪粪,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对于土地肥沃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农民们也会特意去捡拾猪粪,并将其用于农田施肥,以期获得更好的收成。
相比之下,拾马粪更为常见。毕竟马匹在农村地区的数量相对较多,而且马粪的肥力也更高。所以,每当清晨或傍晚时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身影穿梭于田间地头,手持簸箕或竹篓,认真地搜寻着每一堆马粪。
总而言之,拾粪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方式,更是农村人民智慧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巧妙地解决了烧柴短缺的困境,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见证了农村生活的变迁与发展。
大哥拾粪往往都是在天色刚刚破晓之际,晨曦微露之时便已出门。只见他手持一把粪叉子,肩上扛着一只箩筐,迈着大步紧紧跟随在庞大的拾粪队伍之中。
这支队伍里既有成年人,也有年幼的孩童。他们跟随着马群前进,眼睛紧盯着地面,时刻准备着迎接“惊喜”。当马匹奔跑起来时,如果它们突然撅起屁股、翘起尾巴,那么这很可能就是要排便的信号。有些胆子大且不惧被马蹄踢到的大人会毫不犹豫地将箩筐径直伸过去,试图接住这些宝贵的粪便;然而有时候运气不佳,预判出现失误,迎来的却是一股温热的尿液喷涌而出,这时人们只能匆忙闪避以免遭殃。
他弯着腰,不断地将地上的东西拾起放入竹筐之中。不一会儿,竹筐便装满了。随后,他提着沉重的竹筐来到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东西倾倒而出,并仔细地摊开来让它们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晾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些东西逐渐变得干燥。待到完全干透之后,他又一次一趟趟地将其装入竹筐,然后运送回家。有些被直接堆积在原地,接着用胡麻柴严严实实地遮盖好;另一些则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最后,他还会取来一些泥土,均匀地涂抹在表面,以确保即使遭遇降雨也不会受到影响。当需要使用这些东西时,他只需一袋袋扛起,轻松地带回家即可。
拾粪,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环保理念和生活智慧。这不仅是对垃圾的再利用,更是一种变废为宝、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
大哥对于拾粪可谓尽心尽力,他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只为收集更多的粪便。无论是马匹还是耕牛经过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然而,这份工作并非易事。有时候,他会来到满是茬拌的土地,这些坚硬的植物根茎让铲子难以施展,同时也磨损着他的鞋子。甚至有些麦茬会穿透鞋底,钻入鞋内,带来一阵阵刺痛。
尽管如此艰难,大哥依然坚持不懈。当他一瘸一拐地回到家时,已经疲惫不堪,但却没有多余的鞋子可供更换。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原有的鞋垫下面再加一层垫子,以缓解脚部的不适。
这种坚韧与毅力令人钦佩,而大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他用自己的双手,默默践行着环保的理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正是因为有这样勤劳且具有环保意识的人存在,我们的世界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
拾粪这项工作,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不容易啊!夏天的时候,各种虫子横行霸道,那股臭味更是让人难以忍受。特别是牛粪,简直就是稀屎壳烂的一团糟。而到了冬天呢,虽然粪便已经被冻结成块,但要去铲除它们也是一件费力的事情。而且,在这冰冷刺骨的天气里,人们自己也会被冻得手脚僵硬。
我曾听爹爹说起过他小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和四爹只能依靠牛粪来取暖。他们甚至会光着脚丫子踩到刚刚排泄出来的热腾腾的牛粪上,用这种方式来温暖自己的双脚。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阵心酸。这样的经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简直无法想象,但却是他们真实走过的岁月。
这些忆苦思甜的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一辈人的艰辛与坚韧。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顽强地生活着,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而如今的我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断努力奋斗,以回报先辈们的付出。同时,也要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让那些曾经吃过苦的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拾粪这一劳动,承载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深深印记,与拉风匣紧密相连,成为当时生活中的标准配置。那时,人们深知牛粪燃烧旺盛,能煮出美味可口的饭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情景已渐渐消逝。
回首往昔,拾粪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劳作,更是对旧日美好时光的追寻。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人们通过自食其力的努力来维持生计。每一次弯腰拾起粪便,都是对生活的坚持和奋斗。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粪便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常见。即使偶尔还有一些,也鲜有人愿意去捡拾。
如今,电力和液化气等现代能源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燃料,成为烹饪的主要手段。这些新型能源不仅干净卫生,而且使用起来异常便捷,可以随意调节火力大小。它们让我们的厨房变得更加整洁、高效,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然而,尽管时光流转,但那些曾经的拾粪经历却永远留在了老一辈人的心中,成为他们珍贵的回忆。这段历史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不断追求更好的未来。
拾粪,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拾起的不仅是粪便,更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在过去的岁月里,农民们靠天吃饭,土地就是他们的生命之源。为了让庄稼茁壮成长,他们不惜辛勤劳作,其中就包括拾粪这一项重要任务。每天清晨或傍晚,人们会背着竹篓、拿着粪叉,走遍田间地头、村前屋后,仔细地寻找牲畜留下的粪便。这些粪便被视为宝贵的肥料,可以滋养土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然而,拾粪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物质资源的珍视,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没有现代农业机械和化肥,但他们凭借着双手和汗水,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农村社会,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宝贵财富。
同时,拾粪也代表着勤劳俭朴的作风。农民们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勤奋努力的真谛。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日,他们都坚持不懈地拾粪施肥,从不抱怨辛苦。这种勤劳俭朴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中,还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拾粪这项传统劳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所传递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勤劳俭朴作风却永远不会过时。它们仍然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进取,不畏困难,追求卓越。让我们珍惜这份精神遗产,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以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