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放夜马
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所以放夜马这件事,就成了生产队里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普通百姓大多都不太情愿去干这个活儿。毕竟,要想成功地放养夜马,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如果一个人缺乏相关经验或者对马匹的习性不够了解,那么当马儿被放出后,再想给它们戴上嚼子和马绊可就难如登天了。此外,放马之人必须真心喜爱这些马儿,同时还要掌握精湛的驭马技巧以及骑行之术。
值得一提的是,我大哥根枝不仅擅长游泳,更是精于骑马之术。虽然他可能不如那些蒙古族好汉那般善于使用套马杆,无法像他们一样在马下轻松抓住马鞍,然后纵马飞驰或是在马背上稳稳站立,但他依然能够身手矫健地上下马背。
哈村位于广袤的草原之上,这里是多个游牧民族的聚集地,也是察北牧场专门为部队培育战马的重要基地。自解放以来,这个地方便划归国家农垦局管理。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专业的养殖技术,这里产出的马匹品质优良,备受赞誉。
马厩则是由前苏联专家精心设计并建造而成,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我的父亲和四叔这对亲兄弟,因为技艺娴熟,成功地包揽下了放夜马这项艰巨的工作。然而,当他们偶尔想要休息一下时,就会委托家中年长一些的大哥或者四叔的儿子占江代替他们去放夜马。
通常情况下,都是一名成年人和一个孩子结伴完成放夜马的任务,但某个特殊的夜晚,却出现了两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成为主角的情景。不幸的是,他们的行踪被生产队长察觉,于是深更半夜里,队长亲自来到家中催促大人们赶紧去放马。
大哥与马之间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促使他不仅对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更激发了他学习调马技术的热情。
无论是多么野性难驯、无人敢骑的草马,只要到了大哥手中,总能被他调理得服服帖帖。然而,调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偶尔也会遭遇挫折。有一次,大哥在驯服一匹新马时不慎摔倒在地,但幸运的是,这里是柔软的草滩而非坚硬的地面,所以伤势并不严重。没过几天,身体便自动痊愈了。
尽管经历了失败,但大哥从未畏惧困难,反而越挫越勇。没过多久,他又继续挑战那匹曾经让他受挫的马匹。经过不懈努力和耐心调教,这匹原本桀骜不驯的野马渐渐变得温顺乖巧起来。于是乎,大哥成功地给它戴上了嚼子,并系上了双马拌。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这匹马表现出惊人的进步。当再次见到大哥时,它竟然会主动靠近以示友好。大哥见状喜出望外,特意为它准备了上等的草料作为奖励。就这样,通过恩威并施的方法,大哥成功地让这匹马甘心为人所用。如今的马儿既忠诚又顺从,昔日的烈性已然荡然无存。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草原上却有着别样的热闹景象——一群骏马正在自由驰骋。它们奔腾着、追逐着,仿佛要将这无尽的黑夜抛在身后。
在这群马里,有一匹格外引人注目的头马。它身姿矫健,毛色光亮,宛如一头威武的雄狮。其他马匹似乎都对这匹头马充满敬畏之情,紧紧地跟随其后,就像是一群忠诚的追随者。
这种情景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当一个人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和认可时,周围的人往往也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追随他的脚步。这便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吧!一旦建立起这种信任关系,很多事情便会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而这些马儿们也是如此。每晚吃过夜草之后,它们的体力得到补充,精神焕发。渐渐地,它们养成了夜间吃草的习惯,并对此习以为常。夜夜如此,时间一久,它们也就长了记性。
在这个过程中,头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它的带领,其他马匹才能够找到充足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领导者的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成功,还能激发成员们的潜力,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