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禁(14)
刘世玉一家可谓是子孙满堂,自打“后龙风水禁地”兴隆大开禁以来,他有幸结交了北平“天丰益”镇基局驻兴隆总办李占山以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开禁范围之内的森林采伐和贩运方面,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收益。
儿子刘汉章打小就聪明伶俐、天赋异禀,对道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他年幼时便踏入道观,开始潜心修习道教文化。在道观里,他勤奋好学,日夜钻研经典教义,不仅深入了解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还掌握了许多神秘而古老的修炼法门。
除此之外,刘汉章还兼学郎中行医秘方,致力于医术的研究与实践。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才智和刻苦努力,逐渐精通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并能够运用中草药等天然药物为患者调制良方,解除病痛,恢复康健,重获新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汉章的医术越来越高超,名声也渐渐传播开来。他常常主动走村串户,为那些身患疾病却无法承担高昂医疗费用的百姓们免费诊治。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解救。
由于刘汉章的仁心仁术和高尚品德,他在当地居民中的声望如日中天。他不仅医术精湛,更以慈悲为怀,对每一个患者都竭尽全力、精心施治。他的医道高明,无论是贫富、贵贱,只要有病痛相求,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久而久之,人们对刘汉章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称赞他是“神医”,将他视为拯救生命的天使。然而,面对这些赞誉,刘汉章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他深知自己的医术虽然高超,但也不过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而已。他把救治病人当作自己的责任,视之为对臣民的回报。
在刘汉章看来,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给予患者重树战胜病魔的信心,增强患者对希望的憧憬。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医者父母心,赢得了众人的敬仰和拥戴。
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使得整个兴隆地区自从大开禁之后,无论是那些纷纷涌入此地的商贾木贩,还是来自于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人士,甚至包括那些逃荒落难之人,或者仅仅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来到这里讨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们,都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向善仁爱、崇尚道德、追求和谐的社会风气。所有这一切令人欣喜的转变,都与刘汉章那颗充满仁爱的心灵以及他那高尚的品德密不可分,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那时美好的社会景象。
这刘汉章从小就是个听话孝顺、心有善德的孩子,凡事都听从父母安排。这不,到了适婚年龄,也是在家里父母的积极催促和操办下,才娶妻成家,并很快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孟亭。
也许真的是得到了送子观音菩萨的护庇吧,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妻子又陆续给他生下两个大胖小子:二儿子孟德,三儿子孟财。而且这仨孩子呀,那真是一个赛一个地讨人喜欢——个个生得虎头虎脑、面宽耳阔,一看就知道将来肯定有出息。
每次看着这三个小家伙在院子里嬉戏打闹的情景,刘汉章心里都是满满当当的幸福与满足感。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打拼赚钱,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让他们将来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刘世玉望着眼前这三个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大孙子,心中满是欢喜和欣慰。他每天都笑容满面,乐不可支,仿佛年轻了十几岁似的。无论做啥事,他都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尽管岁月不饶人,刘世玉的年岁渐长,但他并未因此而变得懒散或消极。曾经那些需要挥动斧头、拉动锯子砍伐树木等耗费体力的重活,如今已不再适合他去承担。然而,他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而是找到了另一种方式来发挥自己的价值——继续驾驭马车运输木材。
对于赶车这项技艺,刘世玉可谓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多年的经验让他深谙其中之道,每一次出车都是一场精彩的表演。他驾驭着马车,穿越山林小道,将一根根粗壮的木材安全运送到目的地。这个过程不仅展现了他的技巧和勇气,更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刘汉章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艰难地穿梭于茂密的树林之间。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旅程,他终于独自抵达了雾灵山南面山脚下那座神秘的钟古院。
这座古老的庭院周围环绕着参天大树,枝叶繁茂得几乎遮蔽了天空,阳光只能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整个院子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道观内建筑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袅袅升起的香烟在空气中盘旋缭绕,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几分神圣和神秘的气息。
刘汉章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拜见他的道师——敬一道长。这位德高望重的道长据说通晓天地之道,智慧非凡。刘汉章心中怀有许多疑惑和要事,希望能从敬一道长那里得到指引和教诲。
道教强调“清静无为”,道观一般设于山林幽静之地,以利于道士修身养性,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内在的宁静。
道教有许多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如拜斗、请仙、斋醮等,这些活动通常具有严肃性和神圣性。未经允许的人员可能会不经意间打扰到这些仪式,影响仪式的顺利进行。出于对宗教仪式的尊重和保持其庄严神圣,所以道观对外界人进入是有所限制的。
敬一道长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他那张面庞总是挂着慈悲而又和蔼可亲的笑容,仿佛能够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和忧愁;其对于道家思想有着极其深刻地理解与领悟,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如此,这位道长还洞悉尘世间种种纷扰繁杂之事,并能以独到的见解给予解答指引;再加上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且知识储备异常丰富,无论面对何种难题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真可谓是令人敬仰万分。
刘汉章自幼便跟随敬一大师学习,耳濡目染之下,深受其教诲与熏陶。他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思维能力,对于世间万物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近日来,刘汉章心中时常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灵感冲动,然而这股灵感却如同迷雾一般朦胧不清,让他难以捉摸、无法辨明。这种感觉既令人兴奋又使人困惑,仿佛预示着人世间即将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将要降临。
他开始密切关注周围的一切细微变化,试图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寻找线索;同时也不断翻阅古籍经典,希望能从中获得启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莫名的灵感愈发强烈起来,但始终未能清晰地显现出具体形态。
尽管如此,刘汉章并未感到气馁或失望。相反,他深知这种灵感的珍贵之处,并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终有一天能够揭开谜底,揭示其中隐藏的奥秘……
敬一道长满脸笑容地站在道观门口,迎接他曾经的得意门生——汉章。多日未见,两人都激动万分。
汉章快步走上前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张开双臂,与敬一道长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他们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力量,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喜悦。岁月如梭,但师徒之间的情谊却如同陈酿老酒,愈发醇厚浓烈。
汉章低声说道:“师父,好久不见!”声音中带着些许哽咽。
敬一道长满面慈祥地拍了拍汉章的后背,缓缓说道:“是啊,徒儿,为师可想死你了。快进来吧,咱们好好聊聊。”
汉章点点头,跟随敬一道长进了道观。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共同经历的风雨、修炼的艰辛以及取得成就时的喜悦,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回忆。
进入客厅后,敬一道长请汉章坐下,并亲自沏了一壶好茶。顿时茶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情愉悦。
师徒二人品着香茗,开始畅谈起来。汉章向敬一道长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而敬一道长则耐心倾听,不时给予赞许、指点和鼓励。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但师徒俩仍然意犹未尽,继续交谈着。直到夜深人静,快到凌晨,师徒俩才各自去房间休息。
第二天离别之时,汉章再次与敬一道长相拥道别,依依不舍。他们心里都知道,这次相见虽然短暂,但那份深厚的师生情将永远铭记在心。
在回来的路上,刘汉章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心中反复咀嚼着道长敬一师父那充满睿智与深意的教诲禅语。然而,有两个关键点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令他对师父的察观天象、测知预言感到困惑不解。
其一便是关于日月天地的轮回之说。他暗自思忖:日月交替、昼夜循环,这本是自然规律,为何师父会特意强调呢?难道其中蕴含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寓意吗?
其二则是关于世间即将发生大变的预言,东洋出祸端,国人即遭殃。刘汉章不禁陷入沉思:何为大变?这又将给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他想起师父平日里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超凡智慧和洞察世事的能力,心中越发坚信师父所言非虚。
带着满心疑问,刘汉章继续前行在返家的途中,途径老家八道河时,顺便到他曾经修行过的老道洞转一圈,见到了他过去的同伴道士。这一路上,他目睹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微风拂面的惬意,也领略到了万物生灵的生机勃勃。虽然大开禁以来被开垦荒地和砍伐了很多森林树木,但仍然满目葱茏、遍地清泉,这些美好的景象让他心生感慨:或许,师父所说的日月天地轮回,正是暗示着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并非简单地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演进。
至于师父说的世间的大变,也许意味着社会、人心或者整个世界格局都会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想到这里,刘汉章决定要更加用心去体悟师父的话,以便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敬一大师在他们临别之际,突然说出了一番令人费解的言辞,使得刘汉章不禁心生感慨,但同时也感到十分困惑。那时候敬一大师语重心长地对他低声说道:“汉章啊,倘若以后世间局势生变,出现难以预料的混乱局面之时,县城恐将不再安宁,成为重灾区。若是如此,你可携带家眷,前来我这道观寻求庇护。相信在此处,至少能够保你们一家安然无恙,免受战乱之苦。”说完,敬一大师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睿智与淡定。
刘汉章苦思冥想许久,始终未能想通其中关键所在。他不禁回想起当年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那场震惊中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那无疑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变革啊。它一举推翻了绵延两千余载的封建帝制,成功缔造了中华民国。尽管此后曾出现过短暂的帝制复辟,袁世凯趁机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革命彻底终结了腐朽衰败、软弱无能的清王朝统治,使得国人们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启迪,国家也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面对大师口中所言的另一场巨变,刘汉章实在摸不着头脑。究竟什么样的变故能与“辛亥革命”这么大的变革相提并论甚至超越之呢?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