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开禁 > 第17章 开禁(9)

第17章 开禁(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镜头切换到王福常一家。

    话说这王福常啊,近年来一直依靠着租赁天丰益镇基局在兴龙山脚下所开垦出来的荒地,每日每夜都辛勤地劳作着。他那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无不见证着他的努力与汗水。每年收获之时,他都会将一半多的粮食上交给地主家,但剩下的那些也对付着能够维持全家老少的生存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倒也过得自在。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儿子王占永都已经快到了 18 岁了。这个年纪,按照村里的习俗和传统,也是时候考虑他的婚姻大事了。毕竟男大当婚嘛,这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呢。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全家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四处托人帮忙给儿子物色合适的对象。

    大家都知道,在农村找对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看对方的家庭背景、人品相貌,还要考虑两个人是否门当户对、性格相投等等因素。而且自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以后,觉醒的年轻人开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很多时候并不会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媒妁之言还是需要听从的,在乡下还没有达到自由恋爱的程度。所以,那些做家长的就更得用心了,既不能强行干涉孩子的意愿,又要尽可能地帮他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才行。

    于是乎,王福常和老伴儿便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向亲戚朋友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子。同时还拜托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辈或者媒婆帮忙牵线搭桥。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但只要能让儿子早日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辛苦一点也无所谓。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儿子本人的意见。毕竟将来过日子的是他们小两口呀。所以等找到几个比较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之后,他们会先跟儿子沟通一下基本情况并且听取他的想法与感受;如果他对某个女孩感兴趣或者表示愿意接触看看,那么接下来再安排双方见面相互了解,进一步发展,希望通过全家共同努力,可以顺利完成这项光荣任务——为儿子找到那个能够陪伴他度过一生幸福快乐之人。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竟然有人给王占永提媒了,而这个姑娘正是天丰益镇基局设在兴龙山开禁总管李占山家的二闺女。话说这位二小姐,今年方才十六岁,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眉清目秀。她的肌肤白皙如雪,宛如玉雕般精致;眉毛如远山含黛,眼眸似秋水盈盈,一颦一笑都散发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这样的美貌,简直让人过目难忘,想必也是众多男子梦寐以求的对象吧?只是不知道王占永是否有此福气,能与如此佳人缔结良缘呢?

    当媒人精心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便兴高采烈地领着李占山夫妇俩和二姑娘,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了王福常家。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占山的媳妇竟然对这个未来的亲家并不满意。

    她仔细打量着王福常家的每一个角落,眉头渐渐皱起。房子虽然宽敞,但显得有些陈旧;家具虽还算齐全,但样式却早已过时。更让她不满的是,王福常夫妇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和善可亲,与她心目中的理想亲家相差甚远。

    李占山的媳妇暗自嘀咕:“这怎么行呢?我们二姑娘可是如花似玉的大闺女,怎能嫁给这样的人家呢?尤其是一个以种地为生的人家,与我们的差距太大了”。她越想越觉得不妥,心中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但出于礼貌,她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与王福常夫妇寒暄了几句。

    相家结束后,李占山的媳妇立刻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丈夫。李占山听了,也觉得有些为难。毕竟,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他知道妻子一向眼光颇高,这次恐怕又要挑剔一番了。不过,他也明白女儿的幸福至关重要,不能轻易妥协。

    于是,夫妻俩决定再观察一下王福常家的情况,看看是否还有其他优点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同时,他们也打算与女儿好好沟通,听听她的想法和意见。毕竟,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二姑娘手中。这场相家之旅,似乎才刚刚开始。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或者说是讲究,那就是当女方去相亲的时候,如果男女双方彼此都很满意,那么女方通常会选择留在男方家中一起用餐后再离开;但要是有任何一方不满意这场相亲,尤其是女方对男方不满意时,则往往会找个借口不吃这顿饭,然后直接打道回府。

    而今天恰好就是属于女方不满意的情况,因此根本就没有人张罗着准备饭菜。这样一来,可就让男方一家人感到十分尴尬和难堪了。毕竟他们原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这次相亲能够成功,却没想到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有些难以接受。此刻,男方的家人或许正在心里暗暗嘀咕:难道自己家真的就这么差劲儿吗?怎么连一顿饭都留不住人家姑娘呢?

    李占山他们一家回去后,爸爸征求二姑娘的意见时,闺女有些羞涩的说:“从王占永他们的家境来看,确实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但是我看占永这个人还算不错,他善良诚实,勤劳勇敢。起码不馋不懒,一表人才。所以,他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对象。但是看我妈的意思,她这关是很难过的,还需要爸爸跟她做好工作。”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新青年一代在这个大背景下,受到各种新兴思潮的冲击与洗礼,无论是在思想、观念还是婚恋观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他们不再被旧时代的束缚所困,展现出前卫而勇敢的一面。

    这些年轻人开始反思并挑战过去封建意识形态下的传统观念。他们对于陈旧的规则和习俗持有质疑态度,并渴望寻求自由和平等。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他们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

    在婚恋观方面,新青年们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摒弃了旧有的包办婚姻和门第观念,追求真爱和个人幸福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相比于前辈们,他们更加注重内心感受和情感共鸣,不再仅仅看重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这种对于爱情的勇敢追求,反映出他们对于自我实现和个体价值的重视。

    此外,新青年一代还展现出敢于冲破逆境的勇气和决心。面对困难和阻碍时,他们不再轻易退缩或妥协,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勇于挑战权威,坚信自己的观点和理想,努力为之奋斗。这种逆境中的潜能激发,让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新青年一代在思想、观念和婚恋观方面的变化,标志着他们逐渐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迈向一个更加现代化、自由化的社会。他们的前卫与勇敢精神,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更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勇往直前,追求真理和美好生活。

    李占山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外面闯荡江湖,所见所闻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了。他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基本上都打过交道。从内心里来说,对于儿女们的婚姻大事,他认为门当户对虽然也很重要,但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相比之下,男方的品德和品行才是最为重要的。毕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决定了他是否能够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丈夫,也直接关系到儿女未来的幸福生活。所以,在选择女婿的时候,李占山更看重的是对方的人品和为人处世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家庭背景或者财富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儿女找到真正合适的伴侣,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当李占山小心翼翼地询问夫人对这桩婚事的看法时,本以为会得到一个深思熟虑后的答案,却没想到只等来了一句毫不留情的回话:“如果我有一丝一毫想要答应这门亲事的念头,那天我就会留在那里吃饭了。从看到他们家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绝对不行,门不当户不对,所以我坚决不会同意!”

    夫人向来心直口快,嗓门又大,她的这番话不仅让李占山哑口无言,更是清晰地传到了隔壁房间女儿的耳朵里。

    李占山看到夫人如此坚决的态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之感,但他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咱们还是听听孩子的意见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力,仿佛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说完这句话后,他便转身离开了房间,留下了夫人一个人在那里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此时此刻,二姑娘静静地坐在闺房中,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流淌。她的眼神迷茫而又哀伤,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王占永的身影。那个阳光帅气、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心底。

    每一次回忆起与他相遇的瞬间,二姑娘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他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他的眼眸犹如深邃的星空,闪烁着温柔的光芒。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无情,让他们无法走到一起。或许是命运的捉弄,亦或是缘分未到,两人最终只能擦肩而过。但无论如何,这份感情已经深深扎根于二姑娘的内心深处,成为她生命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在寂静的闺房中,二姑娘默默地哭泣着,将所有的思念和痛苦都化为泪水释放出来。她知道,这段感情可能永远无法有结果,但她依然愿意将其深藏在心底,成为自己最珍贵的宝藏。

    自从上次相亲以后,王占永对那位女士的印象非常满意。两人虽然单独相处聊天不过短短半小时,但却令他深深折服——她谈吐不凡、举止优雅,思想更是超乎常人的前卫。那种感觉,仿佛是前世种下的缘分,今生终于相遇一般奇妙无比。在王占永心里,她简直就是女神般的存在啊。每当回忆起与她交谈时的情景,他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心底涌起一股甜蜜而又幸福的暖流,时刻在脑海中激荡。

    夜晚时分,李占山劳累忙乎了一天,踏入家门,一眼就瞧见了闺女待在自己房间内。她的面容苍白憔悴,眼神黯淡无光,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母亲见状,赶忙呼唤女儿出来吃晚餐,但女儿只是淡淡地回应道:“我不饿。”

    然而,只有父亲深知女儿心中所思所想。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尽办法说服妻子,让她同意这桩婚事。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他必须要去尝试。于是,他决定等吃完晚饭后,再去找妻子好好谈一谈。他要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去打动妻子的心,让她明白这桩婚事对于女儿来说是多么重要。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毕竟,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呢?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太漫长,竟然长达两千多年,这在世界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虽然已经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残余仍然会存在,并且还会长时间的存在。

    李占山信心满满的与媳妇交流一晚上,但却毫无进展,媳妇的态度很坚决,仍然不同意。李占山很无奈,也很无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