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开禁 > 第11章 开禁(3)

第11章 开禁(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兴龙山属于一座独立的孤山,如同一个在浩瀚的林海中突兀隆起的一座孤岛。它东西长约三千米,南北宽约一千米,海拔高约八百米。北靠最高峰海拔2118米的雾灵山,前有一片开阔的平地,南临六里坪八品叶次高峰。整个山城在空中俯瞰,恰似一处开阔平坦的高原盆地。

    兴龙山物华天宝,气候宜人,东西南北四周都有山的天然屏障护卫,是一处非常适宜居住的爽邑宝地。据传说,当年咸丰皇帝派风水大师在选择皇家陵寝最佳地时,开始选定的就是兴龙山北面的北区庄。那里是一片地势平坦的开阔地,近处看,依托平缓的黄土坡,依次渐高的黄土山。再往北远眺处,背靠雾灵山顶峰上五龙头岩峰,依风水学说上讲,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各有屏,是极佳的阴宅陵寝首选之宝地。

    但是在最后选址定夺的时候,遵化县令为了把皇陵建在他所管辖的区域内,带来好运,便贿赂了风水大师们。以兴龙山北区的土质不如遵化马兰峪西端昌瑞山下的土质密度大、重量高为由,而最终选择了南部的马兰峪西端。而把兴龙山一带划定为“后龙风水”区域。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经无法再去考证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后来人们竟然在雾灵山的主峰上发现了所谓的“五龙头”。从远处看,它们依次并排而立,傲然形成了五座岩峰,每一座都栩栩如生地屹立在那里,经受着血雨腥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这些岩峰的形状和神态简直是惟妙惟肖,让人不禁联想到清东陵里安葬着的五位皇帝。或许这是一种巧合,又或者是上天有意为之,但无论如何,这样神奇的景象无疑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人们纷纷对这一奇妙的自然景观感到惊叹不已,并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象征,与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

    至于为什么最后把陵寝选择在昌瑞山下,一说那里的黄土质量高于兴龙山北区,后来在三百多年后才证实,是因为那里的地底下蕴藏着大量的磁铁矿石。历史上最终选择在长城以南的昌瑞山下修建陵园,究竟是天意还是风水先生的先见之明,就不得而知了。

    自打“后龙风水”禁地开禁后,兴龙山由开禁前的闭塞冷清,人烟稀少,市井萧条,变得开禁后的繁华热闹,人丁兴旺,车水马龙。实际上本地老坐地户乡民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开禁后从附近紧邻的平谷、蓟州、密云等地搬迁过来的开垦农户或经贸商户。

    刘世玉和王福常两人经常在繁华的兴龙山下交售木材,时间长了,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做生意的便利所感染。因此渐渐的就有了想把全家搬迁到这里的打算,当他把这个想法与王福常透露后,王福常也有同感,非常满意。

    刘世玉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温和与期待,他轻轻拍了拍王福常的肩膀说道:“兄弟啊,你看,咱们的孩子们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啦。也是时候该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便利,能让他们感受到安稳、舒适、温暖的家了。”说完这话,刘世玉的嘴角微扬,似乎已经开始憧憬起未来那个充满温馨和爱意的家了。

    王福常听了刘世玉的话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一直渴望能够搬到繁华的小城里生活,这不仅是因为城镇里拥有更多的机会和经商便利条件,更是他多年以来的夙愿和梦想。

    对于王福常来说,城镇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机遇。他想象着自己能够置身于热闹喧嚣的街道,到处遍布开禁后可以方便生活的商业区以及充满活力的社交圈子之中。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以及人和事,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城市还能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文化活动等。这些都是他所看重的因素,因为他深知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身体对未来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他也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身修养和品味。

    想到这里,王福常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感到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并且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要想真正实现在城镇中的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此刻的兴奋让他信心倍增,愿意迎接一切挑战。

    刘世玉站在兴龙山脚下,眼前呈现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景象。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处绝佳的房宅地上,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要将这块土地买下,并在这里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屋。

    这片房宅地背山面水,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仿佛一个天然的氧吧。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刘世玉不禁闭上眼睛,想象着未来在这里生活的美好场景。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亲手设计并建造的房屋,宽敞明亮,充满温馨与舒适。在房子的周围,开辟出一片片花园和菜园,种满各种色彩斑斓的花朵和新鲜的蔬菜。每天清晨,阳光洒在窗户上,唤醒他开始新的一天;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映照在屋前,让整个家都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之中。

    不仅如此,这里还可以成为他放松身心、追求内心宁静的场所。闲暇时光里,他可以坐在庭院中,听着山间传来的鸟鸣声,沉浸在阅读或写作的世界里。或者漫步于山林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汲取创作灵感。

    刘世玉越想越兴奋,他决定立刻行动起来。他深知,这个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心血,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于是,他开始筹备资金、联系建筑设计师和施工团队,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世玉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他看着那座渐渐成型的房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他对生活热爱和追求的象征。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他将创造出更多精彩的故事,与家人和朋友共同分享幸福的时光。

    在刘世玉搬到新家没多久之后,王福常也离开了他们曾经共同生活过多年的老鸹岭子,搬到了繁华热闹的城镇之中。这一举动让许多人都感到意外和惊讶,毕竟老鸹岭子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熟悉且习惯的地方,但王福常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那里,开始全新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才慢慢了解到他做出这个决定背后的原因。原来,王福常对于城市生活一直充满着向往和渴望。他渴望能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并体验那种快节奏、充满变化与机遇的现代都市氛围。此外,城镇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这对他自己及其家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王福常终于下定决心迈出这一步,带着全家搬入城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适应,但他坚信这样做将会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明天。就这样,王福常在新环境中展开了一段崭新而又充满期待的旅程……

    在那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兴龙山城镇之中,有三位人物备受众人瞩目——刘世玉、王福常和李占山。他们三人宛如一条紧密相扣的生意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彼此间默契十足,相互协作,相得益彰。

    刘世玉机智聪慧,目光敏锐,总能洞察到市场的微妙变化;王福常则以其稳重可靠的性格,成为了生意链中的坚实支柱;而李占山则凭借着他的果敢决断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勇气。

    自“后龙风水”禁地开禁以来,这三人便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与机遇。他们各自发挥所长,携手共进,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成为了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变数的时代,刘世玉、王福常、李占山三人的故事,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深刻启示:只有团结一心,相互扶持,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立足脚跟,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业绩。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彼此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正是这种坚如磐石的友谊与合作精神,让他们成为了兴龙山城镇最为耀眼的明星,也为后人树立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在一个宁静的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之中。刘世玉心情愉悦地驾驭着自家那辆宽敞而结实的大三套骡马车,车上装载着满满一车的落叶松原木。他嘴里哼着欢快的小曲,仿佛对这一天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这辆骡马车缓缓驶出了雾灵山脚下的红梅寺,向着李占山的木材收购站前进。刘世玉心中盘算着,这些优质的原木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当他经过苗榆桶路段时,意外发生了。

    不知何时,一群陌生的黑衣大汉出现在路中央,他们身形魁梧,神情严肃,拦住了刘世玉的去路。这些人来历不明,但看起来绝非善类。刘世玉心中一紧,手中的缰绳不由得握紧了一些。他停下了骡马车,警惕地盯着眼前的这群人。

    &34;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拦住我的车?&34;刘世玉大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他试图保持镇定,但面对这群气势汹汹的陌生人,他的内心还是有些慌乱。

    其中一名领头的大汉向前走了一步,冷漠地看着刘世玉,说道:“我们是奉命行事,这里禁止通行,请你卸下木材,立刻返回!”他的语气生硬,毫无商量的余地。

    刘世玉心中涌起一股不满和疑惑。这条路他已经走了无数次,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觉得这些人的要求十分无理,但对方人数众多,而且显然不好惹。他深知与他们强硬对抗并不是明智之举。

    略作思考后,刘世玉决定采取温和的态度。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说道:&34;各位好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木材商人,我需要把这些木材送到收购站去。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误会,能否请你们通融一下呢?&34;

    然而,那群大汉丝毫不为所动。他们依旧冷漠地摇摇头,坚持道:“不行!我们接到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通过。你赶快回去,否则后果自负!”说着,这些人上去就往下卸车。

    刘世玉感到无奈和愤怒。他知道自己不能轻易放弃,这些木材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再次恳求道:“我真的有紧急事情,这些木材必须按时送达。请你们行行好,让我过去吧。”

    这时,另一名大汉走上前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胁。“别废话了!赶紧掉头回去,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刘世玉的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助。他不明白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阻碍,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但他清楚,如果强行冲过去,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甚至危险。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只能选择妥协。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去吧。”刘世玉无奈地说道。他转过头,轻轻挥动鞭子,车已经卸空了,便被迫驱使着骡马调转方向。尽管心中满是不甘和失望,但他知道此时此刻保护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骡马车缓缓离开,刘世玉回头望了一眼那些陌生的大汉。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这条熟悉的道路会突然被封锁。同时,他也决定寻找其他途径来交付木材,或者改换伐木的地点,必须把这个信息传达给王福常,绝不能让这次意外情况影响到自己和好兄弟的生意和家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