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军事革新
在朝堂之上,大王李景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的文武百官。自从听从小国公爷云晓天的建议成立新军以来,他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军队的动向。今天,是新军成立后的第一次公开演习,大王李景特意邀请了朝中重臣和王子王孙一同观看,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人亲眼见证火器的威力,以及新军的强大。
随着号令响起,身穿统一黑甲的新军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上演练场。天空中传来肃杀的鼓声,激荡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新军士兵个个精神抖擞,他们身上的黑色战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腰间悬挂的火铳和背后的火炮彰显着他们不凡的力量。
“开炮!”随着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齐发,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震撼了所有在场观众。滚滚烟尘中,只见远处的木制靶标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连渣都不剩。
大王李景眯起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一幕,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缓缓转身,对身旁的云晓天说道:“小国公爷,这火器果然不凡,若我朝大军全数装备此物,何愁边疆不固,何愁天下不平?”
云晓天面带微笑,微微欠身道:“大王,火器之利,非同小可。今日这场演习,正是为了向朝中上下展示新军的实力。只要大王下定决心进行军事改革,改变这僵化的制度,他日必能开创一番盛世。”
李景闻言,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什么。他轻轻点了点头,缓缓道:“是啊,国家若想强盛,必须有所变革。不过,若要进行大规模改革,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恐怕阻力不小。”
云晓天笑道:“大王放心,如今天下局势已然不同。旧制度已难以支撑大昭国的未来,改革势在必行。只要大王果断出手,先发制人,这天下,必定还是大王的。”
李景听罢,沉思片刻,猛然拍案道:“好!既然如此,本王就不再犹豫了。这次改革,本王亲自主持!”
不久之后,一道道政令从军机处接连下达,而非传统的兵部。李景决定,改革的第一步便是收回军权,将各地边疆将领的兵权集中于朝廷。这一决定一出,朝中顿时一片哗然,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边区将领更是强烈反对,认为朝廷此举无异于自断手足。
“陛下!边疆形势险恶,此时收回兵权恐引动叛乱,还请三思!”兵部尚书封清急匆匆入宫进谏,神色焦急。
李景却早有预料,淡然道:“杨卿家,本王早已知晓各路将领的不满,但若不进行这场变革,本王又如何能彻底掌控天下?再说,叛乱?本王正要看看,谁敢叛乱!”
果然,几日之后,边区一位掌握重兵的将领发动叛乱,自立为王。朝中震动,百官纷纷进谏,要求暂缓改革。然而李景却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决然派出新军平叛。
在朝堂之上,李景与众臣的对话再度上演。李景目光炯炯地看着云晓天,道:“小国公爷,你曾说过,新军可以改变大昭国的未来,现在是检验的时候了。”
云晓天微微一笑,镇定地说道:“大王放心,新军自成立以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次必定能一举平息叛乱。此次平叛,也是为大王变革扫清道路。”
李景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传本王旨意,新军即刻出征,剿灭叛乱!”
新军在云晓天的带领下,迅速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叛军,将叛乱平息。这一场胜利彻底震慑了朝中反对势力,再也无人敢公开反对李景的军事改革。
经过平叛,大昭国的军权牢牢掌握在李景手中。他开始着手进行第二步改革——大规模裁军。朝堂上,李景与众臣议事。
“本王决定,裁撤冗兵,只留下精锐之士。如今有了火器,再多的兵员也无济于事,反而拖累国家开支。只需精兵强将,足矣。”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议论,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
“陛下,若大量裁军,恐激起民怨啊!”户部尚书孙文清担忧地说道。
李景淡然一笑,目光凌厉:“本王自有主张,既然有火器在手,何须冗兵?此举既可节省开支,又能集中兵力,何乐而不为?”
云晓天在一旁补充道:“大王,裁军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能使朝廷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火器的研发与生产,这是长远之计。”
李景点头称是,随即下令,举行全军比试,择优而录。比试过后,那些不合格的士兵被裁撤,精兵得以保留。此举不仅优化了军队结构,也让朝廷的开支大大减少。
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李景决心将火器的生产转交兵部管理。李景召集朝中重臣商议此事。
“本王以为,火器生产需专业之人负责,而兵部有经验,有资源,正是最合适的选择。”李景开门见山地说道。
兵部尚书封清顿时眼前一亮,躬身道:“陛下英明,火器乃未来战场之利器,若能由兵部专门管理,定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其他大臣纷纷表示赞同,李景见此,心中大定,遂即拍板:“好!即刻起,火器的生产和研发由兵部全权负责。”
此后,兵部迅速建立火器工坊,大量生产新型火器,使得大昭国的军事实力得以飞速提升。与此同时,浩州工坊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不仅民用产品生产如火如荼,火器的制造也源源不断。
李景的改革大获成功,大昭国焕然一新。然而,李景也清楚,自己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夜深人静时,他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隐隐有一种预感,自己的时日不多了。
一次,李景独自坐在御书房中,思索着未来。他将这些年所有的得失仔细盘点,心中默然。忽然,他缓缓站起,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天空,轻声自语:“若大昭国能在我的手中再次崛起,那些对与错,本王愿独自承担。”
远处,夜色渐浓,李景的身影在昏暗的烛光中显得格外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