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七零签到:炮灰知青他赢麻了 > 第27章 冰块杯

第27章 冰块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到了镇上,黎易之先去邮局寄信,寄信过程很顺利。当他转身准备离开时,却被邮递员喊住了。

    “同志,叫我有事吗?”黎易之转身,镇定自若的询问。

    “黎同志,这里有你的包裹,你等我找一下。”

    邮递员王宁看到信封上的名字赶忙叫住了他。

    王宁从后面取出一个超大的包裹,核对后递给了黎易之。

    黎易之看了眼,寄件人是贺锦,“谢谢王同志。”

    他带着包裹,骑车去肉铺买了两斤猪肉和一些不要肉票的骨头,然后去供销社找张卓诚。

    张卓诚自从和黎易之换了自行车票后,就体会到了黎易之以前站在自行车柜台前的感受。有钱有票,但是刚来的知青没有根基,为了不引人注意,只能按耐住疯狂想买自行车的念头。

    前几年,在平安镇上学的他们都听过镇上一个下乡的知青,露富后被陷害和村里的一个女人有染的消息。本想花钱消灾,但人家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和她结婚。为了不被抓走改造,不得不结婚了。

    后来城市扩大招工,家里人走了好多关系才把他塞进去,最后又为了彻底逃离那户人家和村子,离婚赔了近400块钱,那是一般的村里人家四口人三四年的收入了!

    他可没人家那么好命了,万一陷进去,可没有家人来捞他……

    虽然他的钱是偷他那个和他登报断绝关系的死老爹的,花着也不心疼就是了。但给自己花和给算计他的人花,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再看看我的自行车,诶!”张卓诚不舍地望向柜台,黑色的车身在阳光下微微闪着光,崭新光洁,像是想跟他回家一样。

    “走了,眼睛都拔不出来了!”黎易之好笑地拉着张卓诚,去买其他东西。

    回到知青点,

    张卓诚跟着王虎学会了几道菜,准备今天大显身手,要求做饭时黎易之不要到灶台前,别来给他添柴。

    张卓诚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逗笑了黎易之,他说:“那我上山砍柴,回来好尝尝张大厨的手艺。”

    黎易之放下包裹,拿着柴刀,上了山。

    这一周的每日任务为他攒下了两车柴火,200元现金和3瓶身体修复液。至于签到次数,他都攒了下来。

    黎易之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往前几天偶然发现的野葡萄丛走去。背柴的竹筐摘了满满一筐,取出一些放到了空间里。

    手上提着一捆柴,背着竹筐下山,见张卓诚还在做饭。

    他没打扰,将葡萄分给了回来的其余4人,剩下的一些洗净后,放到了待会儿吃饭的桌上。

    自留地交给新知青们负责后,两人一周进行轮换。黎易之提着水,把前后院的自留地浇了一遍,收拾了地里新长出的杂草。

    “吃饭了。”

    “来了!”

    回屋后,黎易之解开包裹,贺锦给他寄来了两件崭新的军绿色秋装、两套厚被子还有一把糖果、2个水果罐头、3个鱼罐头。

    被子松松垮垮的,黎易之伸手想重新叠一下。只是一扯开,就掉出来一封信,信里还夹着50元现金。

    他手里拿着信,说不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只是鼻子很酸。

    来到三进村,虽然比以前累很多,但他有了新朋友、家人在身边,也开心很多。他很久没有想起来过去两个月的日子……

    信里写着,

    “小黎,缝纫机票我和你叔已经看到了,多谢你的好意。衣服是小朝部队里发的,都是新的。出门在外,穿衣打扮还是要注意的。话糙理不糙,这是人靠衣装马靠鞍!

    天热,一些吃食寄不了,所以给你带了罐头。还有你小朝哥结婚的喜糖,和你分享喜悦。出门在外,和人品好的知青、村民要打好关系,记得分享。一个好汉三个帮。

    另外不知你有没有遇到亲人?

    我看你只带了薄被,所以给你准备了厚被子。三进村在黑省,冬天非常寒冷,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过冬的衣装,有什么缺的一定给我们寄信。别觉得不好意思,大不了给你姨和叔写欠条,以后你姨和你武叔上门去要账!

    期待你的回信。贺锦,武宁强。”

    关心溢出信纸,来到了他的身旁。

    黎易之心绪难宁,但是看到……在一张字迹清秀、行文工整的信纸的空隙处,偶尔夹杂着几句作风粗犷、豪放的笔迹,他控制不住地低笑起来。

    他把信纸整齐叠好,放进空间的书柜上,打开了系统。

    [叮,恭喜宿主完成强制任务,获得救世点300,奖励特殊物品:冰块杯]

    [使用说明:杯中放入水后,自动变成冰块。温馨提示:农忙时,绿豆汤和冰块更配哦~]

    天黑后,黎易之又跑到了牛棚。

    经过一周黎易之的暗中照顾,张海月三人面色都红润起来。虽然很难让人相信,但是黎易之的到来让他们心中都安定了下来。

    少年单薄的肩膀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

    张海月埋怨道:“怎么又来了!”

    “妈妈,我来给你送草药和银针。”简短一句,堵住了张海月还想说话的嘴。

    黎易之掏出了从饕餮餐盘里许愿得的红烧鱼和糖醋排骨,又掏出了洗干净的葡萄放在桌上。

    “草药我只带了些清火消肿止痛的。”

    张海月接过背包,一边取,一边说:“保存得挺好的,我还想着邮到了,不得都碎了。”

    黎易之挑了挑眉,忙岔开话题:“妈,你看还缺什么东西吗?我把草药基本都拿到知青点了!”

    昨晚下了场小雨,今天早上天气凉爽。

    集合点,有村里会看天气的老人说:“满粮,以后几天看着都是好日子啊!”

    “五叔,那我们明天就开始收玉米!”

    等人都到齐了,大队长赵满粮宣布:“今天忙活完了,都早点休息。明天我们开始收玉米,农忙时候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

    听着赵刚的哀嚎,黎易之感到不解,平时赵刚干农活很麻利,收玉米怎么了?

    赵刚唉声叹气的解释:“收玉米可不好受,下地得穿长袖长裤,玉米叶子非常容易割伤皮肤,穿了也就能稍微挡挡,弄完身上还贼痒,超级刺挠。天气还热,玉米地里不透风,想想整个人都不得劲儿了。你明天试试就知道了!”

    “不过,村里小孩儿最喜欢收玉米了。”

    黎易之:“为什么?”

    赵刚:“把硬杆撬开后,里面的玉米杆还没彻底干掉,嚼一嚼能尝到一点甜味,村里的小孩子可喜欢了。”

    下午,

    赵满粮来找赵刚,没看到人。看到张卓诚已经干完活在休息,他说:“张知青,你能去趟粮仓帮我叫一下村支书吗?”

    “好嘞!”

    张卓诚一回来,就凑到黎易之身旁,兴奋地说:“三进村还有一个崭新的拖拉机呢!啧啧,看不出来啊,三进村还挺富的。”

    “你怎么知道?”忙的头也不抬的黎易之问道。

    “我刚去粮仓,看到对面仓库开着,里面有一辆。可惜……”

    “可惜什么?”黎易之干完最后一点,抬头问。

    “那辆车是坏的。听村支书说那辆车是被别的村坑的。”说到这里,张卓诚又停了下来。

    “别卖官司了,诚哥。”

    张卓诚嘿嘿笑了起来,正经解释。

    三进村靠着河流上游,水源便利,土地肥沃,又是山谷,作物一年两熟都是能达到的。但村里人担心伤地,不到了万不得已时,不会一年种两次小麦。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三进村在饥荒时也能吃的肚子饱。而附近有几个村子都吃不上饭了,眼看要断粮,就求上了三进村。

    他们说有关系能给三进村送一辆拖拉机。

    三进村按地形来说,位置靠后。农忙时从大队附近的村子借拖拉机,轮到他们村,他们自己就干的差不多了。能让自己村子里的人轻松一点,谁不想要呢?

    三进村答应下来,一年种了两次小麦,省吃俭用地过了一年。

    几个村子当时签了协议,也确实有关系。弄好了批条,轮到买车时,听车间里人说可以拿到便宜一点的,就头脑发热地买了便宜的。

    三进村就用了一年,第二年就坏了,找了农机站的人来修,那个人直言自己修不好。三进村又找上了那几个村子,几个村子里又着急忙慌地去拖拉机厂找公道,要回了之前的钱,给了三进村。

    事情这才平息,那辆拖拉机也就放在仓库里了。拖拉机厂不要,本来就是坏的,运回来不光赔的更多了,还占地方。

    那几个村子也不要,差点就搞坏了和三进村的关系,说句格外晦气的话,万一他们村还要再借粮呢?

    村里人舍不得这么好的拖拉机,就一直放到了现在。

    “所以,现在我们还得自己搬玉米!”张卓诚总结道。

    黎易之若有所思,剧情里倒是从没有过记载:“我想看看拖拉机。”

    计分员记完工分,黎易之问清位置跑到赵满粮和严德清面前,对一头雾水的俩人说:“我听张卓诚说村里有台拖拉机,我能看看吗?我会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