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七零签到:炮灰知青他赢麻了 > 第13章 选房

第13章 选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刚坐在牛车前,回头说:“我和知青办的人说了,他们看到了会管的。”

    黎易之还想说,就听到了旁边的张卓诚低低的笑声:“假惺惺地,是不是你也等得烦了,牛车走出这么远了,你才问。”

    他想反驳,抬头看见身旁的三人都带着同样的笑,咽下了想说的话,跟着笑着点了点头。

    “笑什么呢?是不是讲笑话,也和我说说呗。”赵刚疑惑不解,转头来看。

    张虹觉得害怕,拉着韦筝的手,鼓起勇气对赵刚说:“你别老回头!牛会跟着你回头,看路行吗?”

    “好好好,你别怕,不会摔的,我不回头了。”赵刚忙说。

    “小鹤,晕车吗?”

    “不晕了,吹着风挺舒服的。”王鹤这么说完,王虎立马拿出了包子,递给了王鹤:“那就吃一点,垫一下肚子。”

    王虎不得不接了过来,承受着他哥满怀的关心。

    张卓诚这才说:“看到这地方山清水秀的,心里高兴。”

    尤其是远离了自己胆小如鼠、贪财好色的父亲和惺惺作态的继母,还有因为父亲迁怒他的母亲。他不后悔自己冲动下乡的决定,也高兴作出决定后可以碰上他们三个知青。

    听到张卓诚对他的家乡的认同,赵刚心想除了没见过的两人外,这群知青比以前来的都顺眼。

    面上更是激动,赵刚高声说:“我们三进村,虽然有些偏,但比其他村都要风光好,粮食也很富裕……”

    坐了两个小时的牛车,他们就和赵刚聊了两个小时,知青们大体了解了三进村。

    一进村口,就看到了树荫下坐着一个汉子。

    “大伯,我接回知青来了。”赵刚喊道。

    树荫下的人站起身:“怎么这么久,我以为你要带着牛车跑了!”

    他拧眉,视线一一从新来的知青身上掠过,对赵刚愤怒地喊:“你是不是不识数,初中学的都忘了?怎么还接丢了两个!”

    赵刚跳下牛车,手握着牛车的绳子,拉到了大队长赵满粮面前,停稳后对知青说:“先下来,不用拿行李。”

    他这才看着大队长:“大伯,我哪敢啊。我去接的时候他们就没到,我和这六个知青一直等到两点才走。不过我和知青办的人说了。”

    大队长面色缓了下来:“你们好,我是三进村的大队长赵满粮。牛车是不是坐着不太习惯?你们可以活动活动筋骨,一会儿我带着你们去知青点。”

    说完,他就将赵刚拉到了一旁,详细询问。

    在一旁等着的众人听到赵刚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传来:“纸上圈住的两个人就是没到的……我怎么知道会摊上这些……大伯,这些人都挺好的。”

    赵满粮问完,眉头又松了松。

    三进村去年有两个知青凭着城里的关系,回了城。没想到,今年其他大队给他下绊子,让公社里又给他们多分了2个人。

    还说什么这样就凑好了12个人,能不浪费三进村特意给知青盖好的房子。

    真是放狗屁!老子能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吗?

    村里要对下乡的知青负责,知青一旦出事儿,就得和镇上的知青办有个交代,还会影响村子评选先进集体。

    再说了,城里来的知青们,连麦子和草都分辨不出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这也是所有村子希望来的知青越少越好。

    赵满粮对复杂的事情真是不想沾染!更别说今年来了足足8个知青。

    赵满粮带着知青们往前走,让侄子赵刚拉着知青们的行李。

    一边走,一边介绍三进村:“……我们村的知青点是前几年翻修的,以前最多时住进了12人。不过不用担心,前几年的时候,随着国家的政策,一部分在我们村的知识青年通过招工回了城,现在知青点里只有两男两女。”

    赵满粮接着说:“村中间有棵大柳树,旁边就是我的房子,左手边隔了3个房子的、有着两颗桃树的是村支书严德清家……那边是大队部,你们有事可以来这些地方找我们。”

    知青们纷纷表示:“知道了”。

    赵满粮:“你们现在是7个男知青和5个女知青。一人住一间。”

    一人一间

    他看着知青们诧异的眼神,骄傲地笑了笑:“你们看到房子就知道了。每间房里都有炕和两个柜子。有些屋子好久没住人了,你们到时候可以找王有德修整修整。”

    赵刚本来在后面拉着牛车,漫不经心的跟着,突然听到王有德和知青宿舍,大笑了起来。

    知青们回头疑惑地看了一眼赵刚,又听到了赵满粮说:“转个弯就到了。”

    赵刚在后面大声解释:“有德叔学会盖房后,带着村里人重建了知青宿舍,但是有德叔看错了图纸,把房子的方向建错了。等他发现错误时,第一排的房子已经建好了,所以就将错就错的在每间房中间又砌了一堵墙,把一间大屋子隔成了不相通的两间。”

    牛车在一个高大篱笆围成的院落停下,赵刚指着院里那一排石头平房:“知青宿舍到了。

    知青们粗粗看了一眼,高大的篱笆,整齐排列着的平房,前后两排六间大屋,也就是12间被隔开的小屋。

    赵满粮:“我会给大家两天的休整时间,身后的这些屋子没有挂锁的,就是大家可以选择的房子。大家前面这一排是女知青住的,第三天大家要和原来的这些知青们一起上工。”

    赵满粮语气骄傲地继续宣布着:“三进村是一个丰收而且讲良心的地方,我们没有缺过知青们的每一颗粮。”

    “你们知青在农村的第一年,国家给每人调拨国库粮食,每人每月发35斤。赵刚一会儿会来送大家的三个月口粮,剩下的会在秋收后统一发放。”

    等到知青们把牛车上的行李卸下来,赵刚就和赵满粮先走了。

    看着眼前干净整齐的环境,他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打开篱笆,迈步走了进去。

    知青宿舍的院子很大,他们左手边是间厨房和仓库,最右边有间厕所。面前第一排正对着的中间屋子和第二排最左边上着锁。院中还有一口水井和一块自留地。

    黎易之想到赵满粮说的第一排是女知青宿舍,便说:“那我们四人到第二排看看,去选个屋子吧。”

    想到憨憨的王虎和年纪更小的王鹤,再想到自己有那么多的秘密,黎易之来到第二排最右边的一间房,刚想说他选这个了,转头对上了张卓诚的眼神,满脸写着“想要这个。”

    黎易之先叹了一口气:“你好黏人啊。”

    张卓诚感觉自己受到了黎易之的“嘲讽”,愣了一下,“刚满十八岁的小朋友,不能选这么靠边的屋子,太危险了。只能选我旁边这个,还离水井近。”

    黎易之转头看了一眼水井,两间屋子挨着,离水井也没差多远,但离院墙围着的篱笆远了不少。

    他很珍惜别人的好意,“你也大不了我几个月,不用时时刻刻都想着照顾我们。”

    张卓诚不由得想到了母亲口中时不时就会说的,“你让一让他,他比你小……给他就给他了,别那么小家子气”。

    他扬起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好,那下次就不让你了,这次我都说完话了,就让我选这个吧。”

    黎易之选了旁边的屋子。

    推开门,走进房间,发现隔出来的空间大概长宽都有3米多,四面是石头墙,脚下是平整的泥地,有一张联通东西墙的火炕,火炕上放着一个小柜子,靠墙的东边还放着一个大衣柜。

    除此以外,屋里空空荡荡。

    大概是许久没有人住了,窗户上糊着的纸破破烂烂的,屋子里也满是灰尘。

    实事求是地说,黎易之觉得这样的住所能遮风挡雨带保温,还有私人空间,已经比他想象中好了100倍。

    他应该格外感谢还没见过面的王有德,要不是他看错了图纸,自己也没有这样的房间住。

    黎易之把包裹塞进衣柜里,出门绕着周围看了看,敲响了隔壁的屋子。

    “咚咚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