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七零签到:炮灰知青他赢麻了 > 第12章 初到三进村

第12章 初到三进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叮,今日任务:选择1位合适的室友]

    火车已经行驶了54个小时,黎易之他们还要再坐4个小时。

    长时间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听着耳边火车一成不变的“轰隆轰隆”声,难免觉得精神疲惫。

    黎易之四人将自己的包裹收拾好。下火车后,闻着新鲜的空气,四人都舒服了些。

    王鹤体质差了些,感慨道:“再多坐一会儿,我都要晕车了。”

    下了火车,还要买汽车票到红旗镇。还好四人脚程快,坐到大巴上时都有座位。

    哪怕所有窗户开着,七月空气的闷热,车里的空气也不怎么流通,让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的气味十分难闻。

    大巴上充斥着各种味道,再加上路况不怎么好,汽车摇摇晃晃地,让他们有点不适。

    黎易之手伸到背包里,从空间里拿出几片干薄荷叶,递给了他们,“含着会好受一些。”

    微凉的薄荷香气,让他们的精神稍稍振奋了一些。

    好在一路上无事发生,他们平安抵达了红旗镇。

    车终于停了下来,王鹤只来得及对自己表哥说一句:“帮我拿下行李”,就白着脸先下车了。

    三个人也跟着到了王鹤附近。

    “麻烦你们帮我和弟弟看下行李。”得到回应后,王虎赶忙拿着水走向王鹤。

    王鹤缓了一会儿,眼眶都被气味刺激的通红,“久等了,多谢。还好黎易之说下车再吃饭,不然我这会儿更难受了。”

    “不用客气。”,黎易之看了眼下乡通知书,“下午1点,大队才会派人来接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吧。”

    “你们吃吧,我现在吃不进去,还能帮你们看行李。”王鹤的脸依然很苍白。

    张卓诚很是热心:“行李带着就行,不吃就坐在凳子上歇一歇。汽车站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走吧,小鹤,东西我来拿。”

    王虎很关切弟弟的身体,王鹤先天不足,家里怕他上学被人欺负,所以早上了一年学。按理说,王鹤的年纪还没到知青下乡的要求,这次跟着他早下一年乡,就要多受一年农忙的辛劳。

    他有些愧疚,就算家人要求弟弟早下乡一年,王鹤也从来没向他抱怨过。

    而王鹤很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哥的目光,五大三粗的哥哥,偏偏用那样的眼神看着他。

    家里人说,他和他哥加起来刚好999个心眼。呃,说他……说单论他的心眼,那就是正正好的1000个。

    所以家人希望他们一起下乡,能有个照应。

    王鹤摸了摸自己突然出现的鸡皮疙瘩,“哥,我们都念完高中了。我晚一年下乡,就不一定能和你分到一个地方。到时候有人欺负我,都没人来帮我,我自己一个人可打不过别人。”

    “现在和你分到一起,你还能看着别人欺负我吗?更别说,还遇到诚哥和黎哥他们。早来一年我也心甘情愿。”

    同样帮王鹤提着行李的黎易之和张卓诚走在前面。

    听到这话,张卓诚笑着回头看了他一眼:“别给我俩戴高帽。不过嘛……就凭你卓诚哥的身手,打遍天下无敌手!你们三个都可以躲在我身后。”

    去到国营饭店,王鹤只喝了杯问服务员要的热水。

    吃了饭正准备走,王虎说:“我准备买些包子,一是小鹤中午没吃,肯定饿的早。二是下午去了,我们还要收拾屋子,这样就不用做饭了,可以轻松些。”

    听到王虎这么说,黎易之两人也买了一些。

    走之前,黎易之在心里默念[特殊地点签到]。

    [叮,红旗镇国营饭店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高大厨的70岁生日宴一桌]

    下乡就要听村干部管了,这一周他不一定能抽出时间再来,他再次默念[特殊地点签到]

    [叮,国营饭店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基础美食教程技能视频和书籍]

    美食视频也好,他和其他三人来到下乡通知书上记录的指定地点,在一处树荫下等了起来。

    夏日蝉鸣声不绝于耳,听的人昏昏欲睡。

    下午快一点,相继来了2位女知青,彼此简单认识了下。一位叫张虹,一位叫韦筝。

    他们六人看着同样在集合点等着的其余来到这儿的知青一个个被人接走,只余下了去三进村的他们。

    下午1点15分,他们视野里终于出现了一辆牛车。

    赶着牛车的年轻小伙,来到他们面前,还没来得及下车,就先是一顿道歉。

    “我叫赵刚,你们可以叫我刚子,是来接三进村的知青。今天村里有急事,大队长就叫我来了。”

    赵刚拿着单子点了下人,发现少了两个,问道:“还少两人,你们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吗?快把他们叫回来,我们要走了。”

    张卓诚:“这里一直都是我们6个人,缺哪两个人?”

    赵刚皱眉,“一个叫梁承恩,一个叫李婉。”

    黎易之猝不及防地听到了这两个让他恨之入骨的名字,他连忙低下头,眨了眨眼,掩盖住自己眼中深刻的恨意。

    赵刚叹了口气,怎么大队长接了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偏偏遇到了。

    “先等等吧,我去问问负责人。”

    赵刚回来后,把牛车拉到树荫下,和知青们说下午两点还没来,就不等了。

    黎易之在想今天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室友,还不知道知青点是什么样的宿舍?要是能避开梁承恩,想办法分到一起,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可是他不能直白地跟赵刚说现在就走。

    他拿出两块大白兔奶糖,递给了赵刚,问:“从红旗镇到咱们三进村,要多长时间啊?”

    赵刚推辞了几句,只好接过来,“谢谢黎知青了,村里到镇上牛车得走一个半小时,步行要走两个多小时,骑自行车的话,一小时足够了。”

    “自行车只有大队书记和村里一户姓刘的人家有,书记没有急事是不给借的。村里那户人家,你们千万别招惹,他们的自行车是讹来的,沾上可就坏了。”

    张卓诚三人蹲在黎易之旁边听着,女知青虽然离这些男人有段距离,但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我们离近点,听一听。”性格外向的韦筝拉着张虹想走过去。

    “这里能听到,就离男知青们远一些吧,我妈说下乡了跟男知青和村里的男人保持些距离,别被影响了名声。你也这样,好吗?”张虹反手拉着韦筝小声说。

    韦筝反问:“难道你不想听的更清楚吗?万一漏了些重要的,咱们就可能碰到像刘家的人,吃了大亏。”说着,她拉着有些纠结的张虹凑到了男知青一臂左右的地方。

    “好啦,不会太近的。”

    “谢谢你,韦筝同志。你人真好。”

    张卓诚好奇问道:“这刘家的是怎么回事儿,刚子哥,给我们新来的说说吧。”

    说着递给他一把瓜子,又道:“我们不清楚,万一碰上闹大了,知青办和村里人面上都不好看,我们就想着能安生生地过,最好能给村里做些贡献。”

    王鹤听着,也接了一句,试图打消村里人的戒心:“我们都是新来的知青,和谁都不认识。也不可能传的沸沸扬扬的。”

    赵刚听了他们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好不容易这事平息了下来,万一再传播开来,更会坏了村里的名声。他大伯肯定会罚他去挑一天粪,他可不干,自己马上要结婚了,让小珍知道,不得笑话他啊。

    赵刚向他们讲起了刘家人。

    刘家人有个“捧在手心”里的儿子叫刘大宝,今年3月娶媳妇前,自己的姐姐刘招娣生孩子死了。

    刘家人听到消息,硬是天天上门,从女婿手里抢出了一辆自行车,活着前经常给娘家送东西,死了娘家人都没看过她和延续了他们刘家血脉、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外孙一眼。

    他们刘家人分别叫刘根儿,王盼娣,刘大宝和新娶的媳妇儿高二美。

    最后,赵刚总结道:“这家人太金贵了。碰上就讹你钱。但是,他们现在只讹过三回镇上的人,村里也不好管,你们最好离远些。”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两点,赵刚站起身,“不等了,你们把东西放上去,自己也找地方坐好。得赶快走了。”

    知青们手忙脚乱地在车尾放好行李,女同志们坐在前面,男同志坐到后面。

    “抓好了!”牛车慢慢驶离。

    直到再也看不见汇合的地点,黎易之这才假好心:“那剩下的两个知青怎么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