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不曾忘记的故事 > 第17章 白尘

第17章 白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天迷路之后的晚上,李慕辰和宋音到了那个不爱说话的老人,宋音随即想起来中年妇女说的话,便又重复说给了李慕辰,听完后李慕辰便有些对老人好奇起来,因为他总感觉老人身上是有什么故事的。

    自那之后,李慕辰每天除去给中年男人帮忙和吃饭的时间,每天都会跑到那个老人坐着的土坡附近转悠,基本每次过去都会看到老人在那坐着,有时是在菜园里干活,李慕辰每天都会凑过去询问老人能不能也坐在这附近,而老人每一次都只是点点头答应下来,从不主动开口说话。

    李慕辰坐在一旁时,总是会找起不少话题,譬如,今天的天气挺不错的、吃饭了吗、菜卖的怎么样、您都种过什么菜……

    刚开始老人依旧是不怎么回话,次数多了之后,老人便开始简单回应两句,嗯、吃了、还行……总之非常简单就是了。

    再到后来,两人也逐渐熟络起来,有一次李慕辰坐在老人身边时,从兜里掏出一包烟分给老人时,老人这才开始主动说话:“哟,今儿带烟来了!”

    李慕辰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买烟送的打火机,顺势给老人点上一支,老人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烟雾,“怎么,天天来我这边转悠,是有什么事情?”

    “也没啥事儿,就是……”李慕辰虽然很想知道老人身上到底有没有故事,但是这样直白的问别人也总觉得不好,便打算先说些别的。

    这时老人淡淡地说道:“烟是新买的,火机也是新买的,拆包装的手法也很生疏,而且我敢笃定你从来不吸烟,所以你肯定是有什么小算盘,对吧。”

    李慕辰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被看穿了吗?嘿嘿,确实是有些事情的。”

    老人又吸了一口烟,说道:“既然接了你的烟,说吧,有什么事儿?”

    李慕辰酝酿了一下措词,说道:“您还记得咱第一次见面时,我说自己是来旅行的吗?”

    老人点点头,表示自己记得。

    “我来旅行不单单是为了看某个地方的风景,还有就是想要听闻一些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见过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

    “费劲巴拉的,为了什么?”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刚才说的那样。”

    老人盯着李慕辰看了片刻,依旧转过头去继续望向远方,沉默了半晌才开口道:“所以说,你是想知道我身上的事情?”

    “是的。”

    老人在土堆上掐灭了只剩下一点的香烟,轻轻的叹出一口气,说道:“无所谓,告诉你也无妨,毕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随后朝李慕辰伸了伸手,李慕辰将那包烟递了过去,老人接过烟后只是抽出其中一支,随后又还给了李慕辰并说道:“先帮我拿着,衣服没地儿装。”

    老人这次没有再让李慕辰帮忙点烟,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小盒火柴,擦亮一根将烟点燃后,甩了甩只剩一小节木棍儿的火柴,将其随手放到一旁。

    “我的真名叫白尘,也不是本地人,五十年前来到了这个村子,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想要去各处旅行,只不过我是单纯的四处闲,逛消遣时间而已,不过当时在经过这附近时,遇上了一次很罕见的大雨天,路上有些滑骑摩托车不太安全,我便一个人推着摩托在路上走,希望能找到一个避雨的地方。”

    老人狠狠地吸了一口烟,而后缓缓吐出烟雾,继续说道:“就这样走着走着,我遇见了一个冒着大雨骑自行车的姑娘,我寻思着自己正好多一套雨衣,便叫住她,将雨衣拿给了她,她一边道谢一边说,‘沿着这条路再往前走一点路就是永乐村,我就是那个村里的,你可以去我们村里避避雨,我们村里的人可好了。’说着便又其上自行车继续赶路,她还说让我一定要去村里,要把雨衣还给我。”

    “我继续再往前走,果真看到了一个村子,来到村里我试着敲了一户还亮着灯的人家的门,说希望可以在这里避一避雨,之后便有一位老婆婆挑着雨伞来开门,让我快些进来,进到屋子里,老人给了我一条毛巾,还煮了姜茶让我喝些,之后还说如果不介意可以在这里对付一晚上。”

    “我当时的内心大为震撼,忍不住问那位老婆婆,‘老人家,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位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因为我们村里都这样,对有困难的人伸出手,更也是人之常情,我只不过在你最需要某些东西的时候,将它顺手给了你。’”

    “我又说道:‘如果我是坏人怎么办?’老婆婆依旧笑容和蔼的回答:‘如果真是坏人,那还能怎么办,大不了值钱的东西被抢走,再严重点就是丢了这条老命,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好挂念的了,要说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那个傻孙女了。’”

    “随后老人将熬好的姜茶盛进碗里,老人似乎害怕我喝不惯普通的姜茶,便往里面加了些红糖,喝过姜茶后身子也逐渐暖和起来,老人又拿出来一件看起来非常新的衣服和裤子,说要我把身上的湿衣服换下来,不然会感冒的,随后老人又主动和我聊起家常,在说到老人家自己的女儿时,她的脸上的笑意又添了几分,‘我那个孙女啊,可出息了,是村里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现在搁附近的小学教书呢,唉,说道这个傻闺女,都是晚上了,还下着那么大的雨,也每个雨衣雨伞啥的,还是要跑去给邻村的人送东西去,你说说这……”

    “我突然想起在路上遇见的那名女子,随后告诉老人她的孙女大概率是有雨衣了,老婆婆疑惑的问我:‘你咋知道她有雨衣呢?’我笑着对老人说了自己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在路上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路的姑娘,怀里好像还抱着什么东西,又说了那人好像穿着件青色的外套,老人家听完后一拍手掌,有些激动地说着:‘那感情好啊,肯定是我家那个傻孙女,我替我孙女谢谢你了。”

    名为白尘的老人缓缓站起身来,看着即将落入地平线的夕阳,说道:“今天就先讲这些吧,你要是想听,每天这个时候来这里就行。”

    李慕辰也连忙起身,说道:“这些故事我可以讲给其他人吗?”

    老人顿了顿脚步,留下一句随意后,便转身离开。

    李慕辰看着老人逐渐远去的身影,显得愈发孤寂,直到老人消失在他的视线中,李慕辰这才往回走。

    时间来到晚上,李慕辰回到租借的小屋里,宋音则是百无聊赖的躺在那张小床上看手机,看到李慕辰回来,便起身走上前去问道:“回来啦,今天聊的咋样?”

    李慕辰脱下厚重的外套,“嗯,今天老人倒是说了很多。”宋音接过外套将其挂在衣架上,好奇地问道:“哦,今天都说了些什么!?”

    李慕辰来到小火炉旁,一边烤着手一边将从老人那里知道的事情告诉宋音,宋音嗯了一声后便没了动静,李慕辰转头看向她时,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只看见宋音正站在衣架旁,手里拿着一包烟,面色严肃地看向自己,李慕辰说了句:“老婆,你听我解释。”

    李慕辰快步走到宋音身旁,将其拉到床边坐下,自己则是打算蹲在一旁解释,可是宋音却一把将其拉了起来,“干嘛蹲着,坐着说。”

    两人并肩坐在床边,李慕辰说道:“这包烟原本是打算给老人家的,但是他走的时候忘记拿了,所以我才装在兜里带回来的。”

    “你没有吸,对吧。”

    “性命担保,绝对没有吸!”

    随后,宋音松了一口气,道:“原来你没吸烟啊,我看里面少了两根还以为你也吸了。”

    “没有,我怎么会抽烟呢,当年的三好学生可不是白叫的。”李慕辰颇有些得意的说着。

    宋音附和道:“嗯嗯,是挺好的,就是酒量不太行,竟然被我喝趴下了,啧啧。”

    被宋音这么一说,李慕辰顿时有些尴尬起来,大学时候曾经四个人(李慕辰、宋音、董青浩、姜雪儿)一起聚餐,当时是董青浩生日,他提议稍微喝一点,结果就是姜雪儿和宋音两人扶着另外两个人上的车,董青浩是因为高兴,所以喝的比较多,李慕辰则是单纯的酒量不行硬喝。

    具体忘记是喝了多少,但经过事后了解,宋音比李慕辰多喝了一瓶啤酒,而且还没什么事。

    宋音在一旁笑出了声,李慕辰则是走到角落里蹲着不说话。

    见状宋音张开双臂,笑呵呵地说道:“小慕辰,别蹲在角落里了,快来到姐姐的怀抱里来。”

    李慕辰缓缓扭过头来,看到宋音张开的双臂,便慢悠悠地挪腾到床边,装作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被宋音抱在怀里,宋音用手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小慕辰,乖,不生气,下次我装作喝不过你不就好啦。”

    李慕辰依偎在宋音的怀里,笑着说道:“安慰的很好,下次不要这样安慰了。”

    两人坐在床上又聊了会儿其他事情,李慕辰手里捧着笔记本电脑,时而飞速敲击键盘,时而低头沉思,宋音在一旁问道:“你在弄什么呀?”

    “记录,将我们之间的故事,和我们遇到的故事记录下来,然后写成一本书。”

    宋音有些惊讶道:“哎!要写成书吗。”随即便有些兴奋地说道:“那我是不是要成为书中的女主角了!”

    李慕辰点点头,语气温柔地说道:“嗯,但其实这本书的主角,是故事里的每一个人,我们是主角,讲述故事的人,经历故事的人也是主角。”

    宋音笑嘻嘻地说道:“那样更好啊,记得把我写得漂亮一点。”

    “不用。”

    “为什么?”

    “因为在我心里,你本来就是最漂亮的。”

    宋音有些不好意思的干咳了两声,“都老夫老妻了,怎么还说这么肉麻的话嘛。”

    李慕辰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事实,在我这边你就是最漂亮的。”

    宋音没有再就漂亮一事讨论下去,转而问道:“现在就开始写吗?”

    李慕辰点点头,“其实前段时间就已经在写了,在京都的那段时间。”

    宋音很小声地说了句:“记得给我个子写得再高一点,一点就行。”虽然声音很小但还是被李慕辰听见了,他笑着问道:“那把你写成多高比较合适?”

    宋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很差不多就行了,毕竟现实里我比你矮了一头。”

    李慕辰点头答应下来,随即开始修改宋音在书里的身高设定。

    屋子里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宋音突然开口说道:“那个,我明天要回一趟京都。”

    李慕辰停下手头的事情,转头看向宋音,“需要我开车送你去吗?”

    宋音摇摇头道:“不用,我一个人回去一趟就行。”

    “是有什么事情吗?”

    “嗯,工作上的,之前婚礼上我邀请了一个叫余彩薇的人,你还记得吗?”

    “记得,是你的上司,也是朋友。”

    “我之前在婚礼开始之前单独找过她,说了辞职的事情。”

    “那她同意了吗?”

    “同意了,但是后续的事情还是需要我回去一趟。”

    “那我必须送你去啊。”

    “没事儿,就是单纯的处理一下后面的事情,不用你再跟着去的,这样吧,明天你送我去车站吧。”

    第二天,李慕辰和中年男人说了一声,便开车送她去了车站,列车快要发车时,宋音说道:“我可能会晚几天回来,你乖乖在这里等着我,还有别忘了白爷爷的故事,我走了。”

    “到了后,记得报平安。”李慕辰轻声说道。

    “嗯。”宋音轻轻拥抱了一下李慕辰,便转身走上列车。

    望着列车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视线里,李慕辰这才转身离开。

    回到王铁柱家后,李慕辰帮了一些忙,便再次来到土坡前坐下,而早已经坐在这里的老人,侧过头看了李慕辰一眼,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来了?”

    “来了。”说着,李慕辰又从兜里掏出那包烟递了过去,老人接过整包烟后从中抽出一支来点燃,将剩余的烟放进自己上衣的口袋里,这才说道:“昨天讲到哪儿了?”

    “讲到您来到村子了。”

    “嗯,知道了,那我继续讲了。”

    后来,老人家的孙女直到夜里10点多才回来,那个姑娘一进门就说道:“奶奶,刚才在去的路上遇到一个好心人,他借给了我一件雨衣呢,你看。”说着,便将那件雨衣递给老人,老人笑呵呵地接过雨衣,将其轻轻放到一旁,随后将一碗热乎乎的姜茶和一条干毛巾递给自己的孙女。

    老人的孙女接过姜茶几口便将其喝空,笑着对老人家说道:“谢谢奶奶,我先去换身衣服。”

    这时老人家的孙女注意到了我,我刚想开口说话,便听见那个姑娘说:“谢谢你的雨衣。”

    我有些好奇她是怎么知道是我的,便问她:“你怎么知道是我的?”

    那个姑娘沉思片刻,随后说了句:“推理出来的,以及女人的第六感。”

    说完那句话之后那个姑娘便回到自己的房间换衣服去了,老人在一旁说着:“时间也不早了,这个家里虽然有多余的房间,但是都还没收拾,要不我先和我孙女住一晚上,你今天晚上就凑合睡我那屋吧。”

    我连忙说道:“千万别这样老人家,不用麻烦,您给我一个毯子,我睡在客厅沙发就行。”

    老人家说道:“不行,哪有让客人睡沙发的呢。”经过我的一再坚持,老人最终还是拿了条毛毯给。

    那名姑娘换好衣物后出来和我简单说了几句,便回去休息了,我没多在意便也睡了过去,毕竟推了一路的摩托车,确实有些累了。

    第二日老人家一早便做好饭菜,并邀请我一起吃饭,不等我拒绝老人家就说:“已经盛好了,你也来吃点吧,不小心烧多了,我和我孙女两个人吃不完的。”

    饭桌上,我有些不自然,毕竟是在别人家吃饭,况且是陌生人家,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窘态,老人语气和蔼地对我说:“不用客气,当作在自己家吃饭就好。”

    我不禁有些愣神,上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多久以前了?想起来了,是在奶奶家吃饭的时候,她每一次都会这样说,让我多吃些,每次都会询问我饭菜是否合口……怎么会不合口呢,奶奶的饭菜最好吃了,父母因为事务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奶奶离世的时候也只是回来交代一点事情便又匆匆离开。

    其实当时也只是觉得父母为了这家四处奔波,情有可原,可到了后来,我们兄弟几人也都接连毕业,父母说打算让我们兄弟几人继承他们在外面的事业,我看着其他几人为了继承一事,不顾及兄弟情谊,父母却不曾阻止他们,便开始愈发厌恶这个家,我的主动退出,使其他几个兄弟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怕我反悔,联合起来给了我一笔钱,我拿着这笔钱开始四处散心,去哪都行,就是不能在那个令人厌烦的家待着。

    看着面前的老人,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自己的奶奶,那个一直对所有人都很和蔼的老人,如今已经不在了。

    我决定留在这里,因为这里让我莫名的感到安心。吃过饭后,我向老人家提出想要借宿一事,老人没有多问什么,转头去和自己的孙女商量了一番,应该是秀琴(老人的孙女)同意了,老人便带我来到一间屋子,里面很空也不是很大,除去一些整齐摆放在角落的杂物外,没有其他东西,老人说道:“这一间屋子比较好收拾,西边的那间虽然比这边稍微大一点,但是里面全是堆积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好收拾。”

    我觉得这间小屋就很好,和当初奶奶家的一间屋子有些相似,便笑着说道:“这样就很好,谢谢您。”说着,我朝老人鞠了一躬。

    老人扶了扶我的肩膀,说道:“不用谢,我就是给你提供了一间屋子,剩下的日用品可能需要你自己准备了,毕竟这个家暂时没有多的了。”

    随后老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先去把床定了吧,我们村里有一个木匠,虽然收费比较贵,但是手艺很好,用的材料也好,我给你介绍介绍去。”

    老人带着我走在村里,凡是路上遇见的人,都和老人打招呼,老人也笑着回应,如果有人问起了我,老人便站定身子,和那人解释:“客人,昨天来咱这边避雨的,昨天晚上那大雨,实在是少见。”

    那人点头附和道:“是啊,那雨点子打身上还有些疼嘞。”随后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

    走了一会儿,我便闻到了一股木屑的味道,老人家说着到了,对着一家院门喊道:“老张!老张!”

    院子里传来一阵声音后,院门便打开了,来开门的是一位中年汉子,身材十分魁梧,那中年汉子笑呵呵地说道:“祥姨,您咋来了,俺爹在里面弄东西呢,所以让我来开的门,快请进。”

    祥姨笑呵呵地说道:“这不我家来了一位客人,要借宿一段时间,所以来这边做个床什么的。”

    中年汉子一边带路,一边问道:“祥姨旁边的这位小哥,您贵姓?”

    “姓白,白尘。”

    “那白先生,请问您要订多大尺寸的呢?”

    我将先前在那间小屋里量好的尺寸告诉他,那中年汉子也不含糊,又问了有没有其他问题,我简单回答说结实就行,那汉子说道:“既然是祥姨介绍,肯定会给您选我这边最好的木料,您放心。”

    中年汉子和被称作祥姨的老人家又闲聊了几句,便带着我回到家中打扫了一遍那间屋子,忙活完后,老人说道:“我过会儿下地忙去了,你自己再看着准备点东西吧,被褥这些你要是不介意,我这边刚好有一套新的,走了哈。”

    “老人家,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以后和其他人一样叫我祥姨就行。”

    “那祥姨,麻烦您了,之后我会交房租的。”

    祥姨这次没有拒绝,点头答应下来,我也就一直留在了永乐村。

    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有市井巷弄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无心之举的祸事,有老人在村口唠叨家长里短,有亲友之间的悲欢离合,有人渐渐老去,有人渐渐长大……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十分坦诚,知错,改错,更愿意认错。

    这个地方,比那个冷冰冰的家好多了,除此之外,我时常下地帮祥姨干农活,祥姨也非常认真的教导我一些有关的知识,从刚开始分不清麦子和野草,到如今自己打理一片田地,祥姨功不可没。

    因为在祥姨家借宿的原因,我得以和秀琴姑娘有不少聊天机会,虽然秀琴姑娘在村里口碑很好,却因为和同龄人之间的文化差距,使得能交流话题显得有些少了,而我与她年龄相仿,文化程度也近乎相同,所以我们二人总是很聊得来。

    聊熟络后,秀琴姑娘告诉我,她最开始是被丢到这村子的,并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是奶奶(祥姨)捡到了她并将她一手养大,供她读书,她还说自己在这里当小学老师是受祥姨影响,毕竟当时的祥姨也是这里的小学老师。

    再到后来,我记不清是因为什么来着,可能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我和秀琴结婚了,结婚那天祥姨非常高兴,挨家挨户的发喜糖,可给老人家累的不行,但是祥姨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灿烂了。

    结婚后没多久,我们生下了一个儿子,随母亲的姓,取名——魏仲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