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脸皮厚是学到的第一节课
由于我们学校强制要求大三暑假就要去实习,还要交实习报告,然后在大四的时候根据实习的真实体验,再调整下自己的职业规划。设想是美好的,操作是艰难的,学校只管给你下任务,不考虑我们能否实际操作。
现实中公司基本就不愿意招只工作实习两个月的在校大学生。谁愿意冒着风险给你当练手,他们说职场不是学校,不负责训练新手,企业也不是慈善机构做慈善的,你来这里不是学习的,是要创造产值的。这句话也是当年各大公司用来规训实习生的统一话术。
不过为了能顺利完成学校任务,无奈也托了长辈找了第一份对口的实习工作。
经过一轮面试后,被老板录用了。一个造价咨询企业。听了前辈的建议,咨询公司对于我们这种造价小白比较性价比高,通过大量项目投喂,很容易逼自己接触各类型知识,在积累了大量案例后,就离自己上手独立完成项目不远了。
于是在2017年大三暑假的时候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在造价咨询企业实习。我们老板是一个自己独自南下创业的独立女强人,妥妥大女主形象,第一次见面,我就被她的强有力的气场吸引。很多年后,我还是记得她那种自信的光芒以及坚定的眼神。
她多次告诉我们不要妄图依靠任何人。女生在职场上吃的苦确实要更多。生理上,高强度的加班或者生理期的到来,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效率。
我多次看到她在全公司的人都下班后,她还在办公室研究项目,我也曾经问过她,怎么做到高效率的投入工作状态,还保持续投入。她说,她也会很想放松一下,但是她的观念是,“只要不死,就往死里干。”好吧,我确实不是老板,达不到她的境界。不过也特别佩服她,她告诉我也会因为项目头疼到难受,吃止痛片后,继续奋斗。
所有的努力就是不能坏了自己的口碑以及公司的口碑。
长辈带我面试后,走出公司,到停车位那里,他拉开车门,临走的时候再嘱咐了我一句,“如果你是有想在这个行业走下去,深耕学习,就记得一句话,抛弃学生思维,学会脸皮厚,才能学到东西,不断成长。”
那时候的我连连点头,懵懵懂懂,认为这些浅显的道理我懂的。而这个回旋镖以后不断来到我身边,感触颇深。民国李宗吾先生写的《厚黑学》,我曾经看过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还有《人性的优点》也是从小翻阅,其他国内外名著更是在读书的时期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刚踏入社会的我,还是满腔热忱,总会觉得自己好歹学了不少理论知识,算得上知书达礼,能作为行走江湖的铠甲。后来慢慢就明白了,懂得很多道理,不一定能过好此生。明代的心学大家王阳明先生就说了,“知行合一”,知道要脸皮厚是一回事,真正做到不容易啊。这是后话了。
进了公司发现除了不同专业组的主管,组员都是年轻人,同龄人,大家都是实习。带着大学生清澈的愚蠢,我是毫无防备的。最喜欢我们行业的是大家称呼比较简单,都是姓氏+工,比如我姓木,直接喊别人称呼我为小木。还省了职场第一麻烦,称呼啥,内向的社恐人深感满意。
第一次工作难堪,就是被学历讽刺了,很可笑的就是,以前以为是段子,真正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我才发现啥修养都抛之脑后了,我就像一只刺猬,别人扎我,我也反扎。多年以后回想,依旧心痛。同期竞争,我们两个组的年轻人,他们几个男生是大专的,在学校软件就学的很好了,软件都速度很快,特别讨领导欢心。我一个本科,在学校学的就是广泛的理论课,重管理,轻技术。每天工作完成情况一对比,几个男生就在办公室开始嘲讽,小木不是本科生吗,会不会花钱买的,当初他们要是有途径花钱的话是不是也可以本科了,本科怎么还不如他们专科。我是忍不了这委屈的,当场呛起来,“有本事你们买一个,我家很穷。国家考试还能造假,有证据你们去举报啊”
没有内地电视剧职场那样,女主的正义直爽发声能得到支援,也没有电视剧那样主角的金手指,没人出来替我说话。我声嘶力竭,反抗却在别人不怀好意的玩笑声音中淹没。
第一次挫败,脸皮不够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