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铸汉骨 > 第121章 整军备战

第121章 整军备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场战争是一场与西方列强军队之间的较量,它代表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深刻的碰撞。意味着到底是西方文明的殖民主义优胜,还是东方文明的王道更占上风。

    为了应对这场关乎脸面和文明体系的国战,清廷内部也在左宗棠、彭玉麟、陈宝琛等一众清流和刚直官员促成下,紧密团结起来,展现出对于战争的重视和决心。一个月之内,大量云南、广西、四川三省的数万精锐为了共同的目标开始集结。

    永宁道勇营作为其中一路人马,也在进行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此刻,营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士卒们正在忙碌地整理行囊、擦拭武器,十几匹战马也被人精心照料着。但作为他们的领军人物,此时的祝灏却并不在营地,也不在道署,而是在山村老家。

    自从有了身份和地位,祝灏非但没有忘记过老家的村民们,他反而更加注重和乡亲们的纽带。在封建时代,乡土情大于一切,是这片土地上老百姓生存的根基,也是他们对家乡深厚情感的源泉。

    不仅顺丰商行招收了不少村里人,就连他的勇营也充斥着老家来的精壮年轻人。这些人将他当作了人生榜样,同样的,他也对老家人更加信任。

    所以,采购到新型生产机械,尤其是拿到温彻斯特公司赠送的子弹生产线后,祝灏想到最安全的地方便是老家山村。他直接找到石老爷购买了一大片土地,用以安置他的第一间兵工厂。

    因为缺乏技术工人和大型机械的原因,导致现在仅仅只能生产一些枪弹、底火,最多再加上能生产个手榴弹什么的,但至少这条供给线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怕任何人卡他脖子。

    此次祝灏回来,便是想看一看手榴弹的生产进度,毕竟这是他们唯一能拥有的重武器。想要大炮?那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的贵!不管是法国施耐德,还是德国克虏伯,它们生产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光是火炮的购入成本就达到了二千两白银一门,配套的炮弹还要十几两银子一发。

    因此,为了增加勇营的火力强度,避免在与法军的对战中吃亏,给战士们多配备手榴弹是最优的选择。

    此前他研制过苦味酸手雷,但那玩意儿稳定性太差,极易发生碰撞殉爆,作为火炮的弹药使用效果很好,佩戴在人的身上却并不合适。

    而后他改进了设计,使得新型的手雷可以装填更加容易获得,并且稳定性更好的黑色火药。当然,颗粒状黑火药的威力比之苦味酸炸药差了不止一个层次,如果有可能,他更希望获得三硝基甲苯,也就是后世俗称的tnt的生产方式。但这个希望只得放到黄世强从美国带回来大型化工机器,并且建成生产体系之后了,现在肯定想都别想。

    祝灏小心拿起一枚手榴弹仔细观察,他发现做工还算尚可,于是,朝一旁的李老问道:“老辈子,现在我们囤积多少枚手雷了?”

    李老竖起一个大拇指比划着:“六千有余!上个月你通知我们加快进度,我就让孩子们加班加点铸造,要不是只有两台车床,产量应该还会更大!”

    “六千么?”祝灏心中默默算了一下。现在因为没有了刘迟等人的掣肘,勇营扩充了一次兵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千五。但此次出征不可能把人全带上,他还要留战力震慑那些不安分的反清势力,所以最多能带走一千二百人就算顶天了。除了多余的备用,正好一人五枚,合适得很!

    “对了,老辈子…”祝灏环视了一下生产车间,然后转身问道:“还有没有生产方面的难处,有的话您尽快告诉我,我好在出征之前拍板决定。”

    “没有。”李老摇了摇头,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这才说道:“我听小海娃儿说,有一种灯不需要点火就能亮,而且顶得上一百支蜡烛的亮光。我想,如果你给弄回来这种灯,我们就可以再增加一班人手,也能多给你送一些弹药、手雷过去。”

    李老的提议让祝灏心里微微一动,电气化才是迈入新时代的工业革命,也是将来中国弯路超车的唯一希望。有了电,不仅仅可以点亮夜晚,还能驱动机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四川最不缺的就是水力,如果能善加利用,肯定比烧煤的成本低太多。因此,投资建设几处水力发电站,为城市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的计划也被他提上了未来的发展日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