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 > 第14章 宋宫夜宴

第14章 宋宫夜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夜,月明星稀,银安殿内却是一片灯火通明之景,犹如白昼一般明亮。宫殿之中,人声鼎沸,喧闹异常,好不热闹!原来,咱们大宋的天子正在此大摆宴席,宴请五位大臣。

    此次宴客,乃是为了犒劳欧阳修、晏殊,欧阳修与晏殊为朝廷选拔贤才劳苦功高,又庆贺包勉、方林以及白瑞这三位青年才俊进士及第。他们或才思敏捷,或针砭时弊,或志存高远,天子龙颜大悦,特赐下这场盛宴,以彰其功。

    欧阳修与晏殊身穿着华丽而庄重的朝服,身姿挺拔地站在大殿之上,包勉、方林以及白瑞三人则身着崭新的进士服饰,恭敬地长身而立站在二人身后,这三位年轻才俊面容英俊,气质非凡,身上散发出一股朝气蓬勃的气息。

    此刻银安殿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珍馐美馔摆满案几,琼浆玉液斟满酒杯。乐师们奏起悠扬动听的乐曲,舞姬们则翩翩起舞,身姿曼妙,令人赏心悦目。立在前方,他们神情肃穆,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之事的期待。

    “官家驾到,圣人驾到!”内侍总管陈琳扯着嗓子高声喊道。他的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在整个宫殿内回荡。众人听到这声呼喊,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毕恭毕敬地站好,等待着皇帝和皇后的到来。

    就在这时,只见天子赵祯身着头戴软脚幞头,身着绛红圆领袍,气宇轩昂地走了进来。他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威严。而跟在他身后的,则是美丽动人的皇后曹丹姝。她头戴精美的凤冠,身着凤袍上面绣满了各种珍贵的图案,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赵祯和曹丹姝缓缓走进了银安殿。他们的出现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庄重肃穆,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要说起这位曹皇后啊,那可是身世显赫、背景不凡呐!她竟然是大宋开国元勋曹彬将军的嫡亲孙女!想当年,曹彬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的孙女成为皇后,也算是将门虎女,光耀门楣了。

    此时,欧阳修和晏殊等五位大臣整齐地站在银安殿中央,他们面容肃穆,衣装整洁。每个人都深吸一口气后,恭恭敬敬地向前迈了一步,然后躬身作揖,齐声说道:&34;臣等拜见官家,拜见圣人!&34;

    声音洪亮而又坚定,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气氛凝重而神圣。众人目光交汇,眼中满是对官家与圣人的敬畏之情。

    赵祯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地看着站在大殿下的五个人,而身旁的曹丹姝也同样报以亲切的笑容。他们的声音充满了和蔼可亲之意,仿佛一股春风拂面而来:“五位卿家切勿拘谨,快快就座吧!”这句话中的“不必多礼”四个字,更是让人感受到皇帝与皇后对臣子们的关怀与尊重。

    那五人听后,心中倍感温暖,脸上露出感激之色。他们纷纷躬身施礼,表示谢恩,然后才缓缓走向座位。整个场面气氛融洽,显示出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流露出一种默契和相互理解。

    待五人入座后,赵祯转过头,目光如炬,凝视着曹丹姝,语气和缓地问道:“丹姝,你且看看,今年殿试前三甲进士与往昔相较,如何?”

    曹丹姝微微欠身,轻声答道:“依我看来,今科进士皆儒雅俊朗,才华出众,实乃国家之幸。尤其是那包勉,其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颇有大家风范。”

    赵祯微微颔首,表示对包勉才华的赞赏之意。接着,他继续说道:“今日晚间,朕将在银安殿设下盛宴。此宴有两层深意,其一乃是为了酬劳欧阳学士与晏枢密两位爱卿,他们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不辞辛劳、功绩卓著;其二则是要为你们这三位天子门生庆贺,恭喜你们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今晚,我们暂且抛开君臣之礼,也莫谈军国大事,只管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赵祯举起酒杯,笑道:“诸位卿家,今夜朕与你等同欢共饮,不醉不归!”众人纷纷举杯响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祯示意舞姬们退下,转头看向包勉等人,笑道:“朕听闻近日京城中有不少有趣的传闻,不知几位爱卿可曾听说?”

    包勉等人相视一笑,白瑞起身回道:“官家,臣倒是听说了一些。据说城东的李员外家新得了一幅李太白的真迹,引起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关注。”

    赵祯兴致勃勃地问道:“哦?竟是李太白的真迹?不知是诗作?”

    方林答道:“回官家,听闻是一幅《将进酒》,其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犹如行云流水,堪称绝世佳品,实乃稀世珍宝。””

    赵祯哈哈大笑道:“如此佳作,朕也想一睹为快。”

    此时,欧阳修起身拱手道:“官家,不如趁此,咱们君臣就以酒为题来个飞花令,以助酒兴?”

    “欧阳学士此计甚妙!只是这接龙之戏,若是有人接不上来,可就得自罚三杯美酒了哦!”赵祯微微颔首,表示对欧阳修所提建议的认可与赞同。

    他面带微笑地看着在场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兴奋之情。仿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场有趣的游戏开始一般。

    欧阳修站起身来向赵祯和曹丹姝作揖道:“既然是臣先提议,那么就让臣先来个表率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晏殊接着轻抚胡须缓缓吟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白瑞放下手中酒杯看着晏殊道。

    晏殊闻白瑞之诗,开怀大笑:“哈哈哈哈,此乃老夫之拙笔,不想白知县亦知之。”其声若洪钟,响遏行云;其笑若春花,灿烂绽放。笑中似有赞誉,又似有调侃,令人如沐春风,亦心领神会。

    “酒似甘醴滋心脾,醇香漫天醉人意。”包勉亦起身吟诗一句,而后施礼道:“此诗乃臣适才饮下御酒,心生感慨,仓促而作,尚祈官家、圣人和欧阳学士、晏枢密、两位年兄斧正。”

    赵祯面露喜悦之色,赞道:“好一个‘酒似甘醴滋心脾,醇香漫天醉人意’!包卿果然才思敏捷,不愧是朕钦点的状元。”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方林也笑着开口:“臣也来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众人纷纷叫好,宴会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接下来,众人轮流吟诗,佳句频出,欢声笑语不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赵祯笑着吟出一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欧阳修紧接着回应道。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晏殊不甘示弱。

    一时间,宴会厅内诗意盎然,众人皆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之中。

    不知不觉已到子时,赵祯站起身来,高举酒杯道:“今日君臣同欢,实属难得。愿我大宋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众人一同起身,齐声道:“祝大宋社稷千秋万岁,祝官家千秋万岁”。

    众人祝罢,现场一片安静,只闻得轻微呼吸声此起彼伏。这时,包勉挺身而出,他神情严肃,眼神坚定地看向赵祯。只见他缓缓整理自己的衣冠,然后双手抱拳,对着赵祯深深一揖。

    包勉开口说道:“臣包勉有本要启奏官家,还望官家能够体察微臣之心,予以应允。”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仿佛这一刻整个银安殿都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

    &34;哦?包卿,你有何事要奏啊?&34;赵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目光宠溺地望着眼前这位他亲自钦点的新科状元。

    只见包勉衣冠整齐,态度谦恭,向着赵祯深深地作揖行礼,诚惶诚恐地说道:“臣启奏官家,臣恳请辞去大理评事兼余杭知县一职,还望官家能够恩准。”

    此时此刻,银安殿内一片死寂,针落有声,殿中众人闻得包勉此言,心下皆生疑惑:“苦读十载,方入仕途,包勉为何要辞去官职?”赵祯闻言,脸色微变,他沉凝片刻后,开口道:“包卿何出此言?莫非是朕哪里亏待了你不成?”

    包勉连忙叩头道:“臣因老母尚在,若奉老母而不赴任是为不忠,若辞老母而赴任是为不孝,臣不愿做那不忠不孝之人,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请官家恕罪”。

    赵祯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说道:“也罢,包卿之孝义,朕深感钦佩。既然如此,朕也只能允你辞官归乡,以尽孝道。然今日朕特赐包卿,待你母亲百年之后,可再入朝为官,为大宋社稷竭尽心力。”

    “官家,臣晏殊有一妙计,可两全其美,不仅能让包状元为社稷尽忠,还能为母尽孝。”枢密使晏殊赶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急切地说道。他实在不忍心看到如此人才被埋没,一心想要为赵祯留住包勉。

    “晏卿啊!快快道来,你究竟有何妙计可以解决眼前这燃眉之急呢?”赵祯焦急地看着对方,眼中满是期待和急切。此时此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晏殊开口。

    晏殊轻抚着胡须,稍作思索后言道:“前些时日,凤阳府定远知县辞官归乡,现今定远县知县一职空悬,无人补缺,官家为此忧心忡忡,茶饭不思。依臣之见,不如让包勉转任定远知县,如此一来,岂不两全其美?”

    赵祯闻此言论,喜不自禁,连声赞叹:“妙哉!此乃两全其美之良策!既满足了包卿的孝义之情,又消解了朕心头之忧虑。”语罢,赵祯继续言道:“新科状元包勉接旨,朕特封你为大理评事,兼领定远知县。愿包卿赴任后,勤政爱民,不负朕之厚望。诏书将于近日颁民,咸使闻之。”包勉再次跪地叩谢皇恩,“臣谢主隆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祯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今日君臣尽欢,来日方长,待他日再聚之时,朕希望能听到更多关于定远县的捷报。”

    宴罢,包勉踏出宫门,抬头望着明月,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此次任命责任重大,但为了母亲,他别无选择。他暗下决心,定要做出一番成绩,不负圣上厚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