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 > 第13章 进士及第获封知县

第13章 进士及第获封知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臣翰林学士欧阳修,拜见官家!”

    “微臣枢密使晏殊,参见官家!”

    “学生包勉、白瑞、方林,拜见官家!”

    辰时刚过不久,阳光洒在宏伟壮丽的垂拱殿内,映照出一片庄严肃穆之景。而此时此刻,大宋皇帝赵祯正端坐在那张代表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下方参拜的众人。

    今日,这位英明神武的天子将亲自主持一场对三位士子——包勉、白瑞和方林——的学识考核。这场考试意义非凡,不仅关系到这三人的前程命运,更关乎国家未来人才的选拔培养。因此,在场每个人都深知此次机会难得,心情格外紧张凝重。

    “欧阳学士、晏枢密,还有三位士子,都切莫多礼啦,快快起身吧!”赵祯喜笑颜开地看着他们五人,心中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赵祯抬手示意道:“诸位,今日朕召你们前来,乃是为了考察三位士子的才学。尔等皆是我大宋的肱股之臣,希望能各展所长,为国家遴选出优秀的人才。”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本次考核以经义、策论为主,待会儿朕会出题,你们如实作答即可。”

    欧阳修和晏殊齐声应道:“谨遵圣命!”三位士子也纷纷表示定当竭尽全力。

    赵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相信,在这些杰出的士子中间,必定有人能够成为大宋未来的栋梁之材。

    随着赵祯一声令下,考核正式开始。整个垂拱殿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答题之中。

    “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不知哪位士子先来?”赵祯凝思须臾,徐言试题。

    包勉闻此题,不禁蹙眉沉思:“此题难道不是嘉佑二年与苏轼同试进士的题目吗?这实际上是在论述疑罪从轻啊,当年苏轼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深得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启奏官家,学生先来!”只见白瑞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白瑞朗声道:“官家,学生以为,所谓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实为仁政之体现。在司法断案中,遇有疑案时,应从轻量刑;赏赐时,若有疑虑,则应依从多数人的意见。如此,方能彰显陛下宽厚仁爱之德,亦有助于维护社稷公平正义。”

    赵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嗯,白士子所言甚善。然此题尚有深意,众卿可再思量一番。”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方林身上。

    方林见状,拱手道:“陛下,学生认为,刑疑付轻,赏疑从众,不仅是治国之道,亦是为人处世之理。在面对疑惑与争议时,我们应保持审慎,权衡利弊,不可轻率决断。”

    赵祯笑道:“方士子能由此及彼,实乃难得。包士子,你对此题有何见解?”

    包勉一听官家向他问话,上前一步,躬身作揖答道:“官家,学生以为,此题关键在于‘忠厚’二字。施刑用赏,当以忠厚为本,既需明辨是非,亦要顾全人情。如此,方能使天下百姓心悦诚服。”

    赵祯听闻包勉所言后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他不禁拍案叫绝,哈哈大笑起来,并对包勉称赞道:“包士子此等见解果真独特新颖,令朕眼前一亮啊!还望爱卿不吝赐教,继续畅所欲言吧!”言语之中满是对包勉的赏识与期待。

    “疑罪从轻,乃刑法之原则,谓于疑罪之际,官员裁决宜倾向于轻罚。此原则彰显于刑法实践中,对于证据未足、疑虑存焉之案件,持审慎之态度。疑罪从轻之要义,在于确保刑法之公正,竭力避免误判与无辜之屈。当证据不足以确凿证明被告之罪行,官员宜持谨慎之心,非盲目从重而罚。轻罚之施,然疑罪从轻非绝对之原则。于刑法实践中,官员需综合思虑诸多因素,如案情之详情、证据之可靠性、社稷之影响。若证据充足,足以证明被告之罪,或案件涉及重罪,官员未必因疑点而从轻…”

    包勉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说道:“故官员断案,须慎之又慎,不枉不纵,方能使刑法公正严明,民心安定。”

    赵祯频频点头,对包勉的回答甚是满意,他转身对欧阳修和晏殊说道:“两位卿家,觉得包士子所言如何?”

    欧阳修捋着胡须赞道:“包士子之言论,深得刑法精髓,实乃真知灼见。”

    晏殊亦附和道:“此子才思敏捷,见识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赵祯面露微笑,心中已有定论,他开口说道:“今日之考,三位士子皆表现出色,实难分高下。然包勉对刑疑付轻之见解尤为独到,令人印象深刻。朕决定,赐三位士子为本次殿试前三甲,亚父劳烦您代朕宣召”。

    内侍总管陈琳朗声道“制曰:“朕轸恤黎庶,爱育群英,久闻包勉、白瑞、方林三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实乃国之柱石,社稷之贤良。今亲自考察三人,果不负朕望,真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故特赐包勉、白瑞、方林为殿试前三甲,庐州士子包勉才冠当世,勇夺头名状元,赐进士及第;益州士子方林才思敏捷,荣膺殿试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杭州士子白瑞才情过人,喜获殿试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另封包勉为大理评事,知余杭县事;方林为翰林编修,知耒阳县事;白瑞为翰林编修,知莱阳县事。朕意已决,制书即下,布告遐迩,咸使闻之。”

    包勉、方林和白瑞三人闻言忙整肃衣冠恭恭敬敬地下跪接旨异口同声道:“臣等三人不甚惶恐,今后臣等三人上为官家分忧解难,下为百姓谋福祉,以报官家知遇之恩。”

    赵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他轻轻地摆了摆手,语气亲切地说道:“诸位爱卿不必如此拘谨,快快请起。朕衷心期望日后尔等为官之时,可以心系百姓福祉,将这片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受人敬仰的父母官,切莫辜负了朕对你们的殷切期许啊。”

    赵祯稍稍停顿片刻,目光转向一旁的陈琳,继续开口吩咐道:“亚父,烦劳您速速前往鸿胪寺传达旨意,今夜于银安殿设下盛宴,好生犒赏欧阳学士、晏殊枢密以及这三位天子门生,朕今夜要与五位卿家一醉方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