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母亲的出走
夜晚,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垂下的树影,我感到茫然。
外公在母亲五岁时,得肝癌死了。
外婆独自将母亲带大,但贫穷的家里,并没有多余的钱,让母亲踏入她一直向往的校园。
在母亲的故事里,她的童年是与土地为伴,那满地的杂草,便是她的朋友。
家中的小猪,在母亲的饲养下,长得很好。
她说,那时她天不见亮便出门割猪草,害怕起晚了,新长出来的草都被别人割走了。
早上的露水时常将她的衣服打湿,她只想着,快些将猪喂肥,卖了换钱,这样就能有钱去学校读书了。
看着买猪的人上门,看着他们将猪推上拖拉机,看着外婆将一叠钱收下,数了又数,母亲满心欢喜。
母亲并未能如愿。
外婆说,“有钱了,把房子修了。”
看着家中四处漏雨的房子,母亲纠结许久,穿着破洞布鞋的脚尖在地上磨了又磨。
母亲望着外婆,对她说,“妈,我想要五块钱。”
外婆将钱收进手缝的,可以收紧的小布包中,用布巾条缠了又缠,解开裤腰带,将它揣进了裤子里。
“你要钱做啥子?”
“我想读书。”
“女娃娃,读啥子书。”
外婆转身走了,站在原地的母亲没有追上去。
母亲十七岁时,家中来了不少说媒的人家,附近村里的人都知道母亲的勤快,谁家都想要这样一个肯吃苦,做事情麻利的媳妇。
外婆看上了条件最好的一家,母亲并不喜欢,那个男人个子矮小,来家里时,扭扭捏捏的,比她还像个女的。
没有经过母亲的同意,外婆就已经收了对方家里递来的礼钱。
那天,母亲背着高过背篼一半的猪草,腰背压得她只能看见脚下的泥路。
走在回家的路上,母亲遇到邻居五嫂,这是按照村里的辈分来喊的,并无实际的亲戚关系。
“五嫂,去哪儿?”
“我去把土头的草勾一哈,才几天没管,又长多深了。”
“天气好,庄稼长,草长得更凶。”母亲说着,脚步不停地往前走。
“你这么早,又把猪草割回来咯!”
“诶,这两天草长得快,多割点给猪儿吃。”
“还这么攒劲,以后小斌儿才有福气哦!”
五嫂口中的小斌儿,就是母亲看不上的那个矮个子男人,母亲听到这话,很不高兴。
“五嫂你不要开玩笑了,我不喜欢。”
“我开啥子玩笑,你妈不是把礼钱都收了,不然我敢乱说哦,咋子嘛,还在我面前不好意思哇!”
听着五嫂的话,母亲恨不得将背上的猪草掀翻。
母亲将猪草放到院中,走向在厨房里煮早饭的外婆。
“妈,你收了别个的礼钱?”
外婆添柴的手顿了顿,随后回答道,“收了。”
“我不喜欢。”
“过日子,有啥子喜不喜欢的,人踏实,屋头条件也好,以后你才不得吃亏。”
“我不!”
“定下来了的事情,你这么大了,懂点事。”
第二天,天不见亮,母亲起了床,她的身上没有往常背着的大背篼,而是一个化肥袋子。
袋子里面装着她所有能穿的衣物,她胸口,衣服内侧的包里,揣着她这两年卖鹅蛋,还有平时外婆给她的零用钱,攒下来,一共三百块钱。
三块钱的车费,将母亲载到了相隔五十公里的小城里,下车后,她步行去了火车站。
自学了一些字的母亲,买到了去往广东的火车票,那时候,南方是最能挣到钱的地方。
母亲在那里,进了鞋厂,有了一个月五百块的工作。
每个月她都寄一半的钱回去,她说,不想让外婆在家里抬不起头来。
她还说,“不嫁人,我也能养活自己,也能孝敬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