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长离
三天之后,咏霜终于疲惫地从地下研究所走了出来,双眼布满血丝,神情显得极为疲惫。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调整,他终于找到了一种能稳定归魂人偶共鸣的方法。
站在研究所外,咏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久违的新鲜空气。此时的天空透着淡淡的晨光,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终于换来了片刻的宁静。
吟霖早已在外等待,看见咏霜走出,立刻迎上前去,“情况怎么样了?”
咏霜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终于找到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超频的几率。”
吟霖听到这话,紫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欣喜,“太好了,这样大家就能安心了。”
咏霜点头,“不过,这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归魂人偶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吟霖叹了口气,“现在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我们给了大家一线生机。”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吟霖轻声说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咏霜沉思片刻,“归魂互助会的事情暂时解决了,我想去一趟乘霄山,看看那里是否真的有关于时间溯洄的奥秘。但是归魂互助会这边,还需要你的操心。”
吟霖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你放心去吧,这里我会照顾好的。归魂互助会的成员们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我会尽全力保证大家的安全。”
咏霜微微一笑,“好。希望乘霄山之行能有些收获,或许,也可以找到替代的方法。”
两人相互对视,心中默契。随后,咏霜整理好行装,准备出发。
就在他转身离开之际,吟霖突然叫住了他,“咏霜,保重。”
咏霜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你也是。”
……
尽管咏霜的体质超乎寻常人,但经过连续三天三夜未眠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后,他终究还是有些吃不消了。之前完成研究时的那股兴奋劲儿一旦过去,无法遏制的疲倦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不过既然出了门,咏霜也绝没有回去的道理。他朝着稷庭所记载的位置的行去,脑袋昏昏沉沉,脚步踉跄。
乌云在某一刻迅速汇聚,天色骤然变暗。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光芒刺眼,仿佛要将天地撕裂。随即,炸雷之声轰然而至,震耳欲聋,宛如大地的咆哮。
咏霜被雷声惊醒,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天际,只见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卷起地上的尘土,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看这样子,天真的要变了。”咏霜喃喃自语道,看来短时间内想要渡河是不太可能了。于是,他静静地伫立在雨中,任由雨水打在身上。
咏霜闭上眼睛,感受着雨水的冰冷冲刷着他的疲惫。然而便在此时,掺杂在雨幕中,咏霜似乎听见有脚步声由远及近。脚步声不急不缓,想来声音的主人悠然自在。
咏霜睁开眼,警觉地望向声音的方向,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从雨幕中逐渐清晰起来。
那身影撑着一把带火焰纹路的油纸伞,伞面上雨水滴滴答答,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帘。伞下的人身着红白相间的衣服,头发呈深粉色,但她走起路来,却显得格外素雅。
咏霜注意到她胸口下方有一道声痕,随着波涛颠簸而忽隐忽现,竟然也是一位共鸣者。
她撑着那把油纸伞。亭亭款款地走到咏霜的身边,与咏霜并肩而立,竟还比他高出半分。
油纸伞稍稍倾斜,遮住了向咏霜泼来的雨幕。
她淡然地开口了:“你是被雨困在这里了吗?”她的声音清冷中带着一丝温柔。
咏霜愣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不,只是累了,站在这里稍作停歇。你呢?”不自觉的,咏霜又撒了谎,他自然是被雨困在了这里,但又何必同一个陌生人讲真话呢?
那女子浅笑了一下,将头转了过来,咏霜这才注意到,她有着一双淡黄色的眼眸。那眼眸如同秋日的金色麦田,透着一股淡然与平和。
她开口答道:“我在等人。”
咏霜立即追问:“等谁?”
“我来晚了些,想必我要等的人已经进了山去。”她微微叹息着,目光飘向了远处隐于云雾之中的山峦。
咏霜眉头微皱,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追上去?”
女子笑了笑,淡然道:“不必着急,总会有再见的机会。而且……”她看了一眼咏霜,继续说道,“我也不想让你一个人站在这里。”
“我?什么意思?”咏霜有些诧异,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她抬头看向雨幕,“这场雨不会下得太久,而我们都要往雨中去。不是吗?”
咏霜被女人的谜语一般的话语闹得有些头疼,他回道:“总之,你也要去乘霄山吗?”
那女子没有答话,反而反问道:“关于乘霄山,你知道多少?”
“我听今州城的老人提起过,似乎是今州的发源地。”咏霜自然不会全部告知。
那女子缓步向前,咏霜也跟在伞下前行,她走到湖水的面前,开口说道:“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人入山砍樵,路遇棋手对弈,观棋入迷,待到回神下山时,山下却早已沧海桑田。
这乘霄山,便与那深山相似,山间时流与外界迥异,甚至几近停滞。只是进出乘霄山,却是有代价的。入山一日,出山折寿十日。更何况,如今乘霄山的境况……可能比以往还要复杂许多。”
咏霜并不关心这些,他问道:“无妨,时间左右的不过寿命长短,但我现在有需要去做的事情。只是这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你可否为我带路?”
那女子轻笑出声,不禁掩嘴笑道:“真是一个不怕死之人。时间左右的不过是寿命的长短,你倒是看得很开。罢了,贵客既然打算入局,我自然愿意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