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绫华劝说
而绯闻的主角绫华,原本紧绷的神情在此刻稍稍放松了下来。她的目光在太子和“萧七”之间流转,似乎在思索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然而,这一幕落在旁人眼中,却成了另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引发了不同的遐想,仿佛她的内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
众人开始窃窃私语,他们的眼神和笑容中透露出对绫华的好奇和揣测。在他们看来,绫华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无声地呼应着诗文中的情感,尤其与最后两句不谋而合:“秋波暗送情难诉,月下花前愿君怜。”难道,这便是爱的深沉吗?
萧庭烨将手头的事务处理妥当后,便回到了宴席的座位上。刚一落座,便有人递过来一篇众人传阅的诗文。他展开宣纸,映入眼帘的是一手簪花小楷,字迹娟秀,犹如春风拂面,令人赏心悦目。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诗文的内容上时,不由得挑了挑眉,心中暗自思忖,这是哪位闺秀所作,情感如此热烈奔放。
萧庭烨轻轻放下手中的宣纸,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周围的宾客,发现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绫华。他心中一动,顿时便有了几分猜测。这诗文中所描绘的情感,莫非与绫华有关?这其中的曲折和深意,看来值得他细细品味。
尉迟听兰眼见此刻众人的目光都聚焦于那篇诗文之上,心中暗自窃喜。她故意清了清嗓子,高声与众人讨论起来:“哎,各位,这首如此热烈奔放的诗文,究竟是哪位才情出众的闺秀所写呢?也不知这位闺秀心中所念的是哪位郎君,若真是男未婚女未嫁,那岂不是可以成就一段佳话,结为秦晋之好?各位觉得如何?”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和好奇,显然是有意将这个话题推向高潮。
众人的议论声因尉迟听兰的话而变得更加热烈,大家都对这首诗文的作者和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萧庭烨听到尉迟听兰的话,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的目光在品鉴会的人群中游移,最终落在了绫华身上,心中默念着诗文的最后两句:“秋波暗送情难诉,月下花前愿君怜。”
当得知这诗文出自绫华之手时,他再度审视这两句,越看越觉得这描述的似乎就是他俩刚才在凉亭相会的情景。萧庭烨的心里暗自欣喜,难道绫华对自己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情愫吗?
这个想法让他的心情变得异常愉悦,他不禁开始回味起与绫华之前的种种交集,思绪慢慢飘向那些可能的甜蜜场景。在他的想象中,绫华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都似乎充满了对他的倾慕和关注。
绫华感受到众人探究的目光如芒刺在背,心中一阵困惑。她微微侧头,低声向身旁的绫蕙问道:“蕙儿,是不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为何大家都这样看着我?”绫蕙仔细端详了一下姐姐,而后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姐姐,你的脸上并无异样,但不知为何,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你身上,仿佛有什么事情与你有关。”
绫华闻言,心中更加不解。她回想起晚宴上的种种,心中隐约有了些猜测,但又不敢确定。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太子一直盯着手中的手书发呆,心中一动。
她轻轻走上前去,低声问道:“太子殿下,可是清心居士来了手信?”太子抬头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点了点头,沉声道:“你怎么知道?”
绫华看着太子手中的手书,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只盼着太子对静怡的感情再深点。她深知举兵造反的风险与后果,也知道太子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有些话,她也没命明说啊
思及此,她声音柔和却坚定地说道:“太子殿下,臣女斗胆进言,之前,臣女有幸与清心居士,也就是静怡姐姐有过短暂的交心之谈。她提及您时,眼中满是欣赏与敬仰。她曾说,身无羁绊,心无挂碍,任意遨游于天地之间,实乃人生一大乐事。愿得一日,能脱尘世之桎梏,追寻那心中之自由,与天地同游,共赏世间之美景。”
太子抬起头,目光深深锁定在绫华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上。那双眼眸中透出的坚定与纯净,仿佛能洞察他内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让他不禁为之一动。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缓缓开口:“原来,她想要的只是这么简单。”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也带着一丝释然。
他原以为静怡对他的期望会是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或是更显赫的荣誉。但现在,从绫华的转述中,他明白过来,静怡所追求的,不过是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吃糠咽菜,也甘之如饴。
太子的神情变得柔和,他对绫华表示了感谢:“绫华小姐,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你的话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我会重新考虑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