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春秋葬仪@隐公五年
《礼记·王制》: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
三日而葬。
《礼记·曲礼》:
天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
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礼记·檀弓上》:
孔子合葬其父母:
“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春秋时期,葬礼的仪式非常繁琐,需要进行多个步骤。
首先,死者的家属要举行吊唁仪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接着,死者的亲属要穿上孝服,手持丧杖,在灵堂前跪拜行礼。
同时,还要燃放爆竹,以示哀悼。
孔子就做过“殡相”的活,
《论语·子罕第九》子曰: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出门在外,事奉公卿,进了家门,侍奉父兄,主持丧事不敢不尽力,不会饮酒误事,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
他的弟子还有人以此为乐,
《论语·先进第十一》: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孔子问道;“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但是愿意向老师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赞叹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公西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丧”,失去,死去或遗体;
“葬”,掩埋尸体。
中原墓地丧葬制度,在旧石器时期已经产生。史前时期墓制形式有洞穴,平地,石棺,瓮棺等。
到了原始社会,已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衣冠葬等葬法和仰身,侧身,俯身,直肢和曲肢葬式。同时也开始有涂朱,暖炕等习俗以及随葬品。
夏商周时期,丧葬中孝道伦理价值彰显,厚葬高潮到来。
作为礼乐制度坚定的拥护人,孔子本来应该是十分推崇厚葬的。而且后世的厚葬风气也多以儒家的孝道伦理为基。
但是为什么孔子却主张薄葬呢?
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十分悲痛,但孔子却否定了弟子们要厚葬颜渊的要求。尽管最后颜渊被厚葬,但孔子痛惜不已,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颜渊用厚葬是不应该的。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丧葬要量力而行。
墨子,管仲等先贤者,都提倡薄葬。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游街示众,并且拿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就停止了。
但那是主要是针对贫穷百姓的;
贵族厚葬依然成风。
葬仪
“敛衾(qin)”(覆盖尸体的衣物)
“复”(招死者之魂归来)
“楔齿”(人死未僵,用一硬物置于齿间,以便于浴后饭含)
“缀足”(用燕几将脚拘住,使其不变形,以便浴后穿鞋)
“帷堂”(尸未设饰而设帷于堂上)
“设饰”(沐浴、理发、修指甲、穿衣)
“饭”(亦称“含”)等葬前丧仪,已成为丧葬礼仪中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贫富、贵贱,葬仪不可缺失。
否则就是“大不敬”!
“殡”仪期间的哭位、朝夕奠、摆放明器之礼;出葬时的“执绋”礼及向死者宣读赠死物品的“赙”礼;下棺入墓穴的“窆”礼;设酒食贡品的“奠祭”礼;尸主牌位返回的仪式;初虞、再虞、三虞安魂仪式;在服丧期间举行周年奠祭,即行“小祥”祭;死后二十五个月时行“大祥”祭,二十七个月行“禫”祭(去掉丧服),三年守丧等礼仪,一直影响着后世。
春秋末期的葬仪
丧服分为斩衰(zhǎn cui其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断外外边不缉边)、齐衰(zi cui其服以较粗的麻布麻制成,边缘部分缝缉整齐)、大功(其服用最粗的熟麻布制成)、小功(其服用较粗的熟麻布制成)、缌麻(si má其服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五种、五个等级,故称“五服”。
配五服,要按亲近程度。
《春秋》有对应的死亡称谓:
天王去世称崩,后来的皇帝也延续了这个习惯,皇帝去世的时候称作驾崩;
诸侯及诸侯夫人、诸侯的生母去世称薨;
本国大夫或他国诸侯去世称卒。
士去世称作不禄。因为士没有封地,只有禄田,去世的时候就不再领取禄田了。
按照这一规则,国君的夫人或者国君的生母去世,春秋往往记作夫人某氏薨。
当时国君称君,国君夫人称小君,所以有时也会记为“葬我小君某氏”。
声子虽然是息姑的生母,但不是鲁惠公姬弗湟的正室,而息姑又只是摄政称公,低调谨慎不愿意出头,所以声子并没有按照国君夫人的规格下葬。
按照春秋葬仪的习惯,以国君夫人规格治丧要符合三个礼数:
去世时,就要讣告同盟的诸侯,以便各国派人吊唁;
下葬后要回到祖庙痛哭,并为死者做招魂之祭;
招魂后三月,仍要在特定场合为死者痛哭,并将牌位放入祖庙死者丈夫的母亲或祖母的牌位旁边。
三礼齐备,才能称为「夫人某氏薨」,可是声子没有按照夫人的规格的下葬,所以,春秋就只能记作“卒”。声子姓子,惯例应该记录为「子氏卒」,但声子毕竟是鲁息姑的生母,而鲁息姑又摄政称公,完全以大夫规格对待声子,对鲁息姑不公平,也显得不太尊重,所以《春秋》用“君夫人氏”来称呼声子,简称为「君氏卒」。
祭拜和安抚死者的灵魂,其中最重要的物品是棺材和寿衣。
棺材是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的重要物品。在葬礼中,死者的亲属要准备高质量的棺材,以显示死者的身份和地位。同时,棺材的颜色和材料也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使用的棺材颜色和材料也不同。
寿衣是死者在死后穿着的尊贵衣服。
死者的亲属还要举行献祭仪式,向死者奉献食物和财物,以示对死者的慰问和安抚。在献祭过程中,死者的亲属要献上肉类、粮食、水果等食品,同时也要考虑到死者的身份和地位,不同身份与地位的人所使用的食品和财物也不同。
死者的亲属还要举行洒扫仪式,清洁灵堂和棺材,以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和缅怀之情。在洒扫过程中,死者的亲属要使用毛巾等物品,象征性地擦拭棺材和灵堂,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春秋丧葬礼的特点
以土葬为主:
在春秋时期,土葬是当时的主要葬式。这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观念有关。春秋时期,人们对土葬有着很高的信仰,认为土葬能够更好地保存尸身,更有利于灵魂的回归。
重视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的丧葬仪式非常讲究礼仪,葬礼的各个环节都非常严谨。例如,在死者去世之后,要先用席子将尸身覆盖起来,然后再用帛巾包裹。帛巾的颜色和材质要根据死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来决定。在埋葬之前,还要进行祭拜仪式,以祈求死者能够安息。
注重殓葬:
在春秋时期,殓葬是非常重要的。殓葬是指将死者的尸身放入棺材中,然后在棺材周围撒上朱砂、花椒等药物。殓葬的棺材材质也非常重要,要根据死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来决定。此外,殓葬的仪式也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
春秋时期齐鲁东夷族葬仪
己、嬴、曹、妘等是东夷族姓氏。
在东夷族墓葬中,棺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丧葬用具。通常情况下,棺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例如竹子、木头、青铜等等。棺椁的形制和大小因地域和族群而异。
但是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
在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放遗体和丧葬品。此外,一些棺椁上还会雕刻一些特殊的图案和文字,这些都是反映东夷族文化的重要方面。
人死为大;为死者讳。
中华民族的这一文化传承,
在丧葬礼仪方面,
表现得尤为明显。